教材教法-環境教育

活動名稱:環境教育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諮系92級張恕瑜、湯雅瑗、劉秉叡、黃虹薰

 

壹、環境教育之基本理念

環境教育緣起於1972年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and Environment--發表「人類宣言」,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開始了對環境教育的關切與研究,而後經歷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發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及1992年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提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使環境教育成為世界公民必備的通識,也是國際共負的責任。

界定人與自然之間互動關係的環境典範,漸漸由生態環境的保育擴充至整個社會及政治制度的改變;對科技及經濟發展,已由絕對信賴改變為有條件的接受;就時空而言,則從現今的環境保護延伸到關切我們下一代的生活環境,進而追求永續的發展;對自然的價值觀則由人類中心的利我想法,轉化為欣賞自然,接受萬物存在本身的價值。

「環境教育是概念認知和價值澄清的過程,藉以發展瞭解和讚賞介於人類、文化、和其生物、物理環境相互關係所必須的技能和態度。環境教育也需應用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

九年一貫中,環境教育的教育目標含:環境覺知和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環境價值觀與態度、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環境教育實施原則包含:整體性、終生教育、科技整合、主動參與解決問題、世界觀與鄉土觀的均衡、永續發展與國際合作,透過這些目標及施行原則,使學生們對整個環境有更清楚的認識,有更具體的作為,及良好的實踐及行動。

 

貳、環境教育相關教材教法

一、網站

1、網址:www.epa.gov.tw

     網站名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全球環境資訊網

                       網站內容:主要有國家目前的環境資訊,包括活動、相關環保標語標章、環境保育、環保歌曲等,資料及資訊豐富。裡頭有動畫、有遊戲、有彩色圖片、卡通、文章等,可讓學生以有趣、活潑的方式來瞭解環保,及目前所遇到的環境威脅。

2、網址:http://gaia.org.tw 

網站名稱:環保生活資訊網

    網站內容:裡頭有很多關於環保的新資訊、新消息,及一些最近的活動,也有如何做環保或節約能源、教人廢物利用的文章,以及環保生活常用相關網站的連結。

3、網址:http://heunglo.homeip.net

網站內容:這是一個學校製作的網頁,大埔香島中學

4、網址:http://www.ntepb.gov.tw 

網站名稱: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網站內容:其實各縣市的環保局皆有網站可以進入,裡頭都有詳細的各地區的環保議題及活動,和基本的一些概況了解。

5、網址:http://eca.ngo.org.tw 

                   網站名稱:生態保育聯盟資訊網

                   網站內容:裡頭有現今top的環境保育相關議題,及關於環境、水文、農業、等的保育生態。

6、網址: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ocean/ocean

網站名稱:台灣海洋生態保育

網站內容:主要是介紹台灣海洋的檔案,及其生態,和目前遭受的衝擊及應對保育之法。

7、網址:http://eeweb.gcc.ntu.edu.tw

                   網站名稱:環境教育資訊網

                   網站內容:這是台大所做的網頁,裡頭有一些教案、及意見交流園地,可供教學的老師在此獲得新的資料,並和別人在網路上做分享交換,主要是有很多環境的主題,可讓老師們學習,以利授課。

8、網址:http://www.chinatimes.org.tw/trees

                  網站名稱:眾樹歌唱

                  網站內容:這是九年一貫課程輔助教材的網站,有一些為教師所辦的演講,以利在環境教育上的教學,另外,也有很多相關書籍及網站的介紹及連結。

9、網址:http://www.hhps.tp.edu.tw/environment 

網站名稱:環境教育資源庫

網站內容:
*有很多關於環境教育的東西,如環境教育與各年級、各科目之間的連結、對照,和一些手冊上的規範,及基本的環教內涵及定義,相當詳細。
*在教學活動方面,目的、目標、實施方式等皆有說明。
*另外,還有很多的影片欣賞,如「火山爆發」、「污染」等影片。
*在資源方面,裡頭有關於環教的教案、活動設計、書籍、文章、論文、相關網站的連結等的資料,非常豐富!

10、網址:http://eecircle.gcc.ntu.edu.tw 

                  網站名稱:環環相扣

                  網站內容:這是由台大地理系製作的一個環境教育的電子報,裡頭有所有的環境話題,及有關自然環境方面的期刊,每期都有不錯的介紹,如鯨豚保育、地球保育等。

11、網址:http://contest.ks.edu.tw/~river  

網站名稱:大河戀 

網站內容:這是一個介紹國內河川的網站,非常詳細的記載河川的檔案、河川生態的紀錄及其所面臨的威脅,裡頭還有一些保育法規,及環境教育的一些教案、活動設計、參考書籍等。

12、網址:http://www.chinatimes.org.tw/

                     網站名稱:時報文教基金會

                     網站內容:內容有該基金會介紹、河川、環保、心靈等資訊,尤其是河川、水資源這方面。

13、網址:http://www.bio.ncue.edu.tw/~8823018  

 網站內容:這是一個由彰師大生物系學生製作的網頁,裡頭有自然資源的相關資料,包括水土保持、保育、國家公園等,有圖例、有說明,可供參考。

14、網址:http://www.cpami.gov.tw/kch/park/park.htm 

                 網站名稱:各國家公園及都會公園網站

                 網站內容:這個網站介紹了各國家公園及都會公園,詳細的說明國家公園裡頭的生態、地圖、活動等等,以及最重要的保育問題。

 

二、電視節目

1、    節目名稱:台灣生態筆記

播出時間:台視(四)pm10301100 戴忠仁主持

          內容:記錄了台灣珍貴的生態資源,還有專家知性的報導,及獨特的生物之美。

2、    節目名稱:大地餘生記 

             播出時間:華視(日)pm700

            內容:以生態為起點,希望喚起大家對環境保育的重視,並了解人與環境的循環關係。除了傳達正確的保育觀念,也十分具有觀賞價值,它以銳利的鏡頭,無旁白的畫面與音樂讓大家了解大自然的奧妙,進而激發大家保護大自然的心。最特別的是該節目以每單元主題內容設計一個短篇詩選,讓觀眾藉由詩詞的感性細選,而對自己生活環境的危機有一番真正的省思。曾報導過櫻花勾吻鮭的故事、黑面琵鷺等主題。

3、節目名稱:綠色家園 

播出時間:公視(日)am10001030

                內容:節目中教導一些居家環境的打造、家庭植物的養植、及認識植物等。

4、節目名稱:我們的島 

                     播出時間:公視(一)pm 10:00 ~ 11:00 首播, ()am 10:00 ~ 11:00 重播

                     內容:每集都有不同的主題,包括像最近吵的很熱的鯊魚禁殺令, 關於魚翅食用的問題,以及像一些老樹面臨的威脅,值得大家重視及省思。

5、節目名稱:野生世界 

播出時間:公視(日)pm2:30-3:00 播出

                內容:「野生世界」是一個讚禮生命的節目,從海洋到大草原,從雨林到喜馬拉雅山,自然界充滿豐富多樣而且奇妙動物,「野生世界」帶領觀眾隨著攝影機追蹤生命的本質。「野生世界」不同於一般自然節目,以明快的節奏代替傳統的冗長鏡頭,豐富的資訊,讓觀眾在短短的三十分鐘內就好像神遊了大半個世界。

6、節目名稱:台灣世紀之旅 

播出時間:公視 (二)pm22:30~23:00

                內容:「台灣世紀之旅系列」即是「綠色見證」的最佳記錄,在節目製作與規畫過程中,工作團隊千辛萬苦,跋山涉水,深入山林實景拍攝,將台灣之美一覽無遺,藉此也讓國人能珍視現有的一切,將保育觀念落實於無形。它主題明確,主要有三個大主題:景觀台灣、物種台灣、造林台灣。

7、節目名稱:台灣地平線 

播出時間:公視(三)pm1000

                內容:這一季的節目內容主要海洋方面,有關潮汐、捕鯨等節目內容,兼具文化及環保理念而製作的節目。

8、節目名稱:Discovery 

時間:全天都有

               內容:有關於環境保育、生態環境相關影片介紹,如深入海底觀察珊瑚及海底的污染情形,是英語發音,但有中文字幕,可作為教學影片。

9、節目名稱:國家地理頻道 

時間:全天都有

            內容:與Discovery類似,主要是以地理來介紹生態或是環境,同樣也是可作為教學材料。

 

三、電影

1.     返家十萬里

藉人類對野雁跨越物種的愛,敘述失去母親的女孩艾咪,因為撿拾野雁蛋、孵育、養育、引導飛行、到異想天開以小飛機引導野雁南飛的過程,體驗學習媽媽的角色與責任,體認因為付出而擁有。對艾咪一直深懷愧疚的爸爸,在陪伴艾咪養育野雁的過程,也重新學習當爸爸,並且重建疏離九年的父女關係。是一部人道主義關懷影片,兼論及人類對野生動物的生存尊重,經濟與環保的二難省思

2.     永不妥協

一個改編自1993年發生的真實事件,艾琳(茱莉亞羅伯茲 飾)是一名教育程度不高的單親媽媽,她離過兩次婚,她沒有錢、沒有工作、只有三個年幼的小孩,當她生活陷入困境時,還發生了一場車禍的意外,艾琳請艾德(亞伯特芬妮 飾)擔任她這場官司的辨護律師,不過艾德卻未能為她贏得這場官司的賠償金,於是生活陷入困境的艾琳,強迫艾德雇她做為律師事務所的事務員。當她無意間發現當地的電力公司正在污染公共用水時,基於她正義、積極的個性,她決定挺身而出,調查事情的真相。艾琳和艾德在調查過程中遭遇種種挫折和危險,但她絕不妥協,為了對抗大企業的污染,她一邊和對方的大律師周遊,一邊搜集電力公司,最後還創下了全美歷史上三億三千三百萬美元的最高庭外和解金額,不但悍了正義,也重新認識了自己。

3.     風中奇緣

一位印第安女子-Pocahontas與一位英國的軍官John Smith結識,從此發展出一場驚天動地戀愛故事...。然而貪婪的殖民者,不斷地幻想著在印地安人的領土中有黃金,因此處心積慮的想攻打Pohwtan的村落,John Smith為了要救Pohwtan,受了槍傷,必須回國醫治,Pocahontas則在兩難間選擇了自己的家園,從此留下一抹淡淡的悲情...

