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法-詩、故事、日劇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諮系96級乙班 吳孟嬙、王婉珣、王玟惠、池岱紜、許竣揚、蔡志勇
*請按完整版
詩集在輔導、教學上的應用
詩篇似乎很少常被當成課堂教材來使用,但實際上它具有情感、想像、一種間接的策略、比喻、象徵和語言等特色,因此詩集在教學上、輔導上也可以是具有特色的教材,以下先就詩本身的一些特色進行說明:
(一)情感與詩
由於每一個人都有感情,外界的山川草木、花開花謝、晴雨的變化,在在都能牽引人們的喜怒哀樂。像在陽光普照的日子,一般人的心情都比較活潑爽朗;老是陰天,心情會鬱悶;但是下雨天,個人的感受又不一樣。有人因平日生活過分忙碌,偶逢雨天,也許可以推掉些瑣事俗務,享受一個清靜的雨天,是十分愜意的事情;但是如果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人,風雨交加的日子是十分悽苦的。不過,一篇詩集寫的,不必統統都是自身的遭遇,也可以把一分同情心推廣出去,到達和草木通情愫、和花鳥共哀樂的境地。
至於要怎麼處理詩中的情感呢?其實凡是誇張、浮泛、做作的情感都不適合在詩中呈現。因此,每當內心有所感動,感情激蕩起來的時候,可以不用急著告訴別人,也不用匆匆忙忙就寫成詩。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往往是十分粗雜不單純的,要像過濾一杯有雜質的水,使之澄清。再以想像提升,使它成為一種「昇華的情感」、「審美的情操」--如此才能發現詩中蘊含的情感。因此學習對詩的欣賞,可以培養對情感的敏銳度,也可以了解作詩的人感情世界。此外透過實際創作詩集,也可以培養情感豐富性和如何對外表達內心的想法。
(二)詩和想像
想像是什麼?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它可以突破時空與現實的有形限制,領我們向無限的精神是借飛昇。人之所以可貴,生活之所以有趣,世界之所以這等美妙,都是由於上天賦予我們這份超乎「情」和「理」之上的更高的「心智能力」的緣故。生活中的情感如果能夠與想像結合,轉化成另一種較有價值的情感,就是詩;因此,在我們周圍各種的事物現象,都可以用來作為寫詩的材料,但是仍然必須首先通過想像力的陶鑄作用後,才能成為詩的內容。
(三)詩是一種間接的策略
說「詩是一種間接的策略」,是就失的表現重點和方法來立論的。因為詩不止於內心的感動,也是一種表現。內容和表現是詩的一體兩面,是詩的兩大部分,缺一不可,由此可知「表現」的重要性。詩的特色是不直言其事,因為詩集很少平鋪直述敘說想法,詩多用間接的方法來表現。詩貴含蓄,不把話說盡,因為說盡了,就沒有意思了。因此,詩的語言是十分精練濃縮的,要能以最少的語言含容最多的意義,使一首詩能「言有盡而意無窮」,常留「有餘不盡之思」,使別人讀了你的詩之後,能又無限的餘味和餘趣在。至於「詩的間接表現策略」就是運用比喻、擬人化、象徵、暗示、意象演示等方法和技巧來把內心的感受表現出來,不是開門見山式的陳述和直白。
(四)比喻
比喻就是我們身邊已知的、類似的東西來說明原來我們正欲歌詠的事物。如此才能把那事物的本質,清楚明白地在我們眼前勾畫出來。這也是詩的魔力所在。譬如當我們說「花樣的年華」時,我們便是用大家所熟悉的花朵來歌詠青春時光的美好。我們都知道青春時光無限美好,卻很難用幾句話把那美好明白而具體地呈現出來。現在我們用花作比喻,腦海中立刻就想到花朵的美麗、芬芳,以及蓬勃的生命力,了解到那是生命中最美好也是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時光。
(五)象徵
詩脫離不了象徵的本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這句話裡便有濃厚的象徵意味。山是人者的象徵,這種哲學理念本屬於人類的精神世界,是抽象的東西,必須用具象的事物把這思想內容表現出來。可見所謂象徵的意義,是為探索一件事象深長意味的內在,而不是只表現那毫無意味的外觀。
(六)語言
語言是詩的表現媒材,無論怎樣高妙的詩想、美好的詩情,都必須藉語言把它表現出來。詩,由於型式簡潔,對於語言的運用格外講究;換句話說,那就是語言在詩中扮演了比在一般散文中更為重要的角色。詩所表現的多為直覺感受,是想像的語言。
創作詩集,除了必須常常「磨刀」以磨練其寫作技巧外,更需要具備敏銳的感覺、高潔的情懷、豐富的想像力以及隨年齡漸增而獲得的生活經驗—這些都是孕育詩的內容所必須具有的條件。一個人感覺敏銳,才能感物生情,引起「動機」;一個人有高潔的情懷,他寫作的動機才會純正,感情才不會狹隘而自私;一個人想像力豐富,他的詩才不致過分落實,才能具有更多的美和吸引人的光輝;一個人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他寫作的題材就更寬廣,他表達的內容更能與生活血肉相連,更真實。
因此,教師可以透過呈現切合議題的詩選,提供學生思考其中的涵義,或者是類似的心情共鳴,以團體方式進行討論甚至是心得學習單的填寫,達到教學上的需要。甚至教師可以教導學生自己創作的詩篇,因為詩集具有象徵的特色,亦是種間接呈現想法的策略,教師可以透過學生的創作了解學生的思考、生活態度,可達到更有效的協助或是再教育。更積極的教育理想是培養學生的活觀察敏銳度、提供心情抒發管道、甚至是文化涵養氣質。
參考文獻:
蓉子(1990):青少年詩國之旅。業強出版社。
。。。。。完整版內另有 詩蒐集總檢索表、詩蒐集詳案、詩應用實例 等詳細介紹。。。。。
*請按完整版
在輔導活動中的應用,寓言故事是什麼?
