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聽美麗在唱歌-走出悲傷幽谷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諮系94級李永信
一、適用對象:國中二年級
二、方案設計理念:
我們生活中有著太多突如其來的意外事件發生,有時是天災如地震、土石流、火災,有時是人禍造成,如車禍、有目的性的縱火,甚至疾病的罹患,如憂鬱症、癌症…等病症,或其他因素,有時會使得班級中的某位同學不得不突然的,並永遠的離開我們的班級,甚至離開這個世界,從此在我們的生命中永久的缺席。
面臨這種突如其來的失落與悲傷應如何妥善的去處理,這種悲傷經歷處理對處於成長階段的國中生來說是非常需要的,當學生能坦然去接受悲傷與失落,並完成屬於自己對已逝者的哀悼任務,才能走出失落的陰影重新擁抱生命。
三、理論基礎:
悲傷輔導的終極目標是協助生者完成與逝者間的未竟事物,並向事者告別,
這些特定目標,也與悲傷的四個任務相符。
(一)、失喪輔導基本上有三種取向:
1. 是對遭遇失喪的個人:特別是失去父母或是子女的家庭提供悲傷輔導,這種取向的假設是對每一個人來說,失喪都是一種創傷事件,應該提供輔導,但因其他因素的干擾無法普遍的提供輔導,另外並非每人都有這種需要。
2. 等待個案遭遇困難自覺有被助之需要並主動跨出求助時再提供協助:這種方式較第一種有效益,只是個案在得到幫助前得經歷某種程度的痛苦。
3. 預防模式:如果專業能在失落發生後,預期個案在一至二年內所可能遭遇之困難,就可以進而提供早期處置,以事先預防無法解決的悲傷反應。
(二)、本活動主要是採取預防模式的悲傷輔導取向,依據理論有Bowlby依附理論與哀悼需完成的四種任務,利用這兩種理論(如下所列)延伸來設計相關活動。
1.英國精神醫生John Bowlby依附理論
Bowlby認為人在早期生命發展中需要安全與保證,便對少數特定個人發展出依附關係,並延續一生,由於依附行為是為了維持情感聯結,任何危及這種結合的情境都會產生特定反應,失落的潛在危機愈大反應也就愈強烈變化也就愈多,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最具力量的依附行為,如黏人、哭泣、生氣…..等,都會紛紛出籠,如果這些行為成功聯結關係恢復這種種強迫行為就會停止,壓力和沮喪亦較減輕(Bowlby,1977,p.42) ,反之若危險仍持續存在,就會產生退縮、冷漠、絕望….等情緒。
2.哀悼的四項任務
(1).接受失落的事實:悲傷的第一個任務便是完全面對事實,承認這個人不會再回來,接受事實就是相信與失去的對象重聚是不可能的事,至少此生不再可能了,接受失落的事實是需要時間的,因為他不僅是一種知性的接受也是一種情感的接受,生者可能在知性上了解失落的終結性,卻要很久才能在情感上完全接受這個事實。
(2).經驗悲傷的痛苦:許多人在失落後所經驗到生理情緒行為上的痛苦,承認和解決這種痛苦是必須的,否則痛苦會藉著病症或其他偏差行為的形式來呈現自己,Parkes陳述如果為了完成悲傷工作,生者必須經歷悲傷的痛苦,那麼任何允許生者逃避或壓抑痛苦的事都反會延長痛苦(Parkes,1972,p173) ,協助人們克服第二項任務的困難,以免一生都背負著這種痛苦如果無法完成,以後可能會需要再治療,到那時候去重新經驗所曾逃避的痛苦會更困難。
(3).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適應新環境對不同的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得視生者與逝者所曾扮演過的角色而定,生者往往是在失落發生後才會清楚了解逝者所曾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另外死亡本身亦迫使他們去面對調整自我概念的挑戰,第三個需調適的領域是個人的世界觀,經過死亡而產生的失落,可能使一個人的基本生存價值和哲學信念被挑戰,而這些信念往往受到家庭、同儕、教育、宗教和生活經驗的影響,生者會有失去人生方向的感覺是很尋常的,他們在失落和伴隨而來的生活變遷中尋求意義,為的是了解其中奧秘且重新掌握自己的生命。