4.     威鯨闖天關

遭母親遺棄的傑西,從庫柏頓收容中心逃出,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躲進西北冒險公園,在他大肆破壞的同時也邂逅了殺人鯨–威利。某夜,他為了見威利一面,偷偷地溜進公園,卻不小心掉進水中,威利救了他一命也為他們的友情奠定了基礎,後來更因工作的關係,感情與日俱增。在威利第一次表演失敗後,老闆戴爾為了詐領保險金,預謀殺害威利幸而在眾人幫助下,傑西終於讓威利重回大海的懷抱。

 

四、音樂

1. 給愛莉絲

2. 少女的祈禱

3. 垃圾車(幹譙龍)

4. Colors of the Winds

 

五、簡報 / 文章

1.      酸雨的危害

大量使用能源雖提升了人類的物質文明,卻也造成了始料未及的禍害,而造成酸雨危害,機乎遍及全球,危害極大。由於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燒後產生的硫氧化物(SOx )或氮氧化物(NOx ),在大氧中經過複雜的化學反應,形成硫酸或硝酸氣懸膠,或為雲、雨雪、霧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為酸雨。

  一般未被污染的雨水,pH值呈弱酸性,低於5.0 便為酸雨(pH值愈小,酸度愈高);如今卻頻頻出現pH值小於3的強酸雨(幾乎與醋酸相當),不禁令人憂心忡忡。

酸雨對生態的危害

※酸雨會使存在於土壤、岩石中的金屬元素溶解,流入河川或湖泊,使得魚類大量死亡,並使水生植物及引水灌溉的農作物,累積有毒金屬,將會經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影響人類的健康。

※酸雨會影響農林作物葉部的新陳代謝,同時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因被酸雨溶出,造成礦物質大量流失,植物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而枯萎、死亡。

※湖泊酸化後,可能使生態系改變,甚至湖中生物死亡,生態機能因而無法進行,最後變成死湖。

防治措施

  目前世界上受酸雨危害最嚴重的地區,應屬美國東北和西北部、加會大東部、北歐和亞洲某些地區。台灣地區內,宜蘭太平山的翠峰湖已是酸化湖沼,而陽明山公園的夢幻湖及墾丁國家公園的南仁湖,均已達酸化邊緣。

  政府為減輕酸雨對環境的危害,遂加強取締大量排放廢氣的工廠和汽車,要求加裝防制污染的設備(如汽車加裝觸媒轉化器,使用無鉛汽油),也希望民眾配合,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因能源係由燃燒石油或煤轉換而來,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節約用電,便可減少空氣污染,更可減少酸雨的產生。

2.沙塵暴

台灣地區空氣品質除了受到本地固定污染源(工廠、工業區)及移動污染源(汽機車)影響外,每年從台灣境外地區移入的污染亦嚴重影響台灣地區空氣品質,主要以來自大陸地區污染源,包括人為及自然環境的影響,由台灣地區每年空氣品質受到外來污染及由冬季酸雨監測結果,均顯示台灣地區空氣品質受到非本地污染源影響程度。

台灣地區自八十九年三月廿四日清晨起受到大陸沙塵暴影響,造成空氣品質不良情形,由於大陸沙塵暴持續發生,導致台灣地區空氣品質陸續受到影響,直到四月一日受滯留鋒面影響台灣地區降雨後,空氣品質才獲得改善。此次大陸沙塵暴影響範圍及持續時間為歷年所罕見。環保署自八十二年九月空氣品質監測網完成後,對於影響空氣品質的污染物可能來源的解析能力更為提昇,尤其對此等由境外移入的空氣污染物提供了密集的時空分析資料,此次大陸沙塵暴嚴重影響台灣地區空氣品質,環保署密切留意並適時提供民眾預警資訊,以保障民眾健康。以下介紹東亞沙塵暴的特性:

一、東亞沙塵暴發生源區及氣候條件

中國西北地區各大沙漠面積總和近六十萬平方公里,主要源地位於北緯35度以北,東經125度以西的中國西北和華北、蒙古一帶,包括新疆、甘肅、河套、內蒙古、蒙古等地區。此一區域年降雨量都在400mm以下,且季節分布相當不平均,為東亞發生沙塵暴天氣現象的主要源地。冬末春季為沙塵暴發生的主要季節,其中以3月至5月發生頻率最高,占全年的60%以上,且每年發生沙塵暴的次數不一。

根據研究顯示,沙漠地區的沙塵為地球中懸浮粒子的主要來源,單是撒哈拉沙漠的沙塵即占了全球大氣中25%的懸浮微粒量(Zhao and Yu, 1990)。國西北地區則位於中亞沙漠區中,排名世界四大沙漠區的第二位(依序為中非、中亞、北美及澳大利亞),因此中國西北區沙塵對東亞的大氣環境的影響亦不容忽視。沙塵暴發生的條件為:

(一)地表性質:土質鬆軟、乾燥、無植被或草木生長及沒有積雪。

(二)氣象條件:強烈的地面風、垂直不穩定的氣象條件及沒有降雨降雪天氣現象。

二、沙塵暴全球性影響

冬末春季發生大範圍的沙塵暴後,受強風揚起的沙塵造成空氣中含有大量塵土,遮蔽了當地日照,能見度甚至為零,因此超強的沙塵暴又稱為黑風暴。根據調查,中國西北地區最近四十年來的超強沙塵暴有48次的多,造成人員傷亡有11次,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及農業的重大損失。台灣地區並非大陸沙塵暴發生後向外傳送的主要地區,僅在殊殊氣象條件配合下會造成空氣品質不良,八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十三日發生泥雨現象為目前最嚴重的個案。

沙塵暴發生後,顆粒較大的粒子大多影響源地或鄰近地區後;即沈降到地面,顆粒較小的粒子可以向上傳送到850-700百帕高空,相當於1000公尺至3000公尺,再藉由西風帶的氣流向東傳送。在傳送的過程中,一部份因擴散或稀釋,使得沙塵隨傳送的距離愈遠;濃度愈低,一部份因傳送過程中,受到沉降或降雨(雪)的沖刷效應而到達地面。中國西北方的沙漠可東移到日本、韓國及10000公里外的夏威夷,往南可影響到台灣、香港,甚至達菲律賓,影響範圍相當遼闊。

沙塵暴向外傳送到數千公里外的其它地區後,多為影響當地能見度及造成大氣中懸浮粒子增加,影響該地空氣品質。至於受到沙塵的時間或大小,則需視源地沙塵暴發生的規模、延續時間,以及配合遠地的氣象條件是否為沙塵傳送方向及有利沈降要素,依過去觀測記錄,短則僅數小時,影響能見度,長則達一星期,甚至造成泥雨的現象。因此,受到沙塵霾影響的國家,多數由氣象及空氣品質觀測,瞭解當地受到沙塵暴的影響情形,再追溯源地沙塵暴發生時間及規模。

由於沙塵暴主要發生於沙漠化的地區,土質鬆軟、地面乾燥、地表沒有植被。一旦在大範圍空氣很不穩定及地面風速很大條件下,很容易將地表沙塵吹起,進入空氣中而形成沙塵天氣。近年來由於中國西北地區沙漠化情形日益嚴重,造成沙塵暴發生頻率升高及規模加大,應即早重視並解決沙漠化的問題,方可預防沙塵暴的發生。

三、環保署對於沙塵暴的監測及因應

沙塵暴自中國西北和華北、蒙古一帶發生後,在適當的氣象條件可以影響到台灣地區,一般最快需要36至48小時,因此台灣地區尚有時間蒐集相關資訊。環保署目前配合大氣條件,以研判沙塵霾是否會影響到台灣地區,作為每日預報的參考。目前沙塵暴發展的相關資訊環保署係透過下述方法進行研判:

※定時氣象報告:目前依世界氣象組織(WMO)規定,國際間氣象測站每六個小時(上午二時、八時及下午二時、八時)對外發布氣象觀測結果,因此,可藉由較為完整東亞地面氣象報告資料,作為判斷沙塵暴發生的強度大小及區域範圍。

※綜觀氣象條件:由於東亞沙塵暴的主要源地位於北緯35度以北,東經125度以西的中國西北和華北、蒙古一帶,沙塵暴發生後,細顆粒的揚塵被帶至1000至3000公尺的西風氣流向東傳送,一般經由大陸地區的北京、韓國及日本,並不直接影響台灣地區。因此,綜觀氣象條件需配合有南北向的大陸冷高壓系統,始有利於高層原為東西向吹送的沙塵,可以透過低層盛行的東北季風向南輸送,進而影響到台灣地區,甚至更低緯度。

※氣象衛星影像資料:利用可見光或紅外線衛星影像定位沙暴位置,一般仍需配合地面氣象報告,判別沙塵暴發生區域會出現「灰黑色」的陰影出現,即可較完 整掌握沙塵暴影響範圍。但本方法仍然有其先天的限制,必須是沙塵暴發生區域雲層較少,且沙塵暴系統移行路徑若有雲層時,亦很難辨識出沙暴的位置,因此東亞沙塵暴移出發源地到達東海附近時,往往造成辨識上很大的困擾。

※空氣品質監測資料:依過去沙塵暴影響台灣地區空氣品質監測資料及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沙塵一般透過大陸冷高壓南下帶夾的東北季風輸送,因此環保署在台灣地區東北部臨海的萬里測站、西北部臨海的觀音測站、東部的宜蘭測站,甚至在國家公園的陽明測站多可作為判斷受外來污染源影響的指標測站,該地區測站平均懸浮微粒濃度一般不會直接受到台灣本地污染源的影響,懸浮微粒濃度多在50微克每立方公尺以下,一旦受到外來污染源影響,懸浮微粒濃度會急速增加至100微克每立方公尺以上,且各區域懸浮微粒濃度上升的發生由北而南、由臨海到內陸濃度增加的特性。環保署目前已建立電腦自動監測系統,一旦有上述現象可立即發布相關資訊。

沙塵暴為東亞沙漠區春季相當活躍天氣現象的一,通常伴隨有長程輸送現象的沙塵暴系統僅占每年沙暴現象中的一小部份,其中能影響台灣地區空氣品質的個案更屬小概率事件,但因可能造成台灣地區大規模空氣品質惡化,環保署相當重視。為加強污染物長程傳輸現象的驗證,環保署自八十八年起設置馬祖測站,以提早掌握沙塵霾影響台灣地區的時間,根據今年監測結果發現,當馬祖測站懸浮微粒受沙塵暴影響濃度上升後,約在數小時內可以影響到台灣地區。

 

3.家庭污染

高屏溪每日承受了22460公斤的家庭廢水污染量,上游人口以美濃50669(6.35%),大樹5732(6.35%)較多,流域下游以屏東市21萬餘人(37.46%)的污染量最大。由此可知家庭廢水也佔了污染源很大的地位。而且,家庭污水由於缺乏污水處理,使得污水的污染量僅次於工業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產生的廢水有:(1)廚房用水,包括清洗菜水、廚餘殘渣及使用各類清潔劑都會隨水排放;(2)衛浴用水,如洗澡水、刷牙洗臉洗手水、馬桶沖水等;(3)一般用水,像洗衣、拖地、清洗各類家具等廢水。

世界各先進國家早就規劃有衛生污水下水道系統,讓家庭污水可秀過此系統排放,然後進行處理再放流至河川或海洋中,只是國內相關計畫過於牛步,目前完成污水下水道系統者多屬於零星的社區專用污水下水道,接管率不到一成,預計到民國九十年才可能完成10.5%的接管率即使到民國一百年的預計目標也不過才近36%。要改善家庭污水污染,等到下水道工程完成,就太遲了!因此,我們得另外找尋一項可行的辦法。將水中污染物質減少,是改善污染的方法之一。 改善方法如下:

1.國人因為飲食習慣的關係,一般的食物之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這使得廚房及餐具在使用過後,清理十分的不便。若使用清潔劑,往往含有氯及磷酸鹽等物質,使水質惡化。因此將先以廢布或廢紙擦拭後,再以洗米水、苦茶渣、肥皂等天然製品清洗,不僅可減少清洗時水的使用,廢水的污染源也減少,而擦拭後的油紙更可以經由垃圾焚化處理。