其實寓言故事也是流傳民間的古老故事,通常故事內容很短,而且短得有趣、短得耐人尋味,你可能花二三分鐘的時間就看完一篇寓言故事,不過故事中的涵意或許需要花上比二三分鐘更長的時間來思考。到底要思考什麼啊?說來也簡單,只是思考生活中經歷的每一件事,錯在那裡?對在那裡?思考過後,可就得身體力行,改正錯誤的行為,這才是思考的價值。
童話故事伴隨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從小到大聽過不少童話故事,但也許大家都沒注意到故事背後的含意。複雜的故事有簡單的說法,深奧的智慧也可化成簡單的辭彙,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一樣都具有此種特質,簡單的故事中,卻是寓意深遠。
在輔導應用上,教師可透過帶領學生閱讀故事,一同分享、討論故事中的含意,並進而思考自己的反應。不同故事有不同的寓意,教師可針對學生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故事以貼近學生的生活和需求,藉由討論、經驗分享,或是角色扮演,請同學演出故事中的情節、故事中人物的對話等等,體驗當下的感受,更能明白故事的寓意。或者可以請學生重新思考故事內容,改寫故事,透過同學之間的意見分享與創意思考,欣賞與觀看其他不同組別同學的內容或演出,可以讓學生從中學習新的問題解決方法與因應之道,並可獲得實踐的動機和力量。
參考資料
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
http://www.sm21.net/jing/yisuoyuyan/001.htm
http://www.epochtimes.com/b5/cf499_1.htm
。。。。。完整版內另有 故事蒐集總檢索表、故事蒐集的詳案與應用 等詳細介紹。。。。。
*請按完整版
淺談日劇∼在輔導教學上的應用
台灣從90年代中後期不斷的引進日本的偶像連續劇,也造成了一陣流行的熱潮。而所謂的日本偶像劇指的就是由日本的偶像明星們所擔綱演出的戲劇,邀請這些偶像明星演出的目的便是要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或是更多的族群來注意與喜愛日劇。
日劇的種類及主題相當的多,包含了從家庭親情、友情、愛情的著墨,到關懷社會、建立自我價值觀、勸人勵志向上……等等,主題可說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而且日劇的內容相當精簡,十集左右的日劇便可以對各項議題做深入的探討,不但貼近年輕人喜歡偶像的心理以及流行的時尚感,再加上日劇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檔期,資訊更新十分的快速,議題的探討通常可以跟上社會腳步的變遷。
所以教師更可以參考日劇學院賞選擇優質日劇作為教學上之使用,一方面可以作為引起課堂學習動機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可以藉由日劇貼近生活的題材,來讓學生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做連結,以達成輔導的效能。相信在觀賞日劇的過程中,不只是休閒娛樂這項目的而已,更可以增廣自我的視角與對他人的理解。
日劇種類相當豐富,作為媒材而言內容主題也相當多元化,本組依照主要劇情
內容大致分為十類(A家庭、B 兩性關係、C人際關係、D生命教育),主要參
考資料來源為日本偶像劇場(http://over-time.idv.tw/),若是有中文官方網站則附於簡表最後,可供自行上網瀏覽。
。。。。。完整版內另有 日劇蒐集總檢索表、日劇蒐集劇情介紹表、日劇應用在課堂上實例 等詳細介紹。。。。。
*請按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