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繪本、小說、漫畫

 


活動名稱:繪本、小說、漫畫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諮系96級乙班 蔡佩如、魏任萱、鍾佳芬、賴慧燕、張嘉容、王振圍

*請按完整版

 

讀書治療(繪本、小說、漫畫)理論基礎統整

      一•讀書治療定義

教育字典(Dictionary of Education)中對於讀書治療的定義是:

使用書籍來協助讀者成長,使閱讀者與文學之間形成互動,以達到個人適應成長的目的,因此,所選用的讀物必須要能對內心或身體產生治療性的效果(辜琇晶,民87

      二•讀書治療特色

1.讀書治療是以閱讀材料為媒介,而材料的形式不拘

•印刷材料─引刷材料是指使用文字、紙張所構成的閱讀資料。

例如:新聞、廣告、小說、短篇故事、童話、寓言、神話、傳說、傳記、詩、散文、歌詞、小品文等。其中,從新聞和廣告的內容中,可看到現實世界的生活需求和問題。而小說及短篇故事中則可看到主角面對挑戰、解決問題的經歷。童話、神話、傳說可延伸個人的想像,在想像世界中滿足個人的需求。利用詩和歌詞可以討論思想和抒發感情。小品文、散文和寓言則可以溝通不同的意見,澄清個人的觀點。

•非印刷材料是指使用影像、聲音所構成的閱讀資料。

例如:錄音帶、錄影帶、電視節目、光碟、廣告、影碟等。這些非印刷材料所儲存的內容,無非是音樂、演講內容、故事、影片、戲劇等,與印刷材料的內容可能相似,只是在表現方式上增加了聲音和影像,使材料更生動、更容易被接受。

 

2.讀書治療可以產生治療性與教育性的功效。

3.讀書治療是讀者和閱讀材料之間產生互動的歷程;有些學者

強調讀書材料必須包含引導性的討論,但也有學者認為讀書治療主要是透過閱讀文本和讀者之間的互動作用產生效果,有無互動並不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三•讀書治療的目的和功能

讀書治療主要是透過讀者對於書中角色的認同,從而瞭解自己,並進一步改變個人的行為及態度,因此,讀書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滿足讀者的內在需求,提供讀者解決問題的策略,也就是說,透由讀物中正向內容的傳遞,讀者能夠覺察自己的內心狀態,同時努力的朝改變的方向前進。   

有關讀書治療的主要目的大致上可分成三類(王雅君,民87):

(一)從個人心理層面來看

1.告知當事人其並非第一個遭遇此問題者。藉由得知他人與其有類似問題時,當事人可能因為不再覺得自己是孤獨與寂寞的,而產生更多的勇氣來面對問題,因此願意進行治療或談論有關他自己的一些特殊問題。

2.幫助當事人透由閱讀的材料內容瞭解人們在特殊情境中的基本動機,並且理解人類經驗中的一些價值問題,使其強化自我價值、自我瞭解等特質。

3.透過心靈感受及想像力的刺激,增進當事人情感的認知與瞭解,改善其反應能力。

4.能提供當事人未曾有過或希望獲得的經驗及情境,幫助當事人達成情緒和理智的洞察,並且提供其認同、補償和宣洩經驗的機會。

(二)從社會互動層面來看

1.透過討論的歷程,降低當事人的孤獨感,增進其人際

關係,同時察覺他人的情感。

2.經由團體互動的歷程,幫助當事人與他人溝通及分

享,以達到社會化的適應能力。

3.透過閱讀材料的人物表現型態,提供當事人進行本身

內外在世界的統合,以增強符合文化的行為組型。

4.藉由閱讀及討論,增進當事人對真實生活的反思,以

5強化其社會化心理及情緒等功能。

(三)從問題解決層面來看

1.幫助當事人以較多元化的觀點來面對對自己的問題,助長其洞察事物的能力,同時也可藉由問題的討論及溝通,使當事人獲得許多新的想法、態度及新的方向。

2.提供當事人解決問題所需的相關訊息,使當事人瞭解可採用許多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3.透過讀書治療,當事人可以分享書中人物或是其他成員對於相同問題的認知及解決的策略。歸納來說,讀書治療的目的在幫助人們真實的面對問題、因應社會情緒及心理的問題、學習如何分析人的態度和行為、瞭解他人的想

法、以及增進人與人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同時提供問題的解決之道,並順利完成其社會化的歷程。

讀書治療的功能

1.  發展自我概念

2.  充分地了解人類行為與動機

3.  對個人做正確的自我覺察、自我評價

4.  有機會注意自身以外的事務和觀念

5.  釋放情緒壓力,減輕孤獨感

6.  協助人們更自由的討論問題

7.  勇敢的面對問題,計畫及執行有建設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8.  促進人際關係的覺察和良好的互動,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9.  了解個人的態度及行為模式,發展自我和社會