2.廚房使用過後的油脂,經過回收處理後,可做為肥皂的原料。這種作法目前已是日本社區環保的重點。

3.洗衣服時以肥皂或肥皂絲等替代洗衣粉,減少磷的污染,避免河川因藻類的大量繁殖,導致生物大量的死亡。

4.園藝等使用的肥料,儘量以廚餘製成的自然堆肥為主,這樣不但可以避免化學肥料排放到河川造成污染,還可以有垃圾減量的功能。

5.在廚房排水口中裝置濾網攔截廚餘等固體垃圾,這樣不僅可以阻止固體廚餘進入河川造成污染,另外還可以減少垃圾中的水分,減少垃圾掩埋後污水的滲出量。

6.儘量將食物食用乾淨。任意廢棄的食物往往會使廢水夾帶大量的有機物質污染河水。

7.節省衛生沖水用量:抽水馬桶用水量約為一個家庭用水量的40%,不妨在水箱中放一個裝水的瓶子,一年就可以省下11,00022,000公升的水,省水又衛生。

8.維持化糞池的正常功能,避免排水溝發臭、污水橫流;且注意化糞池與蓄水池或飲用水管是否相鄰的問題,以免污染飲用水。

 

9.使用設計良好,兼具過濾吸附與紫外線殺菌的淨水器,以保障飲用水安全。如能做到如此,家庭污水的污染量,將大大的減少了。

 

4.生態保育

保育類動物〈一〉櫻花鉤吻鮭

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是台灣最珍貴的魚類,牠的身家背景說來可令人肅然起敬,你家就是有再大的水族箱或再好的設備也都養不起牠們。

您如果有機會到雪霸國家公園,應該可以在清澈的七家灣溪中見到背部為青綠色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對位處亞熱帶的台灣來說,能有櫻花鉤吻鮭這種冰河時期所遺留的魚類,可說是生物史上的奇蹟,也具有特殊的學術意義。

櫻花鉤吻鮭相當講究生活的品質,牠必須在低水溫,水量充沛且毫無污染的水質中,才能夠順利成長,以往櫻花鉤吻鮭曾遍及大甲溪上游之主支流,但由於近年來興建水庫和攔砂壩,阻斷了牠的洄游習性,加上砍伐森林,破壞了牠的棲地,使櫻花鉤吻鮭的族群數量銳減,其生存區域也縮減至七家灣溪上游五公里的範圍內。

1985年開始,國內展開了櫻花鉤吻鮭的復育工作,從研究牠的生理、生態及習性,到進行人工繁殖、執行巡邏保護,以及改善七家灣溪魚類棲地等,結合了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經過十年來的努力,目前櫻花鉤吻鮭已能在雪霸國家公園中的七家灣溪悠游自在的生活。

* 櫻花鉤吻鮭小檔案

學名: 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又名山鱒、台灣鱒、次高山鱒)

分類: 鮭目、鮭科

特徵: 身體側扁呈紡錘狀,背部青綠色,腹部為銀白色,體側中央有橢圓形雲紋斑點,口部斜裂而廣至眼睛下方。

主食: 昆蟲之水棲幼蟲。

分佈: 大甲溪上游之七家灣溪與雪山溪。

 

保育類動物〈二〉台灣黑熊

憨傻的台灣黑熊,總是穿著白色V字領的黑色毛衣在森林中走來走去。在寓言故事中,人們遇到熊是以「裝死」或「上樹」來逃避牠的攻擊,不過這幾招是沒辦法躲過台灣黑熊的,那怎麼辦呢?其實,台灣黑熊是個貪睡的獨行俠,只要你不惹牠,牠才懶得理你呢!

台灣黑熊為台灣陸上大型之動物。體毛色黑,身體壯碩、掌粗厚、尾短、胸前有V字型的弧狀白帶,所以又稱「白喉熊」。

台灣黑熊走路四肢貼地,只有在覓食或是受到威脅與攻擊時才會採站立姿勢。牠是雜食性動物,什麼都吃,就連死屍、腐肉也來者不拒,所以「裝死」是逃不過牠的攻擊的。而爬樹更是台灣黑熊的拿手絕活,若有人想藉此逃命,反而可能自尋死路。所以遇到台灣黑熊最好的方法就是冷靜沉著應付,不要任意去挑逗牠,並迅速離去。

台灣黑熊一向獨來獨往。冬季是牠們的交配季節,母熊獨力懷胎八、九個月後,產下小熊,等小熊滿一歲,就可以獨立了。冷冷的冬天也是台灣黑熊的睡覺季節,睡它個幾星期幾個月的,連吃喝拉撒都可以等睡飽後再解決,夠懶了吧! 目前只有在台灣中央山脈山區才可見到台灣黑熊的蹤跡,數量不多,正受到嚴密的保護。

* 台灣黑熊小檔案:

學名: Selenarctos thibetanus formosanus.

俗名: 狗熊、白喉熊。

分類: 食肉目、熊科。

特徵: 體長約一百三十∼一百六十公分,體毛色黑,胸前並有白色V型斑紋。

分佈: 全島海拔一千∼三千五百公尺森林地帶均有分佈

 

保育類動物〈三〉台灣彌猴

悠遊林間,聰明古怪的台灣獼猴,是台灣森林中的“ 土著”,他們的社會重女輕男,而且有很深的階級意識。這群與台灣關係最深的毛毛臉有圓扁的頭,和一條長尾巴,大部份的時間都在樹上遊盪,生性調皮,難怪台灣人把調皮的小孩,叫做「猴孩子」。

台灣獼猴是台灣特有的一種猴類,在日本,大陸雖然也產獼猴,但是種類和外型都不大一樣。台灣獼猴有個圓而扁的頭,淡紅色的臉上不生毛,長尾巴約占體長的三分之二。雄猴的體型較大,毛色也比較深。

台灣獼猴的交配是女追男的局面,在每年十月到一月交配期間,雌猴會主動親近猴王,為牠理毛,以示好感。懷孕半年後,小猴子就出生了。母猴在小猴子完全成長前,都寸步不移地看顧著,別人休想從牠身邊奪走。

台灣獼猴的族群大小不等,但大多以十幾隻為一群。猴群中以雌猴及其子女為核心,猴王則高高在上,每天豎著尾巴走來走去。若有成年公猴也敢在猴王面前豎尾巴,就表示牠要向猴王挑戰。猴群的階級意識十分強烈,勝者為王,敗者就只得四處流浪了。

台灣獼猴不論是覓食、理毛、交配、打架,甚至睡覺,都可在樹上進行。遇有敵人侵犯,便會用力搖動樹枝以警告大家。

台灣獼猴分佈於低海拔到三千公尺以下的地區,台灣的中央山脈及東部海岸山脈,都可以見到牠們的蹤跡,尤其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其境內的峽谷、峭壁及山崖較不易為人所破壞,所以極適合台灣獼猴的棲息。

然而由於人為的開發,山坡地的濫墾濫伐,嚴重影響台灣獼猴的棲息環境。值得欣慰的是,台灣獼猴的適應力極強,如果能夠停止破壞其棲息地及濫捕,並設立保護區,台灣獼猴應該能夠在島上快樂的生活及繁衍下去。

 

* 台灣獼猴小檔案:

學名: Macaca cyclopis (Swinhoe)

俗名: 黑臉猴。

分類: 靈長類、靈長目、獼猴科。

主食: 以植物為主,但也會取食如昆蟲等動物性食物。

分佈: 台灣全島由海平面至海拔三千公尺以下的地區。

 

保育類動物〈四〉黑面琵鷺

燈光昏暗,舞者們已在舞台上就定位,沒有音樂,只見舞者們開始低著頭,左右搖擺,接著撈起東西優雅的往上拋,再接住。而觀眾們只敢輕輕的讚歎,深怕驚擾了這群「黑面舞者」。

黑面琵鷺是屬朱鷺科的稀有大型涉禽,目前只有在亞洲東部才能發現其蹤跡。黑面琵鷺的體型甚大,腳長,脖子長。身體雪白,頭部有黃色飾羽。其外型最大的特徵是扁平如琵琶的嘴巴,連同臉部都是黑色的,加上其優雅的姿勢,而有「黑面舞者」的美稱。

黑面琵鷺的繁殖地為中國東北部及朝鮮半島,冬季時會飛往南部過冬,活動範圍大約分布於大陸華南、台灣、越南等地,停留近半年後再飛返北方繁殖下一代。

白天通常是黑面琵鷺的休息時間,黃昏以後,覓食活動才較為頻繁。黑面琵鷺大多採集體行動的方式覓食,大夥兒一起將長而扁平的嘴巴伸進水中掃動,掃中魚蝦後順勢往上一拋,再張口接住,成為極有趣的景象。

平時除了睡覺和覓食外,黑面琵鷺也會互相嬉戲,或利用海水洗洗澡,彼此整理羽毛。

目前黑面琵鷺主要分佈於中國大陸、台灣、香港、越南、日本、及朝鮮半島。中國大陸及日本所出現的黑面琵鷺數量極少,台灣的曾文溪口沼澤區則擁有近兩百隻的渡冬族群,為數量最多者。香港、越南都已設置了黑面琵鷺保護區,而北韓的北方四小島已被列為人跡禁地,以讓春天北返的黑面琵鷺能夠在此繁殖、育雛。

目前黑面琵鷺正面臨絕種的壓力。許多野生動物保護團體紛紛致函農委會希望設法予以保護,以免滅絕。但牠們目前的棲息地占據了工業區預定地,遂使「保護鳥類」與「開發工業區」成為爭論問題。

其實保育與開發是可以兼得的。既然候鳥來此渡冬已成事實,就應該好好善待這批遠方的來客。專家建議可選擇能永續利用資源的方法,將當地規劃為自然公園及發展觀光漁業,如此一來,不僅富教育意義,提供遊憩之處及讓養殖業起死回生,還可藉此防止污染性工業入侵,兼顧了當地的生活品質和經濟發展。希望有一天,台南的曾文溪口能成為全世界觀賞黑面琵鷺的最佳去處。

 

保育類動物〈五〉綠蠵龜

五月初夏的晚上,澎湖的海風將白天的熱氣一吹而散,一隻綠蠵龜媽媽像蛙人般的潛伏至沙灘,似乎受到自然母性的領航,很快的找到產卵的定點,擺動兩鰭在沙灘上挖出洞穴,新世代的生命,開始面對大自然嚴苛的挑戰。

綠蠵龜是目前全世界數量最多,也是台灣附近海域常見的海龜種類,背甲為黃綠色至黑色,不過牠的名稱由來可不是因為背甲的顏色,而是因為體內的脂肪是墨綠色。

綠蠵龜為大型迴游性海龜,多會固定在一處覓食,在另一處產卵,產卵季在五月中旬到十月上旬之間,一個產卵季可生下三∼四窩,每窩可達一二○個卵,圓圓的卵像乒乓球一樣,約需五十天才可孵化。海龜的成長速度,比起大多數動物來說算是很慢的,一般來說要一、二十年才達到成熟階級。

綠蠵龜肉味鮮美,為饕客所喜愛,在歐洲地區最常被利用為食物來源。以往大西洋海域曾有捕殺綠蠵龜的情形,使得綠 蠵龜的數量銳減。目前各國已有禁止或限制獵捕的規定。

而在台灣的澎湖望安,已規劃成立綠蠵龜保護區。同時研究人員還為綠蠵龜裝置發報器,成功地找出牠的迴游路徑。這些保育和研究成果,相信能帶給綠蠵龜更寬廣的生活空間。

 

* 綠蠵龜小檔案:

學名: Chelonia mydas.