(4).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他關係上:生者不再將希望與回憶依附在逝者身上,唯有在日常生活中,當哀悼者不再強烈需要恢復逝者的形象,哀悼才會結束,因此這裡主要任務不是促使生者放棄與逝者關係,而是協助他們在情感生命中為逝者找到一個適宜的地方,使他們能在世上繼續有效地生活。
(三)、無論使用何種悲傷輔導哲學,為使輔導達成效果都必須遵循某些原則與程序,如下列幾點可提供輔導員有效協助個案克服強烈的悲傷情境,並使悲傷得到解決的原則。
1.協助生者體認失落:輔導員要做個有耐心的傾聽者,並鼓勵當事者談論失落,如失落在哪裡發生的?如何發生的?是誰告訴你的?聽見這個消息時,人在哪裡?葬禮怎麼舉行的?大家怎麼談論這件事….等,要幫助當事者說出有關過去及現在對死者的記憶,以漸漸了解失落和因之而來的衝突。
2.幫助生者界定並表達感情:在悲傷經驗中會有的大部份感受都是令人不安的,因此這些感覺往往無法被人認知,或無法了解這些感受的強烈程度,但為了有效解決問題,就要去體會這些感受。
3.幫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中活下去:包括幫助當事者適應失落,獨立做決定,並加強沒有逝者一起生活的能力,輔導員可運用問題解決方式,達到此一目的,也就是了解生者所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及如何解決。
4.將情感從事者身上轉移:藉著促進情感的轉移,輔導員可協助生者為死去的所愛尋找生命中一個新的處所,一個允許生者發展新關係並且繼續生活下去的地方,追憶逝者可以逐漸剝除和逝者聯結的情緒動力。
5.允許時間去悲傷:悲傷需要時間克服,而不論輔導員接觸頻率如何,必須瞭解自己的介入角色在這段時間的必要性。
6.闡明正常的悲傷行為:許多人在失落之後會有種快發瘋的感覺,這是因為失落引起的混亂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經驗,若輔導員對所謂正常的悲傷行為已有清楚認識,便能向生者再保證這些新經驗其實是正常的。
7.允許個別差異:悲傷行為反應相當廣泛,正如每人對死亡的態度不同,每個人有一個有其獨特的悲傷行為,有時旁人難以瞭解這點,往往會對別人與眾不同的悲傷行為產生不舒服感,當事人也會有不自在的感覺。
8.提供持續的支持:有幫助的悲傷輔導應提供持續的支持,不像悲傷治療比較集中在某一特定時期,輔導員能在失落發生後一年內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都提供生者和家人協助。
9.檢查防衛及調適型態:幫助當事人去檢查因失落,而更加強化的特定防衛和適應模式,若輔導員和當事者已建立信任關係,當事人會願意討論自己的行為,這種檢查就不難做到,輔導員可以指出這些適應模式並幫助當事者評估其有效性,然後可以共同討論其他更有效的調適途徑,進而減低壓力並解決問題。
10.界定病態行為並轉介:對有些人而言悲傷輔導是不足的,失落本身或處理
失落的方式有時會產生更多難題,需要更專精的處遇,因此需加以轉介。
(四)、輔導有效技巧包括喚引的詞彙、使用象徵、寫信、繪畫、角色扮演、認知重建、回憶錄、引導想像…等。
(五)、參考書目
J.William Worden著,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民84年),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
*團體輔導方案:
主題名稱 |
走出悲傷幽谷 |
適用年級 |
國中二年級 |
適用人數 |
30人 |
教材來源 |
1.Beth Haasl & Jean Marnocha著; 陳芳玲譯,(民89),悲慟兒童支持性團體方案-活動手冊 ,臺北心理出版社。 2. J.William Worden著,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民84年),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