       四•選擇媒介材料的原則

1•配合當事人的認知能力:
如果是學齡前兒童,因為文字的認知有限,注意力集中不久,所以題材內容不宜過於複雜,儘量生動有趣。若是學齡兒童,則內容可以增加難度,具思考性題材。

2.文學主題符合當事人的需求:

文學主題的範圍太過廣泛,包含愛情、親情、人際、成長、戰爭…等,需依當事人的需求去做挑選,如果有人際困擾的兒童,選擇戰爭題材就不適合。

3.能吸引當事人的興趣:
在內容的編撰上,要使用有趣會的辭彙,能吸引當事人看下去。在圖文比例上,按年齡由小到大逐漸增加文字,並減少圖畫。

4.具有啟發心智,解決心理困擾的作用:
在選擇媒介材料不能只是充分反映社會現象,還要能引導當事人繼續探索,發現嶄新的觀念,或者隨著材料的情節,再經歷一段艱困的過程,激勵當事人的意志並發洩情緒。

5•考慮特殊對象的需求:

療養院課程─處理瀕臨死亡的個體,對於其需求和可能性要十分敏感,材料主要直接應付關於死亡的課題和情感。

囚犯─犯罪和低成就有關,所以要使用較易懂的材料。同時諮商師要嘗試使用反映在其世界裡能發現的項目,擴展對他人及權威的相互尊重,助其發現適當表達怒氣及挫折的方法

A.         閱讀能力較差者─閱讀能力較差的人,可能在過程中覺得費勁、挫敗、恥辱、沒有動機而產生情緒性反應。例如閱讀能力差的成人,可能會抗拒看「小孩看的書」,諮商員可用口語呈現,或者將內容加以改編等方式處理。

B.         老年人─老年人的題材很多,但太過消極的故事則不適合。

C.         精神病人─需考慮其心理疾病的類型及程度。

D.         視障─必須要考慮只能聽不能看時,其概念和內容的理解可能會產生困難,或許也可考慮用其他感官,而不使用是覺得比喻。

E.          聽障─諮商師需通曉聽障的溝通方法,唇語及手語。還要確定所有成員都能很容易看懂其他成員的手語與唇語。

F.          藥物癮或酗酒的團體─可分為短期跟長期課程,短期通常就是針對藥癮跟酗酒,而長期則可以增加其他領域,例如愛與需求…等。

     五•讀書治療心理歷程

王萬清(1999)則總合上述觀點,提出六個階段十五項反應的讀書治療歷程:

()投入
   
當事人專注於故事內容,並選擇知覺故事的主角和事件。

()認同
   
當事人對故事的主角、事件和背景產生認知,並依個人的背景知識、經驗進行理解,形成喜愛的感受。

()投射
   
當事人試圖以主觀的經驗解釋主角的行為和遭遇,並積極的投入情感和智慧,參與解決問題或困境的行動。

()淨化
   
當事人對故事中的主角產生移情,暫時忘記自己的身分,進入主角的世界。用主角的眼睛、耳朵和思想去感受情緒的發展及故事中的人際關係之後,再回到現實世界,省察剛才的反應及其影響。

()領悟
   
當事人將自己和故事中的主角相互比較,對自己的觀念、行為產生調適的作用,並重新建構新的觀念。

()應用
   
當事人形成新觀念之後,採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擬新的行為模式,或在腦海中塑造心象,預演新的情境和行為反應。最後,在真實情境中採取行動,使領悟的觀念能夠付諸實踐。

 

      六•讀書治療的實施方式

主要一其諮商員與當事人的關係來區分,可分為閱讀式讀書治療和互動式讀書治療。

()閱讀式讀書治療

1.          基於當事人閱讀文學作品的動機及接受讀書治療的心理準備狀況良好。

2.          由精神科醫生、諮商員等,推薦或提供有利於當事人的書籍給當事人閱讀,透過當事人與書籍的互動,產生認同、淨化、領悟的作用,達到行為的自我調節。

3.          諮商員在治療過程中與當事人的互動,對治療效果沒有直接的影響。

()互動式讀書治療

1.          基於諮商員利用催化技術,促進當事人的成長與改變。

2.          諮商員以讀書治療為媒介,與當事人進行任之、情感、問題解決方法的討論,促進當事人的人格特質與行為上的改變。

3.          Pardeck(1994)將互動式讀書治療又在細分為─

A.         最小接觸─採用信件、電話或會面,但是次數不多。

B.         治療者管理─採用個人或團體的型態,有規律的和諮商員會面。

C.         治療者指導─除了每週會面外,在會面時間還會進行自我監控、家庭作業或其他延伸活動。

     七•讀書治療所處理的問題

(一)一般正常人格發展中的問題:如個性、道德、價值尺度、自我觀念、能力競爭、失敗、自卑、自我意像等。

(二)家庭問題:如父母死亡、離婚等因素所構成的單親家庭問題。

(三)社交問題:如同伴關係、社會角色等。

 

。。。。。完整版內另有 繪本、小說、漫畫運用可能產生的功能在輔導活動上的應用 詳細介紹。。。。。

*請按完整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