分類: 脊椎動物,爬蟲綱,龜虌目,蠵龜科。

特徵: 體長約一公尺,墨綠色龜甲

主食: 成體以海中藻類為主食,幼體卻為肉食性。

分佈: 主要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水域,溫帶水域亦

         有其活動記錄。

 

保育類動物〈六〉台北樹蛙

青蛙在冬天叫?而且還會挖洞?沒錯,這就是台北樹蛙,它專挑與眾不同的事做。台北樹蛙會幫小娃娃洗泡泡澡,讓小娃兒們有足夠的水份生存,對專家來說,牠真是個謎樣的動物。

台北樹蛙體背光滑呈鮮綠色,腹部呈黃色,身體的顏色會隨著環境而改變,這使得牠的天敵大為減少。樹蛙的指端大如吸盤,這使得牠能在樹枝間自在的爬上爬下,比其他的蛙類多了一個生活的空間。成蛙是肉食性動物食物,以蟲蟻為主,而蝌蚪則為素食者,以藻類為主。

台北樹蛙
學名: Rhacophorus taipeianus

分類: 樹蛙科Rhacophorus屬

特徵: 翠綠色,約四∼五公分

主食: 肉食性,以蟲、蟻為食

分佈: 台北盆地、陽明山區為主

 

出處:行政院環保署網站

 

六、廣告

1.愛護動物

2.森林安全

3.省水

 

七、書籍

1、陳玉峰著(2000/05/10),土地倫理與921大震,台北:前衛出版社。

*內容簡介:

作者藉由本書,將台灣的土地濫墾濫伐的嚴重性披露出來。921大地震不過是大自然對我們濫墾濫伐的行為做警告而已;若是我們仍置之不理,未來所要付出的代價將是我們的生命與未來!

    台灣土地生態在十六世紀時,福爾摩沙原本是一片鬱鬱蒼蒼的島嶼,而二十世紀末的今天,只剩半壁,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後代他們恰巧繼續管理這片土地,是否會譴責我們這一代人的無知、貪婪暴力或荒謬,我們無從得知。老天無言

審視的角度,殆若作者飛航底片的顯影,清晰地標示著人們是如何違法違規地在這片脆弱的山地上濫墾與挖掘,造成日後任何一種的地滑;此等的濫墾與濫伐,在未來必然會有超越921大地震時更大的創傷與傷害,製造出更多的人間煉獄。無論多少的不幸重複發生,如果我們不能停止這種自殺式的濫墾行為,老天爺恐怕也只能袖手旁觀,無法改變這種自然的法則。令人心寒的是,歷年來的保育運動從未阻止開發主流進一步的冒進,海拔兩千五百公尺以迄外海,幾乎找不出分分吋吋的完整,台灣人恐怖的生命力,不禁讓人發出悲慘的驚嘆!

 

2金恆鑣著(2001/01/10),台灣的綠色保險絲,台北:天培出版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基因改造食品破壞生態平衡、臭氧層的破洞越來越大、野生動物的蹤跡逐漸滅絕、逆溫層的形成使得空氣污染更形嚴重、亂傾倒垃圾使水源受到污染等等,這些不再只是新聞的聳動標題,而是我們居住環境空間品質已經亮起紅燈!我們應該要知道,目前整個的地球健康已經受到嚴重的威脅,台灣也不能倖免於難,就如作者書中所言:「人類最大的無知在於不知道地球是一個系統。」所以,環境問題是全球的問題,環境保護是全球的責任。台灣,號稱「福爾摩沙」──

美麗的島嶼,已經不再是森林蓊鬱。望進台灣環境的窗口,台北盆地籠罩在薄霧之中,由水泥所建構的灰色城市取代了青山綠水,窗口的景色已被切割得四分五裂。本書是作者感同身受將生活所見的環境問題,以感性的筆觸,帶我們了解台灣生態環境的獨特性以及我們的環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3、陳立人著(2000/05/08),生物多樣性,台北: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內容簡介:

    一萬年前,人類開始了農業生活,脫離了區域生態系統。農業讓人口迅速成長,因為耕地和城鎮擴展的需要,於是砍伐森林、清除草原,這也代表著許多生態系和物種的逐漸破壞、消失。人類生活在自然之中,活生生的世界圍繞著我們;那些美麗、耀眼和絢爛的未開發地區都有其內在價值。人類為了建築和造紙砍伐樹木,有些未開發國家甚至直接燒毀森林取得暫時的肥沃與耕地,於是地球之肺--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縮小了,地球的雨量、氣候莫不受到影響。除

此之外,人類在海洋中濫捕魚類;對河流位意攔截,世界上大多數的重要漁場都瀕臨耗竭殆盡的命運,這不僅影響漁夫的生計,也威脅到海洋與淡水河系的生態,不幸的這些生態系都暖要在未來需要倚靠的食物來源。因此我們現在必須了解人類以往的成功為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什麼樣的副作用,也必須確定能做什麼加以補救。所以必須持續保留野生環境以維持生態和物種,但是也要注意到一些地區民眾的經濟生活,像是東南亞農村中的農民;保育工作要能夠受到當地人民的支持並能獲得利益才行;希望人類早點體認到與地球萬物是唇齒相依關係,可以再次學習與地球上所有生物過著平靜、和諧的生活,因為人類的未來寄託於此。

 

4、姚燕著(1999/12/17),生態的挑戰,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生態污染問題大概是人類在二十世紀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弔詭的是,這個問題竟是與二十世紀的人們最引以為傲的成就──科技進步,相伴而生的。 曾有人精闢的指出,「在一千年前,我們還是未開化的人,那時,我們擁有乾淨的河流、純淨的空氣和清潔的土壤。而今天,成為文明人的我們所擁有的卻是污染的河流、混濁的空氣和病菌滋生的土壤。那麼,文明的進步究竟表現在何處?……1986426日發生在車諾比核電廠的事故正是這個指責的

最佳佐證,作為二十世紀科學進步最閃亮勳章的原子能科學,卻引發了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所發生過規模最大的環境災害。《生態的挑戰》一書以德國的經驗為例,分析了今日我們所面對的環境污染問題形成的來龍去脈,以及德國為解決這些問題所做的努力與所曾犯的錯誤。這其中有許多是很值得今日的台灣加以借鏡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語重心長的指出,與科學在二十世紀所取得的成就相比,人們在生態保護上所獲得的成就實在是微不足道。雖然世紀末的社會大眾已普遍具有所謂的環保意識,但實際的行動仍然太少,全球性生態的污染仍在惡化,如何更有效的解決這些污染問題會是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人們所要面對的當務之急。

 

5、王麗娟、謝文豊著(2000/01/25),生態保育,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地球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保育觀念的普及與保育工作的落實,透過本書的介紹將使您對生態保育的觀念與方法、目前人類面臨環境污染問題、台灣保育現況、國際保育工作的推動與保育趨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期望藉由書中的闡述喚起大家共同關心生活周遭的環境,一齊為生態保育盡力。

 

6、植原彰著,李燕芬譯(2001/09/14),自然觀察,台北:稻田出版社。

*內容簡介:

    九年一貫國民教育開跑,很多課程都即將生活化,早些時候的人,都可以看北斗七星的轉向,知道春夏秋冬,自己觀察天氣,不需靠什麼中央氣象台,現在的人都很少懂的,或許人們離自然也太久了。藉由此書,可以讓學童瞭解大自然四季的變化,父母也可以不必再為了課程而傷透腦筋了!

 

7、植原彰著,邵明宗譯(1999/12/01),環境教育,台北:稻田出版社。

*內容簡介:

    環境教育日漸受到重視,許多學校致力於對地球、對孩子都有幫助的活動上,但有時反而愈弄愈糟也是事實。環境教育的最終目標,乃是「為了和大自然、地球、環境永久共生,人類必須思考、檢討和實踐對自然界最有益的事!」環境教育之路是無限延伸的,有的人經由資源回收活動重新審是自己的消費生活,也有人因為一根香蕉而得知蕉農的現況,甚至對於以處理南北半球貧富差異問題為主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有所了解。在人們週遭,到處有人可以指導我們切身相關的地球環境問題,就連極為普通的生物,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自然保護團體,因此環境教育涵蓋的範圍十分廣泛,可以說是無遠弗屆。

 

8、瑞秋.卡森著,李文昭譯(1997/03/10),寂靜的春天,台北:晨星出版社。

*內容簡介:

    瑞秋卡林(1907~1964),是美國蜚輩國際的自然文學作家,更是當代環境保護主義的先驅,《寂靜的春天》已成為影響世人最深遠的自然生態經典作品,該書的出版同時也為後世敲響了大自然的警鐘。

地球上生命的歷史,始終是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歷史,動植物的形體與習性,大部分是由環境塑造的。就地球整個壽命來看,由生物反過來改變環境的作用微不足道。唯有現代這一段時間,才有一種生物-人類,擁有無比的力量去改

 

變世界的本質。現在居住在地球上的生物,是花了幾十億年時間演化而來的;在這段幾近永恆的時間裡,生物已發展、演化、分化到一個得以適應環境並與之達成平衡的程度。而環境以其所含之物質,支持並滋養生物,同時也嚴酷的塑造並指引生物。有些會發出危險的輻射線,甚至所有生物能量來源的陽光,亦含有害的短波輻射。只要假以時日--不是幾年、而是幾千年,生物就會適應,與環境達成平衡,因為時間是必然的要素;然而,現代世界沒有時間。

讀過她書的人將了解到,她寫的不只是迫在眉睫的危機;此書的意義其實更深廣得多。她把我們從用化學物質毒害地球的危機中喚醒,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在很多方面(有些在她那個時代還鮮為人知),人類也在降低地球上的生活品質。《寂靜的春天》將繼續提醒我們,在現今過度組織他、過度機械亡的時代,個人的動力和勇氣仍然能發生效用;變化是可以製造的,不是藉著戰爭或暴力性的革命,而是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9、歐陽嶠著(1998/10/28),新世紀的環境保護政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永續發展、疼惜台灣,是推動環境保護及追求永續生存的基本共識。環顧過去環境保護之成效緩慢,甚至有更加惡化之現象,故藉由對問題的分析和探討,喚醒全民的環境危機,形成共識,繼而著眼全球,改革消費型的社會為保育為主的社會生活,以追求永續發展,創造人類的福祉。

 

10、劉小如著(1998/10/28),新世紀的自然保育行動綱領,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台灣地形複雜,自然景觀及野生動植物頗為豐富,因此享有「福爾摩沙」的美譽。但台灣的自然生態環境在追求經濟成長的政策下,以嚴重遭受破壞,並已逐漸反噬台灣經濟發展的結果,自然生態環境問題早已深入生活裡的每個角落,他不在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公害或破壞事件,而是全民性的運動。