編制日期 |
93/1/9 |
單元時間 |
270分 |
學生分析 |
鄰近彰化市的彰化縣立某國中,二年x班,班上同學因生活背景類似,而且皆來自附近村子,彼此或多或少有親戚關係,或者學生父母親都互相熟稔,因此班上同學感情融洽,所以當00同學因意外事故去逝,班上學生沉浸在失去同學及好友的悲傷氣氛中,對學生的學習及活動都產生明顯的影響。 |
單元一:貼近死神的召喚-面對死亡的感覺
單元目標:1. 分享你個人面對同學死亡的感覺。 2. 分享聽到關於他們面對同學死亡的感覺或想法。 |
|||
具體目標 |
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1-1能畫出生與死的圖像。
1-2能說出生與死代表的象徵物。
1-3能寫及說出自己對於生與死的感覺。 1-4傾聽同學對於生與死的感覺。 |
一、準備活動 1. 老師自我介紹,並爲課程引言及介紹: 在這次活動中你將會對即將發生在這個團體中的事情有所了解,我們將分享你個人面對同學死的亡感覺,並從其他人的分享聽到關於他們面對同學死亡的感覺或想法。 2. 老師安排以排為一組之單位,全班分成約6組,解說課程以分組方式進行。 3. 與全班一同訂定默契或規範。 4.暖身活動(生與死的圖像) a每人一張圖畫紙,利用蠟筆或彩色筆在圖畫紙上的一邊畫上象徵生命的圖像,在紙的另一邊畫上死亡的圖像。 b跟你的小組分享你的圖像。 c跟全班分享你(自願分享者)的圖畫。
二、發展活動 1.死亡經驗討論,以填寫未完成句子來幫助自己整理自己面對死亡的感覺與想法,未完成句子如附件一所示。 2.與小組分享自己的未完成句子。 3.與全班分享自己的未完成句子。
三、綜合活動 統整大家對關於獲知自己的同學去世的感覺和想法,並說明有這些感覺和想法都是可以被大家所接納和普遍擁有的。 |
5”
5” 5” 5”
10”
5” 5”
5” |
關於團體所發生的一切都採取保密。
圖畫紙,彩色筆,蠟筆 輕音樂CD CD錄放音機
學習單如附件一
將同學發表的意見寫在黑板上於綜合活動時討論 |
附件一
完成下列句子:
1.通知我班上同學00去世的人是
2.我是在這裡知道我所認識的同學00去世的消息
3.我的同學00是這樣去世的
4.當其他人知道我同學00的死訊時他們的反應是
5.當我得知我同學00的死訊時我做了
6.在我發現我同學00死亡後我的感覺是
單元二:悲傷茱莉葉-認識自己悲傷的感受和影響
單元目標 :1. 討論當你悲傷時你可能會出現的感受。 2. 這些悲傷感受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
|||
具體目標 |
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2-1能說出及寫出自己悲傷的感受。 2-2傾聽同學的感受。
3-3認識關於感受的要項。
2-4發現自己在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感受。 2-5發現自己在不同場所會有不同的感受。 2-6明白感受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的變化。 |
一、準備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將要討論當你悲傷時,你可能會出現的感受,以及這些感受如何影響你的生活。 1. 暖身活動(情緒列舉): a. 將你感到悲傷時,會產生得感受寫在紙上,並和同學分享為何有這些感受,小組統整後,在黑板上寫下小組的感受。 b. 將你的和大家在黑板上寫的感受內容抄在紙上。 c. 為了幫助你做出列舉感受,記得以下有關於感受的要項。 ☆感受無所謂好與壞。 ☆每個人在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感受。 ☆試著去和別人談談你的感受即便那可能很難。 ☆有時候悲傷使我們感到困惑及挫折。 ☆悲傷影響我們對自己的感受。
d.老師將黑板上的感受加以歸類,並加以說明每人的感受都有其獨特性,試著去瞭解同學彼此現在的感受,是對一同處理悲傷情緒是很有助益的。
二、發展活動 彩繪紙盤 1. 在紙盤的一邊畫出你此刻的感受,並在另外一邊畫出你悲傷時的感受。 2. 在紙盤的一邊畫上你在家的感受,另一邊則畫出在學校時的感受。 3. 先在小組分享你的畫和感受,最後在回到班上做分享。
三、綜合活動 每人對死亡的態度不同,每一個人有其獨特的悲傷行為或感受,而且隨著時空的轉換,情境的不同,感受也會有所不同,有時旁人難以瞭解這點,往往會對別人與眾不同的悲傷行為或感受產生不舒服感,當事人也會有不自在的感覺,討論自己的悲傷感受有時很難,但是明白自己的悲傷感受並與人分享,對我們處理悲傷的情緒是有所幫助的。 |
5”
8”
2”
5” 5”
15”
5” |
空白紙
感受要項海報一張
紙盤 彩色筆 蠟筆
輕音樂CD CD錄放音機 |
單元三:流淚手心-表達悲傷
單元目標:1. 觀察同學悲傷的時候的感受和表達的方式。 2. 與人分享悲傷的時候你有那些特別的感受和表達的方式。 |
|||
具體目標 |
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3-1觀察並描繪出同學悲傷的感受和方式。
3-2可分辨出自己悲傷的感受。 3-3可以說出自己悲傷的感受。 3-4可利用書信來表達自己的悲傷。 |
一準備活動 當你覺得悲傷的時候,你有那些特別的感受和表達的方式呢?是躲在房間裡暗暗哭泣或是大哭大叫,還是靜靜地沉默不語….等,藉著今天的活動,我們可以來看看自己在面對悲傷時,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悲傷。 1. 暖身活動:我知道你的悲傷 a. 將你班上和你較熟悉的同學(1-3位)表達悲傷的樣子畫下來。 b. 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你的發現和你看到同學悲傷時的感受是什麼。
二、發展活動 我想告訴你我的悲傷 1. 分享你的悲傷,當你知道同學00過世時你產生了那些感受呢?是憂傷、生氣、恐懼、罪惡或是….. 2. 試著寫一封信給你最要好的朋友,告訴他(她)你的悲傷。 3. 分享自己的悲傷信(自願者2-3位老師可先示範再鼓勵同學說)。 三、綜合活動 1.在這一節課裡,我們嘗試著去發現認識別人及自己的悲傷,不知道會不會有明明同學是悲傷的你卻無從察覺,其實很多的時候情緒的表達,在藉由與人溝通傾訴的過程中,會因為別人的回應而被撫平,適當的與人分擔你的傷痛,可以幫你走出一再悲傷的情形 。 2.在下一節課帶一個(紀念品) ,你認為對你跟00都具有特別意義的東西,這可以是一幅畫、一張照片、一個遺物、禮物、食物或是一個特別的回憶….等。 |
3”
5”
7”
5” 10” 10”
5” |
圖畫紙彩色筆蠟筆
信紙
在畫與寫的過程播放輕音樂 CD CD錄放音機 |
單元四:玻璃瓶中的秘密-回憶密碼
單元目標:1. 透過回憶和與人分享記憶來處理自己悲傷的情緒。 |
|||
具體目標 |
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4-1可說出自己對逝者的記憶。 4-2傾聽同學的回憶分享。
4-3可寫出自己對逝者的回憶。
4-4可說出並辨識回憶時的感受。 |
一準備活動 當我們透過回憶和與人分享記憶,也是處理悲傷的良好管道,在這一活動中我們將分享我們的特別記憶。 暖身活動(分享回憶) 上週我們要各位同學帶一份你與00同學有關的紀念品來,或是一份你對他的一份特別記憶,現在請各位先向小組分享你所帶來的紀念品或者是記憶,並描述這個紀念品或者記憶對你如此重要的原因。 徵求三位自願者與全班分享他的紀念品與特別的記憶。
二、發展活動(回憶日記) 1.現在大家對00的某些記憶已經漸漸被喚起,現在我們在來試著想看看對00還有哪些事情是你所能記起的呢?我們將透過完成與00同學有關的句子,來寫下你對他的一份回憶的日記。 2.與小組分享你的回憶日記,並回到課堂上說出在你完成這些句子時,你想到了些什麼,有什麼樣的影像閃過你的眼簾,有哪些感受浮現呢?