 

 

11、天下編輯(1996/09/18),環境台灣,台北:天下雜誌社。

*內容簡介:

    從農業到高科技、從外交到貿易,環境,已經成為全人類重新思考的頭號議題。迎向綠色新世紀,台灣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國民所得已超過一萬美元的社會,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品質?在山林與海浪間,在垃圾與亂墳中,天下雜誌以沈痛的心為這受傷的島嶼把脈,也為這片土地的子民尋找一個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之路

 

12、陳國成著(2000/03/22),環境科學概論,台北:大中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環境科學」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著的新興科學。主要研究環境包括結構與狀態,它的運動變化規律及其與人類社會活動之間的關係,也即是砲瓅人類社會與環境之間協同演化、持續發展的規律和具體途徑。其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決定了它不可能被傳統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應用技術中的任一門類所包容。因此,環境科學涵蓋的範圍甚廣,其形成和發展過程又表明它與上述三大門類中許多學科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此書擬以《環境科學概》為名,探討人類與自然環境

的關係,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全球和筆者在台灣所面臨到環境重大問題。在實質上,對於各類環境污染問題,包括目常生活常見的污染,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特別在廢棄物的回收和減量方面,強調再利用和再循環的重要性。此外,闡明人類生活與環境變化的互動作用,警示大家只有一個地球,為了追求永續發展,期待廿一世紀是一個「環保的世紀」,為人類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和建立現代社會人與自然生態的和諧平衡及「第七倫」的環境倫理。

 

13、於幼華著(1998/05/16),環境與人--自然環境篇、環境保護篇,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環境與人》是部敘述環境組成、表達環保理念與淺論環保科技的通識書籍。此書第一冊是以「地球演化」、「生態系」及「資源」三章來說明所謂「自然環境」的歷程以及它是什麼;第二冊內容則從環境問題的發生談起,既然現代人類社會是環境問題的繫鈴人,那麼現代人又該如何在往後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來扮好解鈴人的角色。此書除了從全球性的視野來討論環境與人的相關課題外,另一特色即是試圖在每個章節裡都對我們的居所--台灣環境--加以描述、探討以及付出最大的關懷。

 

14、台灣環保護編製(1994/11/20),核電夢魘,台北:晨星出版社。

*內容簡介:

    沒有核電的台灣,光芒更能持久。從美國的三哩島事件到舉世震驚的前蘇聯車諾堡核電廠災變,核能發電安全又經濟的神話,已徹底粉碎。在台灣,核電廠疏失所導致的輻射鋼筋、秘雕魚、珊瑚白化......正逐步侵害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令人恐慌的夢魘。而一次類似車諾堡的核災變,更將使地狹人稠的台灣,立陷於萬劫不復的地步。核電的災害不是台灣能夠承受的,捨棄核電,仍有許多發電的方法,這就是「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堅持反核四的立場--沒有核電的台灣,光芒能更持久。

 

 

15、蕭新煌、蔣本基、劉小如、朱雲彭合著(1993/10/30),台灣2000年,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內容簡介:

    四十多年來,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嚴重破壞了台灣環境及民眾生活品質;這塊土地未來形貌如何,你我都是關鍵的力量---是推動重建的助力,還是繼續惡化的幫兇?

    具有遠見而憂心忡忡的民間學者,基於對台灣的關懷,凝聚出一股誠摯而前瞻的聲音。在亞洲協會等單位的協助下,社會學家蕭新煌、環境工程專家蔣本基、生態保育專家劉小如、經濟學家朱雲鵬,分別帶領社會、環境污染、自然資源及經濟四個研究小組,結合二十三位國內外專業人士,對台灣目前的生態環境體系作了總清查,在依此檢討現有政策、未來規劃,進而依據整合架構,分別針對台灣環境前途、經濟發展方向和人民福祉三方面,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其中更包括對「國建六年計畫」的評析。

 

16.陳依著(1988/09),穿外有藍天人人都是環保小尖兵,台北:正中書局。

*內容簡介:

    我們現今的生活行為與方法、決定了未來環境的條件。讓人類在美麗的、整潔的環境中活的有尊嚴,不要讓人類變成環境生態的劊子手。此書以輕鬆、活潑的筆調,介紹給青少年朋友環保的知識與方法。

 

17.DIANE MacEACHERN原著、李麗薰譯(1993),750種方法讓地球更乾淨,台北:吳氏總經銷。

*內容簡介:

    保護環境就是在保護你自己!此書提供許多種方法來幫助人們解決日生活中的污染問題,舉凡家庭、超市、學校、辦公室、社區,甚至是在假期當中,都有許多可以讓我們做環保的機會,只要我們肯親自參與,願意關心這個與人類共生的大環境,從日常生活中開始做起,把「綠色理念」落實到每一項生活細節中,如此積少成多的功效,地球會的生機會逐漸恢復的。

 

18.楊冠政著(1998),環境教育,台北:明文書局印行。

*內容簡介:

    此書的內容包括環境教育的起源與發展、定義和目標,有系統地說明環境教育的內容,並介紹國內推動環境教育之概況與國內外環境教育的學術研究等等。

 

19.朱雲鵬、林師模、李育明、葉欣誠合著(1997),變遷中的福爾摩沙,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內容簡介:

    此書從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探討台灣幾十年來的變遷。在我們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我們的環境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衝擊未能有效的控制,以致於經濟活動產生的大量污染,在未經妥善處理前,即排入環境中,台灣環境受污染的程度,長年累積下來已經相當嚴重。可喜的是,近年來政府與民間企業對於環境保護以予以重視,咸認國家的發展除了經濟之外,環境保護意識重要的目標,過去將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視為互相扞格的觀念,而今已蛻變為兩者必須兼籌並顧、互相為用,以追求人類的永續發展,開拓美好的未來。

 

20.派翠西亞•韓恩著、劉志成審定(1993/3),國民環保手冊,台北:月旦出版社。

*內容簡介:

    以前的人閱讀環保書籍是為了瞭解我們的環境,現代的人閱讀環保書籍是為了改變我們的環境。工業化國家的環保運動,歷經了動員、抗議、立法以及政策的形成,到頭來,卻有很多人發覺,除非我們在生活方式做出徹底的改變,否則環境的改善其實是遙不可及的。

「國民環保手冊」是一本行動與知識的指南,此書充滿了實際有效的想像與建議;無論在自己家裡或是其他任何地方,我們都可以去扮演一位身懷環保的地球村好公民。

   

21.Jeremy Rifkin 著、何亞威譯(1990),綠色生活手冊,台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內容簡介:

    《綠色生活手冊》一書,檢視現代生活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提出多種立即可實行的綠色生活方式,從住家、購物、辦公、休閒等方面,身體力行來保衛地球。為人類進入未來、新的生態世界觀,開啟一扇明亮之窗。

 

22.Eric Chivian Michael McCally 等著、羅玲妃等譯(1995),未來的地球,台北:太雅發行。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末人類面臨一個空前的危險---環境危機。《未來的地球》一書著重於科學層面審視自然環境及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探討環境保護時的重要課題之一。此書論述皆是與人類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及健康常識,深入淺出,皆是人人必備的知識。其實,真正的環保便是奠基於日常生活習慣,關懷自己與環境,並培養對環境之尊重,便是此書最大的目的。

八、刊物

1、環境教育季刊   發行: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簡介---其發行宗旨在於促進環境教育之教學研究與推廣活動,針對台灣環境問題、政策及其教育課題做討論,目前刊載的內容有環境保育與教育政策、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環境教育規劃、環保與生態教材教法、環境教學與活動計畫等主題。

2、能源報導月刊   發行: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簡介---因人類生產、消耗能源方式,帶來了大器變遷、原油的外洩所產生海域污染、酸雨、空氣污染、物種消失等各種環境問題,需要實質的行動才是改善環境的不二法門。此月刊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妥善利用得來不易的能源、推行環保的生活概念、珍惜有限的能源,值得一看。

3、資源回收月刊   發行:行政院環保署

 

九、名言

1、「物求用盡,衣求穿破,物必有用,或乾脆不用。」---蘇格蘭諺語

2 「認為人類只是以個體方式存在這個假設,是人類加在自己身上最大的限制。」--- Per Vilayat Khan

3、「我願意轉世當動物,和動物一起生活,動物的生活滿足平靜,包容而寬廣……,沒有一個動物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也沒有一個動物會為了想佔有而發狂。」---惠特曼

4、「可能有人認為農莊、廣大的土地是穩定的資產,但是事實上,他們會向水一樣流逝。從木桶倒酒出來需要屏氣凝神,農莊和土地也需要刻刻留意。」---艾默生

5、「在華盛頓的總統寫信給我,他表達要買我們土地的意願。但是,你怎麼能夠買賣天空?買賣大地?這個概念對我們而言是陌生的。我們並不擁有空氣的新鮮,也不擁有流水的亮麗……。地球的每一吋大地,對我們而言,都是很神聖的。河流是我們的兄弟,它滋潤我們;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是和風看顧的。……如果我將土地賣給你們,你是否會教導你的子孫,大地就是我們的母親?會降臨到大地上的一切,也會發生在它的子孫身上。」---印地安酋長西雅圖

 

*笑話

教您免費處理垃圾辦法,台灣人真是太聰明了!

1. 含水廚餘:用果汁機打碎後沖入水槽

2. 乾性廚餘:用菜刀跺碎沖入馬桶

3. 舊家電:送到電器行去修,"忘了拿回來"

4. 寵物排泄:去替行道樹施肥

5. 舊雨傘:去7-11購物後,"忘在雨傘架上"

6. 舊抹布:捐給舊衣回收箱

7. 廢紙、煙蒂:下次祭祖燒紙錢時一起送給祖先

8. 對完獎後的統一發票 : 捐給孫越叔叔的愛心箱

 

 

十、活動

【出處:凸眼大金魚的家http://home.kimo.com.tw/200power/200.html

【賞花看樹】

所需器材:大樹文化出版社系列圖書、植物器官圖

活動方式:

1.      說故事:大樹之歌、大樹搬家記。

2.      介紹植物的器官並告知以此來了解它們。

3.      校園中實際參考並擁抱、撫摸它們。

4.      說故事:樹逃走了、叢林是我的家。

5.      擬人樹的遊戲(讓學生模擬樹的各種狀態,老師製造情況:例如刮風、下雨)。

6.      分享當樹的感覺。

 

【攝影師與照相機】

所需器材:色筆、紙。

活動方式:

1.      閉目聯想校園的各景(由老師口頭引導學生做聯想)。

2.      說明攝影師與照相機的遊戲。

  (角色模擬,一人當攝影師,一人當照相機,當照相機者須閉上眼睛,被攝影師帶著照相,只有當攝影師拍他肩膀時才能張開眼睛三秒,此動作即為照相。)

3.      學生實際遊戲。

4.      洗底片(憑印象畫出之前看到的),並附上說明。

5.      解說自己的作品。

 

【聽聽植物的心跳】

所需器材:聽診器、紀錄紙。

活動方式:

1.      帶學生到樹下,閉眼靜坐十分鐘。

2.      和學生彼此分享剛剛的感覺。

3.      說明植物對人的重要性。

4.      發下聽診器,讓孩子聽彼此的心跳聲。

5.      說明樹也有心跳聲。

6.      讓學生四處去聽聽,做紀錄,看看每顆樹是否都相同。

7.      請學生思考不同的原因,接著說出維管束的知識。

 

【認識樹蛙】

所需器材:有關青蛙的故事書、網路。

活動方式:

1.      介紹學生看有關青蛙的故事書,討論讀後感想。

2.      上介紹樹蛙的網站(瑞柑國小的子網頁),認識各種蛙鳴聲與器官構造。

3.      利用蛙鳴聲到野外辨識樹蛙。

4.      以其中一本青蛙的故事書內容,讓學生演戲。

 

【收集空氣】

所需器材:奶粉罐或是紙袋。

活動方式:

1.      用奶粉罐或紙袋,請孩子收集家裡附近的空氣。

2.      讓學生分享彼此收集來的空氣。

3.      心得發表。

4.      味道猜謎。

 

【舞擺蜜蜂】

目的:

    透過舞蹈,認識蜜蜂的舞蹈型態及其含意。

    了解昆蟲是人類及其他野生生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地點:操場/活動室

所需時間:30分鐘

組別:兩組

材料:顏色卡紙

 

程序:

1.      把顏色卡紙剪成翅膀形狀,讓學生帶上翅膀扮演工蜂。

2.      把學生分為兩組,撥放音樂讓學生模仿蜜蜂跳舞。

3.      只是其中一組學生圍圈跳舞,一組學生搖擺身體做「8」字型舞蹈。

4.      向學生解說蜜蜂在蜂巢中透過舞蹈與其他同伴溝通。圓形的舞蹈表示食物的位置與蜂巢接近,「8」字型舞蹈代表食物遠離蜂巢。

5.      培養學生對昆蟲的正面認識,了解蜜蜂具有重要的生物及經濟價值,惠及各種生物,不單為人類提供營養豐富的蜜糖,也幫助植物傳播花粉。

 

【一「繩」生機】

目的:學生透過學習認識生物多樣化的基本概念。

地點:戶外/公園/學校花園

所需時間:30分鐘

組別:四組約五至六名學生的小組

材料:紙版、原子筆及四條長五米的棉繩,每隔十厘米畫上一清晰記號。

 

程序:

1.      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分派棉繩一條、原子筆及紙張。

2.      請學生挑選他們認為能找到最多動植物的地方,然後把棉繩拉長,鋪在地上。

3.      學生把繩鋪妥後,一同沿著繩子走,把繩子觸碰到的不同動植物記下。

4.      請每組輪流報告他們的發現。

5.      查看有否紀錄得特別多或特別少物種數量的組別,並與學生討論數量多寡的原因。這與繩子擺放處的土壤結構或地質、水分的多少及樹蔭覆蓋的範圍有關。

 

【出處:環境教育資訊網http://eeweb.gcc.ntu.edu.tw/

生命的網路

年齡:八歲以上。

材料:每位小朋友一根2_5公尺長的繩子、一張動物或植物的照片。

場地:這個遊戲可以在室內或室外進行,只要是可容納10_20位小朋
     友稍微分開站立的空間即可。

說明:給每位小朋友一張本地動物或植物的圖片,用牢固的安全別
     針別在襯杉上。然後每位小朋友一條繩子,小朋友必須找到
     另外一位小朋友—他圖片上的動物或植物會影響自己圖片上
     的動物或植物—例如,有蛾圖片的小朋友可以找掛著蝙蝠圖
     片的小朋友(因為蝙蝠吃蛾),而有蝙蝠圖片的小朋友可以
     找掛著樹的圖片的小朋友(蝙蝠掛在樹上)。小朋友找和自
     己有關聯的人時,就把繩子的一端交給對方,自己則抓住另
     一端。身上掛著牽連甚廣的動物或植物圖片的小朋友,手上
     可能拿著好多條繩子。最後,每位小朋友都會和別人有連繫
    (或許他們需要一點幫忙,好找到和它們有關的人)。

     然後老師要明白告訴小朋友,如果他們感覺到自己手上的繩
     子有那一條被拉動,他們就要做兩件事:首先拉緊所有繩子
     ,然後倒在地上。進行下一個階段之前,老師應該要讓所有
     的小朋友都明白這點。手上拿著最多繩子的小朋友可能是一
     種樹,於是老師得把這棵樹「砍倒」,這位小朋友便依言拉
     緊繩子,倒在地上。如果小朋友都充分了解遊戲規則,應該
     會造成連鎖反應。最終的結果,小朋友會倒在地上。

概說:每種生物都和其他生物互為關聯。有的彼此間的關係很明顯
     ,有的或許只是間接的,有的我們還不知道。比如說,有段
     時期,日本某些工廠把化學廢料排放到海裡,廢料中含有少
     量水泥。這些廢水被植物吸收,小魚吃了這些植物,也吸收
     了水銀。於吃了很多植物以後,牠們體內水銀的濃度也日益
     增加,然後小魚被大吃,大被更大的魚吃,每個階段,水銀
     的濃度都累積增高。鮪魚接近食物鏈的頂端,因此水銀的濃
     度含量最高,人吃了鮪魚,就會因高濃度的水銀而中毒,關
     於這個原裡還有很多悲慘的實例。我們不完全了解生物之間
     的關聯,但我們對環境作了某件事時,譬如砍伐樹木或把廢
     棄物拋入海裡,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麼做最後一定會影響
     到我們自己。

     我們的食物、空氣、水和大部份原料,如棉花、木材、紙和
     橡膠等,都仰賴自然功給。人類這種生活方式和自然界是息
     息相關、多所關聯的。如果我們不能正確應用自然資源,許
     多資源就會永久消失。譬如說,如果我們不殺害太多野生動
     物,牠們會永遠大量繁殖;但如果我們像現在一樣不分青紅
     皂白的濫捕濫殺,牠們會永遠滅絕。

課堂活動:這個遊戲可以當做基本素材,設計一個生物間的關係(
          如食物鏈)以及昆蟲和植物間複雜的活動。

 

 

 

扮動物

年齡:七歲以上。

材料:無。

場地:中型空地及很多人。

說明:把小朋友分成幾組。以一組4~6人為宜。每組小朋友各自秘密
     商量,決定要扮什麼動物,然後,他們共同合作。組成這種
     動物的「塑像」。他們還可以練習一致行動,模仿這種動物
     的頭,另一位扮尾巴,另一位扮腿,以此類推。

     所有小朋友都準備好以後,找個地方當作「舞台」,叫大家
     集合。然後每組輪流上台表演,其他人則猜他們是扮演什麼
     動物。有時候,小朋友很快會猜出來,不過即使如此,最好
     還是讓台上的小朋友繼續表演,讓他們機會展現他們努力的
     成果。

概念:這個遊戲很好玩,而且以它為開始。引導小朋友討論不同生
     物之間的差異性和適應性,十分有效。

課堂活動:參考「我是誰?」,課堂活動中的「設計一隻鳥」。

   

 

 

蝙蝠抓飛蛾

年齡:七歲以上。

材料:一兩個眼罩。

場地:可容納20~30個小朋友的一塊小空地。

說明:小朋友手牽手儘量圍成一個大圈圈,選出其中一位當蝙蝠。
     把「蝙蝠」的眼睛蒙起來(因蝙蝠是在夜晚出來獵食,那時
     光線很暗,看不清楚)。對小朋友說明:蝙蝠吃蛾和蚊子之
     類的昆蟲維生,並利用回聲辨別昆蟲的位置。蝙蝠會發出一
     種高頻率的聲音,然後有可能會飛到附近的蛾身上反射回來
     的回音,判斷蛾的位置,去抓它。所以,假扮蝙蝠的小朋友
     要發出「乒乒乒」的聲音,蛾聽見了要回答「乓乓乓」,蝙
     蝠憑這個回音,應該就能抓到飛蛾。假如假扮蝙蝠的小朋友
     一隻蛾也抓不到,老師可以多加一隻蝙蝠或蛾,讓蛾較容易
     被抓到。由於每班的情形不一樣,處理的方法也稍有不同,
     不過根據我們的經驗,班上每位小朋友都希望當蝙蝠或蛾,
     所以老師應該在每次有「蛾」被抓到時,所有的「蝙蝠」和
     「蛾」都換成另一批小朋友。

概念:蝙蝠靠回聲捕食昆蟲。每種動物都具備某種有用的功能,一
     隻小蝙蝠每天晚上或許會吃掉三千隻蚊子之類的小昆蟲,如
     果我們除掉所有蝙蝠,昆蟲就會太多了。

     每種動植物都會有適合的執行牠特有功稜的外型。蝙蝠要吃
     掉空中的小蟲,體型就必須小巧而敏捷。又因為牠靠回聲辨
     位。所以牠雙大耳朵;牠還需要一張外型奇特的臉,好製造
     牠所需要的音頻。

課堂活動:關於這個活動和概念,有很多東西都可以在課堂上討論
          。老師可以問問學關於食物鏈的問題,例如:如果我們噴灑
          殺蟲劑,殺死很多昆蟲,會對蝙蝠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蝙蝠
          每晚吃了三千隻帶有一點毒性的昆蟲,會不會也受到一點傷
          害呢?如果我們毒殺蝙蝠,昆蟲會變得更多還是更少?那些
          昆蟲對我們的農作物又有什麼影響?

 

 

十一、環保標語   【出處:行政院環保署網站】

環保宣導標語


  1. 產品用環保,地球永不老
  2. 產品買環保,處理少煩惱
  3. 寶島做環保,青山綠水常圍繞
  4. 青山常在,綠水常流
  5. 今日環保,明日有保
  6. 大家做環保,子孫才有保
  7. 舉手做環保,青山綠水才有保
  8. 環保再環保,大家才有保
  9. 你我做環保,大家皆有保
  10. 環保你我他,大家笑哈哈
  11. 產品重環保,銷路一定好
  12. 環保心,人健康
  13. 環保章,自然情,人康健,子孫福
  14. 環保心,子孫情
  15. 消費重環保,地球才有保
  16. 綠色消費,環境永續
  17. 清淨生產,綠色消費
  18. 一片綠色心,清新好環境
  19. 綠色環保,你我有保
  20. 綠色環保,子孫有保
  21. 人手環保,人命有保
  22. 環保標章,綠色消費
  23. 環保有勁,生活有趣
  24. 環保有勁,生命有趣
  25. 隨手環保,財源穩保
  26. 勤於環保,你我不老
  27. 綠色大地,生命永續
  28. 環養綠色大地,保育永續生命
  29. 青山環養大地,大地保育生命
  1.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為子孫留下一片淨土
  2. 愛物惜福做環保,青山綠水無限好
  3. 比清新,比亮麗,掃出一片好天地
  4. 垃圾分類做得好,世世代代沒煩惱
  5. 我家的垃圾我家清,全民掃髒總動員
  6. 拒吸二手菸,請勿在公共場所吸菸
  7. 心痛不如馬上行動,把大地之愛找回來
  8.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砍樹後人遭殃
  9. 舉手之勞作環保,你我都做得到
  10. 台灣錢淹腳目,垃圾淹頭殼,請力行垃圾減量
  1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保護水資源,莫臨渴而掘井
  12. 人每天吃一公斤食物、二公升水,卻吸一萬公升的空氣
  13. 人不吃飯可活五週,不喝水可活五天,不呼吸活五分鐘
  14. 藍天綠地、青山淨水,是我們的責任與目標
  15. 企盼窗外有藍天,請定期做好車輛維修保養
  16. 經濟發展如對環境有重大不良影響,應對環保優予考慮
  17. 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以求世代永續利用
  18. 污染防治、公害救濟及環境之復建,應由污染者付費
  19. 請支持’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的環保標章產品
  20. 一雙手做環保,一顆心救地球
  21. 你參加,我參加,環境清潔靠大家
  22. 環保工作莫等待,青山綠水永長在
  23. 減少一分垃圾,多一分生存空間
  24. 垃圾是自然的殺手,污染是地球的傷口
  25. 人人常懷環保心,時時擁抱鄉土情
  26. 水有源,樹有根,環境保育靠眾人
  27.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唯環保以報恩
  28. 好一片錦繡大地,盼大家共同珍惜
  29. 別讓地球成為另一個月球;