三、綜合活動 透過這個活動,可以協助我們去追憶逝者,最後能去哀悼逝者更真實的形貌,將失落再一次整合進我們生命之中。 下一週活動中將會邀請一位在殯儀館工作的人員來到班上,老師希望各位同學能想想一些你對於有關喪葬儀式的一些問題,並將這些問題記下來,在下週活動時提出來發問。 |
5” 5”
5”
10”
5” 10”
5”
|
歌劇貓的主題曲(回憶)CD CD錄放音機
(附件一)回憶日記 |
附件一 回憶日記
完成以下與你同學00有關的句子
1. 你是我的
2. 當你去世時,你的年紀是
3. 你最喜歡的歌是
4. 你最喜歡上的課是
5. 你最愛的活動是
6. 你喜歡去
7. 你最喜歡做的事情是
8. 你喜歡
9. 我記得你
單元五:最後的告別-喪禮的感受
單元目標:1.藉由對殯喪儀式的認識,明白透過這些儀式有助我們發洩自己悲傷的情緒,和對逝者的想念和祝福。 2.分享自己參加喪禮的感受。 |
|||
具體目標 |
活動流程 |
時間 |
備註 |
5-1說出自己對於喪禮的感受。
5-2認識喪禮儀式的意義。 |
一、準備活動 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將會有一位殯葬工作人員000,來與我們進行座談,另外我們也會在一開始來討論一下你曾參加過印象最深刻的一場喪禮。 暖身活動 1. 畫下你參加過印像最深刻的喪禮,將你所見所感受到的,你可以畫你看到的花、人或者那個房間的情景,人們的交談甚至可以加上文字和對話。 2. 與全班分享你所畫的畫。
二、發展活動 在這個階段我們邀請0先生來回答大家所想知道與喪葬儀式有關的問題,請同學可以將自己想問的問題提出來,0先生會為大家做一個詳盡的回答。 那先請0先生為各位同學就一些喪葬的儀式做個簡介,然後再回答同學的問題。
三、綜合活動 我想經過0先生的介紹和回答,同學對於喪禮為何會有那麼多的儀式和禁忌有了基本的認識,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對逝者的一種懷念和祝福,也希望藉由這些儀式讓自己的悲傷能適度發洩出來,將心情做個整理。 |
5”
10” 5”
20”
5”
|
圖畫紙 彩色筆 蠟筆 |
單元六:走出悲傷幽谷-因應悲傷的學習
單元目標:1.討論並分享自己處理悲傷的方法。 2.紀錄自己在這個活動所學習到有關悲傷的東西。 |
|||
具體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備註 |
6-1舉出四種以上處理悲傷的建設性方法。 6-2與同學分享自己處理悲傷的方法。
6-3檢視自己在活動中有關於悲傷的學習。 |
一、準備活動 在這一活動中,我們將要討論你所學到處理悲傷感受的方法。
二、發展活動 1.a.舉出我們在這些活動中以討論過處理悲傷的建設性方法,例如 (1)談論我們所愛的同學00。 (2)舉出並討論我們的感受。 (3)畫出死亡及悲傷的圖像。 (4)分享記憶….。 b.如果你想到其他處理悲傷的方法請寫下來。 c.與班上同學分享你處理悲傷的方法。 2.信件 寫下一封關於參加這些課程的信給你自己,你可以利用在下列引導句來完成這封信。 引導句 a.在這個活動中你最喜歡的是什麼。 b.關於悲傷你學到了什麼。 c.與小組成員分享這封信的內容。 d.老師邀請自願同學在班上分享信的內容。 三、綜合活動 經過五週活動相信大家對於悲傷情緒或者感受的處理,應該有了一番新的體驗和認識,等一下老師會將大家所寫的信收回來,過幾天之後會再親手交還給你,老師這麼做的用意是想告訴你,當你之後想找人談談關於悲傷的話題,你可以找老師談,最後希望同學能在學期的最後這一段時間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情,然後平安順利迎接新的日子的來臨。 |
5”
5”
5” 5” 15”
10”
5” |
空白信紙
在寫的過程播放輕音樂 CD ,CD錄音機。
播放(張惠妹:聽你聽我) 作為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