 

 

 

十二、環保圖示   【出處:行政院環保署網站】

 

 

       

 

         回收標誌                         塑膠分類回收標誌

 

 

 

 

    

   

禁煙標誌            噪音審驗合格證            環保公園標誌

 

 

 

      

      

環保兔               環保署署徽             環保義工徽章

 

 

 

          

               

環保認同卡                          環保標章

 

 

           

 

     外星寶寶紅辣椒                           外星寶寶黃金鼠

 

 

          

      

外星寶寶綠翡翠                         外星寶寶藍博士

 

 

十三、遊戲   【出處:環境教育資訊網http://eeweb.gcc.ntu.edu.tw/

 

填字遊戲(1

 

A

2

 

 

6

 

 

 

B11

 

 

A.就是「騙人鳥」,其實牠是蛙類,菜鳥常被耍得團團轉。
B.白法齒危的族群。
C.頭上有冠羽的猛禽,瀕臨絕種,又叫「郝氏角鷹」。
D.金絲鳥的悲歌-中國人的補品。
E.喻強佔別人的東西。
F.鶇亞科,翼上有白斑的冬候鳥-雄鳥頭頂銀灰色,兄以下橙色。
G.陰曆九月的別稱。
H.曾任鳥會專職,擅常攝影編輯,高都公園鳥調成員之一。
I.它的枝葉有毒,馬兒吃了會昏醉,故稱之,早春盛開白色壺狀小花。
J.長有似辮子的冠羽,很好辨認的科水鳥。
K.鷺科中體型最大的,前頸有數條黑縱帶,常成群出現在鹽田、沙洲。
L.葉柄基部有尖次的莧科植物莖帶紅色調,花穗主熟沾醬油吃,可和麵粉蛋汁油炸。
M.又名「錦鴝」,喜歡停棲於草莖末端。

 

 

 

 

通往解答之路

 

 

 

 

 

 

8

 

 

 

 

 

 

 

C

 

 

 

 

 

D12

 

 

 

4

 

 

 

E

 

 

 

 

 

F

 

 

 

 

 

 

 

 

 

 

 

 

 

 

G7

 

 

 

 

 

H

3

 

 

 

 

 

 

 

13

 

 

 

 

I5

 

 

 

J10

 

 

 

K1

 

 

 

 

 

 

 

 

 

 

 

 

L

 

 

M

9

 

 

 

 

 

 

 

 

 

 

 

 

 

 

 

1珍貴稀有的保育燕鷗,夏候鳥,嘴角黑色,小群出現在海岸、鳥嶼或出海口。
2石蒜科的海濱植物,果實有海棉質的種皮,可漂流水面傳播,有挺綠的外形及芳香的白花。
3鷺科的迷鳥,很像黃小鷺,其被栗褐色。
4夏候鳥,常在高空中飛翔,羽尾成角形,末端羽軸突出似針狀,喉及尾下覆羽白色。
5俗稱「豬母乳」。
6保育類的過境猛禽,飛行時翼下白色,僅飛羽外緣黑色。九月賞鷹的主角!
7莖的橫斷面有特殊的菊花花紋,故名,現遭嚴重採集。
8保育擂,柴山可見,嘴、腳紅色,翼綠色。
9麻雀班的訓練基地,標高七五○公尺。
10全身黑白分明,常於溪流的岩石地帶活動。
11活化石的植物,扇行葉,有「公孫樹」的別稱。
12岡山過去一點點,有養女湖、雞冠山等景點。
13嘴型短小,嘴巴寬度大於嘴的長度,飛行姿勢像燕子。夏候鳥,高都草原的主角。

 

1)解答:

 

A

2文

6赤

 

 

B11銀

 

 

 

 

8翠

 

 

 

 

 

C雄

 

 

 

D12燕

 

 

4針

 

 

 

E鳩

 

 

F黃

 

 

 

 

 

 

 

 

 

 

 

 

G7菊

 

 

 

 

H卓

3秋

 

 

 

 

 

13

 

 

 

I5馬

 

J10小

 

 

 

K1蒼

 

 

 

 

 

 

 

 

L刺

 

 

M棕

9扇

 

 

 

 

 

 

 

 

 

 

 

 

填字遊戲(2

 

 

 

 

A4

 

 

 

B9

 

 

 

A.澎湖縣花,繁殖力強。
B.
冬候鳥,常出現於平地至低海跋的水域附近,農耕地,非行時成波浪狀,且邊飛邊叫。
C.
聞名國際的山地歌,與墾丁某飯店同名。
D.
冬候鳥,全身雪白,脖子常度大於身體常度。
E.
紅葉植物,葉互生,刺球果,主幹易縱裂;金縷梅科。
F.
美著名短跑女健將的綽號,前一陣子已返天堂。
G.
忽喜忽怒,沒有一定。
H.
嘎嘎是叫叫聲,鴉科,翼黑色有白斑,成波浪狀飛行。
I.
墾丁賞起鷹的著名景點。
J.
比喻半老的佳人。
K.
來自非洲,葉片小巧,樹形層層平展,使君子科。
L.
古代12個計時符號的總稱,子丑…亥。
M.
可研磨出辛辣的”哇沙米”,也是水土流失的殺手。
N.
分佈於太平洋沿岸的燕科鳥種,與家燕極為相似。

 

通往解答之路

 

 

 

 

 

 

 

 

 

 

 

C1

 

3

 

 

D7

 

 

 

 

 

 

 

E

5

 

 

 

 

 

 

 

 

 

 

F

 

 

 

G10

 

 

 

 

 

 

 

 

 

H8

 

 

 

 

I

 

 

 

 

 

 

 

 

 

 

 

 

 

 

 

 

 

J11

 

12

 

 

2

 

 

K6

 

 

 

 

 

 

 

L

 

 

 

 

 

 

 

M

 

 

 

 

N

 

 

 

 

 

 

 

1爬上高山,因氣壓改變所造成的不適現象。
2一九一○年引進臺灣,長鐘形的花象在花軸上垂掛一串鈴鐺,具強大繁殖力,有劇毒。
3楔科紅葉植物,葉對生,翅果。
4古代計時的十個符號,就是甲乙丙… 。
5位於四維路,高雄的主題公園之一,園內的植栽九成以上花香撲鼻。
6飛行高手,翼很長,於空中捕食昆蟲為生,終生難得落地。
7體翅龐大,翅膀的白底上有點點黑斑,乃台灣斑蝶科中體型最大者,不怕人,飛行緩慢,故稱之。
8與月橘相似,開黃花,葉片無油點。
9俗稱牛背鷺。
10自大陸引進,俗稱「客鳥」,台南大眾廟附近有一大巢。
11荒野保護協會的創辦者,著名的生態攝影作家。
12高雄名山,因水泥開採而景觀大受破壞,有民間故事傳頌。

 

2)解答:

 

A4天

 

B9黃

 

 

 

 

 

 

 

 

 

 

 

C1高

3青

 

 

D7大

 

 

 

 

E楓

5香

 

 

 

 

 

 

 

 

F花

 

G10喜

 

 

 

 

 

H8樹

 

 

 

I社

 

 

 

 

 

 

 

 

 

 

 

 

 

J11徐

12半

 

2毛

 

 

K6小

 

 

 

L地

 

 

 

 

M山

 

 

N洋

 

 

 

 

 

 

 

填字遊戲(3

 

A1

 

 

 

 

 

B6

 

 

 

11

A葉面常有三角形的暗紅斑紋,花色、花形和大小都宛如飯粒一般是帝雉的食草之一。
B
特有種,有冠羽,臉、腹面黃色。
C
「紅水黑大扮」,特有亞種,雌鳥腹部有縱斑。要相見不容易。
D
叫聲宛若「是誰把破汽球」。
E
比喻說話簡短,且能說中要害。
F
鳥會月刊的名稱。
G
又名"阿里山鴝"
H
牠有一雙纖細的紅長腿,在台有繁殖。
I
國際名鳥,每年到曾文溪口渡冬。
J
壽山上,馬卡道族的垃圾遺址。
K
參加鳥類組會,會喝到她煮的咖啡,曾是鳥會會花,兒子叫圓圓。
L
畫眉科的特有亞種,其翼為栗褐色,初級飛羽有灰白色細邊。
M
本身不築巢,而將蛋下於其他鳥巢的行為。

 

通往解答之路

 

 

 

 

 

C

 

 

 

 

 

 

 

D

3

 

 

 

 

 

 

 

 

 

 

 

 

E

7

 

9

 

 

F

 

 

 

 

 

 

 

 

 

 

 

 

 

 

G4

 

 

 

 

 

 

 

 

 

 

 

 

 

 

H10

 

 

 

I2

 

 

 

 

 

 

 

 

 

 

 

 

 

 

 

 

J8

 

 

 

K

 

 

 

L5

 

 

 

 

 

 

 

 

 

 

 

 

 

 

 

M

 

1台灣特有種,非針葉林不棲,小巧可愛。阿里山可見。
2
嘴粗厚,全身大致為暗栗褐色,頭及上胸黑色,常小群出現在低海拔山丘、草原地帶。文鳥科。
3
台灣特有種,分佈在蘇澳以南的華翁一帶及恆春半島。
4
經常伸長脖子,佇立於草叢中,以達擬態的目的,雄鳥背面栗褐色。
5
長得很像灰黌。
6
保育類,全身以黃色為主色,有黑色的過眼線,穎達的名鳥。
7
寒帶地區的主要林相,也是火冠戴菊鳥的最愛。
8
特亞種,有粗短的白眉斑,性羞怯,出現在中高海拔的濃密草叢或樹林底層,非常不易見。
9
大戟科先驅樹種,除葉表外,全株被柔毛,莖幹鋸斷會流出紅色樹液。
10
南部的「黑龍江」,供應大高雄的飲用水。
11
「風鳥皮諾查」的主角,有擬傷行為。

 

3)解答:

 

A1

 

 

B6

 

 

 

 

 

 

C

 

 

 

 

 

D

3

 

 

 

 

 

11

 

 

 

 

E

7

9

 

F

 

 

 

 

 

 

 

 

 

 

G4

 

 

 

 

 

 

 

 

 

H10

 

 

 

I2

 

 

 

 

 

 

 

 

 

 

 

 

 

J8

 

 

K

 

L5

 

 

 

 

 

 

 

 

 

M

 

 

 

 

 

DIY葉脈製作

 

 

 

十四、影片   【出處:生態保育聯盟http://ultra.iis.sinica.edu.tw/~ngo/

--地沈下去了/曾文珍

作品簡介

    臺灣地區是地下水蘊藏豐富的區域,每年補注量達四十億立方公尺,但是抽取量卻高達七十一億立方公尺,等於超抽了十個石門水庫的蓄水量。部份地區,由於過度超抽地下水,引發了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土質鹽化的後果,對於當地居民生活,造成威脅。

    本片將走訪台灣西南沿海一帶,地下水抽取量較大的地區,並針對彰化西港(下陷速度最快)、雲林口湖(下陷面積最廣)、屏東塭豐(累積下陷量最大)及嘉義東石等,地層已經嚴重下陷的地區,探討地下水與當地居民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及地層逐漸下陷對當地居民的影響。

 

水璉之歌--守望東台灣/陳榮顯

作品簡介

水璉隸屬花蓮縣壽豐鄉,但與壽豐鄉中間又隔著大山,是環保局劃定為自然保護區的海灣,村子裡共有四百多戶人家,一千多人口,阿美族佔了七成,三成為漢人及客家人在此開墾務農,阿美族的老人在此以放牧羊隻、種植果樹以及出海捕魚維生,老人們為了給後代子孫一個乾淨無污染的土地而四處奔走。

八十六年九月五日,在立法院的「水璉火力發電廠籌設公聽會」中,阿美族的長老沙步洛帶領族人表明反對態度,但年輕頭目在財團的運作下,竟表示歡迎開發火力發電廠,突來表態令族人不知所措,但卻更凝聚了村民捍衛家園的決心。(該年輕頭目已在族人的反彈下下台)

 

穿過婆家村/胡台麗

作品簡介

    《穿過婆家村》是一部片長八十七分鐘的十六釐米記錄影片,由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擔任策劃編導,歷經三年,於一九九七年攝製完成口本月是台灣第一步描繪農村變遷的紀錄片,以影像為台灣城鄉歷史的鉅變做見證。

    《穿過婆家村》攝製的地點是本片作者胡台麗以外省媳婦的身分進入婆家村落:台中市南屯區劉厝村。她於一九七六年到七八年在該村十八個月的人類學田野工作,完成博士論文:《婆家村落:台灣農村工業化與變遷》。

    但是一九九四年,東西向快速道路即將穿村而過的消息傳來,本片作者決定以婆家村落部份田地房舍的徵收拆遷事件為貫穿主軸,不僅為這個村落,也為許許多多受現代化、都市化、工業化波及的台灣農村留下變遷的容顏。

 

心中的土地彭世生

作品簡介:

心中的土地─目擊者田春綢

田春綢女士嫁到日本20年後,決定和老公一起回到花蓮渡過晚年,一回來卻發現父親的土地變小了,很多族人們的土地甚至不見了。原來那些地都被亞泥佔去了,於是夫妻倆全力投入「還我土地」運動至今未曾停歇。

 

漁季不再來公共電視新聞部(我們的島製作小組)

作品簡介:

在天氣不錯的日子,台灣東海岸的阿美族(Amis)老人乙勒(Yilo)總習慣性的到緊臨部落的河口為當天的三餐打幾條新鮮的活魚,但是近年來,這個延續部落生命數百年的河海交界處已經愈來愈難抓到魚了,而就在這一年(1998年)冬天,台灣西海岸盛行了四百年的烏魚(Mullet)季節,也突然失去了往年的盛況,海洋資源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本片將從台灣漁業發展的各種病態,以及原住民與海共生的原始觀念來探討和反省海洋資源急速枯竭的全球性議題。

 

大紫蛺蝶的故事陳進發

作品簡介:

人們對大紫蛺蝶生態的無知,鑄成許多不可挽回的錯誤,用人類的主觀去看待大自然界,即使是出於善意,也常常會傷害無辜生命。所以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紀錄大紫蛺蝶的生態過程及研究人員的野外工作情形,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透過鏡頭的語言,讓大家更加瞭解大紫蛺蝶目前所遭遇的危機,也藉由大紫蝶的蛻變過程,提醒大家生命的形成,是多麼的不容易,應當好好疼惜。

  1. 大紫蛺蝶幼蟲食草的介紹與其分佈情形。
  2. 研究人員調查工作的概況。
  3. 大紫蛺蝶體型特徵。
  4. 研究人員在山區做朴樹取樣的調查及四季的變化。
  5. 大紫蛺蝶的孵化、脫皮、化蛹至羽化的過程。
  6. 大紫蛺蝶面臨的生存危機。
  7. 正確的保育觀念及與大自然永續共生共存的關係。

 

十五、攝影   【出處:生態保育聯盟http://ultra.iis.sinica.edu.tw/~ngo/

1.      「再見墾丁」/ 柯金源攝&文字

作品簡介:

            「再見」是分別時的最後一句問候語,

它隱含離去的感傷與重逢的期待

無耐我們現在卻必須以最沉重的心情,

準備和賴以生息的土地道聲「再見」。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這不僅是隨口傳唱的兒歌,更是我的家最真實的寫照。但隨著年歲漸長,我家門前緊臨的小河已不見魚蝦、貝類,唯一剩下的是爛泥和紅蟲及臭味,而後面遠方蒼翠的山林,也早已面目全非。在驚訝的同時,發現各地其實已面臨著相同的環境病症。

    台灣島位處太平洋西緣,是個蕞爾小島,海岸線長達一千二百公里左右,因地質特性和地形受菲律賓板塊擠壓及四周海域潮流的影響,海岸線極富特色且呈多樣性。如北部沈降海岸有最美麗的岬灣地形,西部堆積性的砂質、泥質海岸,孕育了豐富的人文景觀,並提供候鳥北遷南移、過境棲息覓食的樂園,南部珊瑚礁海岸是珍貴的自然瑰寶,東部侵蝕性斷層岩岸,更是台灣陸地千百萬年來運動過程的痕跡。

    但近年來,台灣為了追求經濟再成長,不斷地大幅利用自然資源,如填海造陸創造海埔新生地、開發新的工業區,當珍貴的濕地消失後,候鳥的樂園也就不見了。而在各地陸績興建的大型漁港、商港,因無法順應潮流的變化,造成突堤效應,海岸侵蝕作用加劇,部分剛完工不久的港口,還未驗收就報廢了。另外,政府的各類型公共設施之闢建,如垃圾場、污水處理場、核能發電廠等,也直接污染了海域,威脅海洋自然生態系。最令人憂心的是遍佈台灣島四周海岸的養殖漁業,部份是在海蝕平台上挖掘九孔池,另部份則因政府規劃失當,民生、工業用水、農民、漁民自行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嚴重下陷已近達兩千平方公里。

    而墾丁國家公園自七十一年成立以來,雖承載著保育界人士的高度期望,但不料,核三廠、海域污染、珊瑚白化、自然生態區的破壞,加上每年超過三百萬人次的龐大人潮,並帶動濫墾、違建、生活廢水、垃圾、攤販等的侵入,已徹底打擊了所有愛護者的寄託。

    「再見,墾丁」之專題是以近十年的時間,透過鏡頭見證了南台灣墾丁質變的過程,如大型飯店自山坡地開挖到完工,遊艇港興建、龍鑾潭百態、海域污染,再從空中、地面到海底,深怕在諸多的生態危機中遺落了什麼現象,沒有被記錄下來,也因此急著想將目前所見所聞,召告天下,期待更多的朋友加入發覺、拯救墾丁生態環境的行列,不要讓我們跟他說「再見」。

2.      「從山葵、高山茶、檳榔到魚固魚」李文吉攝&文字

作品簡介:

一九八八年,國小教科書刪除了吳鳳的故鄉,次年吳鳳鄉野更名為阿里鄉。鄒族終於走出百年來的陰影,可以正視自己的歷史與傳統文化。十多年來在族人自發性的努力下,原本生態瀕臨崩解的達娜伊谷溪,成功復育出滿溪的固魚,前年更制訂了鄒族字母,身後內斂的民族性,使得這支不到五千人的部族,得以凝聚集體的智慧,創造新的部落倫理。今年鄒族馬雅斯比的戰祭上,我們將在雄渾嘹亮的的祭歌中,聽到鄒族文化重建的自信與喜悅。山美人重建家園的第一步,選折了達娜伊谷河川保育的工作。他們發現,曾文溪河貌改變了,固魚也瀕臨絕種。鄒族人稱固魚為〔真正的魚〕過去,河川不僅是鄒族各氏族重要的地標界線。更提供了食物的來源。也因此,鄒族對河川的尊敬表現在許多傳統規範上。阿里山鄒族有八成的人從事農業。不過由於山地保留地的地利貧瘠,面積不大,所以山地必須較為精密的運用。以特富野部落來說,保留地中宜農地僅佔百分之三十二,所以在一農地的緩坡地上,可以見到各種型態的農作。一九八七年開始,由於日本市場的山葵需求量大,高海拔的阿里山林第一窩蜂的引進山葵,結果山葵的價格一蹶不振,山上的山葵園大都荒廢了。近十多年,平地人在阿里山公路兩側種植高山茶,不少鄒族人到漢人的製茶廠打零工,或自己種起了茶,專賣茶青。一步一腳印,達娜伊谷的發展並不躁進,村民的努力,讓鄒族傳統的文化與價值在達娜伊谷慢慢的恢復,發酵。

 

3. 「消失中的溼地森林-台灣紅樹林的滄桑記事」沈競辰攝&文字

作品簡介:

紅樹林是一群生長在熱帶或亞熱帶海岸河口泥濘地的木本植物,紅樹林位於海陸交曾處,屬於海岸溼地的一環,具有極為特殊的生態及漁業經濟上的意義。紅樹林長期被誤解為惡臭無用之地,所以在全世界都不斷的被開發破壞,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紅樹林具有極高的生產力及特殊的生物相,才受到科學界的重視與研究。1979年台北淡水紅樹林曾有砍除闢建國宅之議,經環保人士大力奔走呼籲才能保存下來,喚醒了社會民眾對自然生態的關心與注意。

紅樹林在台灣的生態保育史上佔有一席極為重要的地位。但紅樹林並未因此而延緩被破壞及消失的腳步。原先在西部海岸的河口沼澤長滿了紅樹林,但數百年來開發與破壞的結果,使紅樹林不斷的消失,1995年的調查全台灣只剩下約280公頃。種類也由六種減少為四種。現在台灣還存在水筆仔、海茄苳,欖李,五梨跤等四種紅樹林植物,紅茄苳與細蕊紅樹則在野外永遠的消失了!面對紅樹林岌岌可危的困境。作者於1981年開始記錄台灣紅樹林的消長及變遷過程,期望能藉由這些圖片能對紅樹林在台灣的永續生存提供一點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