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

  •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

 

 

分享活動在團體輔導中的重要性(下載DOC檔)

壹、前言

       「分享」是一種經驗的交流,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分享,因為人會

透過語言、文字、肢體動作與別人互動,在這互動過程中就會產生有一種

重要的要元素---「情感」,透過這個重要元素,分享讓人有一種喜悅、成

長與減輕負擔的感覺,透過分享,人與人的距離更接近了,人與人的心靈

彼此更了解了。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樂於與他人分享我的心情、資訊、

經驗或有形的物品,當然我更喜歡他人與我分享他的一切,這是一種我與

他人同在的感覺,透過分享,我知道我存在的價值。

貳、分享的定義

       在心理學名詞辭典裡將「分享」視為利社會行為的一種型式。利社會行為

或亦被稱為利他行為,常被定義為自願行使有利於他人而不求回報亦不受外利

脅迫的行為,包括同理心、友善、安慰他人、幫助他人、仁慈、合作、輪流。

所以分享是利社會行為中的一種。分享可以是一種知識經驗的傳遞,更可以是

一種心靈情感的交流(林巧芳,民91)

參、分享活動的定義

      分享活動是以特定的形式呈現,經過事先設計與安排,有所計畫的將分享

透過活動方式進行。有特定分享的對象、有特定分享的主題、有時間限制等,

分享的對象少至兩人、三人,多至上百人,我個人認為在團體輔導活動中的分

享人數最好不要超過八人,因為在團體活動中的分享主要希望每一位分組成員

都有講話的機會,而且彼此可以互相反應回饋,以增進彼此的情感交流,一旦

人數過多,可能淪為某人自己的心得分享,成員之間的交流就會有限,這樣的

效果可能就會大打折扣了。在團體輔導中的分享主題往往是緊扣著整個團體輔

導的主題進行,而分享的時間則會依不同的主題、人數、分享在此主題下的重

要性與整個團體輔導的時間而定。

         Housego Burns提出,在團體活動中,除了分享以外,學生們可以有機

會察看內心世界、變成習慣去思考;可以在情緒的、心理的、精神的、認知的

或是社會的觀點,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疑問。換句話說,分享一方面可以促進

學生間的社群感,創造每一個人都「同在一起的」感覺,藉此分享與表達不同

的意見和感受;一方面也可以發展口說語言的機會(引自林巧芳,民91)。

肆、分享活動的目的與注意事項

      主要目的是要增進成員的認同感與信任感,成員間透過分享活動可以了解

彼此的心裡想些什麼,大家的情形如何?可能有部分成員的心事與我們是相同

或相似的,這樣可以增進彼此間的認同感,此種感覺就如同Yalom所說的「普

同感」,Yalom認為在一個團體中,尤其是初期,成員對自己的問題可能感到

焦慮、無助,直到他們聽到其他成員自我分享與坦露問題後,成員們會有對這

個世界更有共鳴感,這是一種與別人同在的感覺,因此他會對自己的問題比較

釋懷。同樣的道理,我們希望透過團體輔導中的分享活動讓同學彼此有更深一

層的認識,增進團體凝聚力,也增進彼此的認同感(方紫薇、馬宗潔,民

90)。

        在分享時間的氣氛上是必須安全的,這樣一來大家比較願意把自己的心裡

話跟成員分享,如此可以增加大家的信任感。而在使用時機上也要特別注意,

避免在一開始大家都很陌生的時候就冒然使用,必須讓成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

大團體活動中已有些基本認識後再分組進行分享,最好的分組可以請學生自己

分組,讓他們自己找比較相似特質的一群人為一組,這樣的分享會比較深入,

也比較會有收穫。同時可能必須讓成員有一個認識,那就是保密的觀念,也許

分享的內容並不是很嚴肅或個人內心深處的秘密,但是為了讓成員能感到安

心,能在安全氣氛下進行分享,我們要讓大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非必要時不

要將成員間涉及私人隱密事件公開,或讓別人知道。我想這樣的真誠分享才有

效果與意義。

伍、分享活動的理論基礎

一、       社會認知理論

          在分享活動與彼此回饋過程中,我們可以得知別人如何看待我們?及我

們是如何看待他人?在個體成長過程中,自我概念會隨著年齡認知能力及社會

經驗的增長而逐漸改變,由懵懂無知到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再到自我概念的

形成。

    (一)定義

                社會認知的能力是指一個人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來處理或面對其社會

       環境中事物的能力。因此社會認知發展的任務就是要個體在發展過程中去

       了解自己,進而了解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心理狀態與人格特質。而個體在

       與社會互動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個體的社

       會行為,進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因此社會認知的發展應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個體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認知狀態;二是個體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對

       別人的認知來與他人互動(蘇利文等,民81)。

   (二)利社會行為理論

               近年來許多研究都發現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的發展往往和

       個體本身能否站在別人的立場,替別人著想的能力有正相關。譬如說學生

       的合作行為(cooperation)、友善行為(friendliness)、慷慨行為

       (generosity)和利他主義(altruism)的表現都和個體能否站在別人的立場

       替人著想的能力有顯著的相關,一般來說,如果個體越能體認對方所處的

       情境,感覺出他人在這情境中的窘狀,看到對方所有的苦處之後,越能表

       現出安慰、幫助、分享等行為(蘇利文等,民81)。

   (三)角色取替能力發展理論

               角色取替能力,簡單的說是指個體將自己放在別人的立場,以別人的

      角度來看事情的能力。目前研究角色取替的內容看來角色取替能力可分成

      三類,一是指認知性或概念性的角色取替能力(cognitive or conceptua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通常是指個體去考量他人的思想意圖的能力。二

      是指知覺性或是空間性的角色取替能力(perceptual or spatial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通常是指個人考量以他人的感官知覺來看事物的能力。三是指情

      感性的角色取代能力(affective perspective-taking ability),通常是指個體考量

      他人的感覺或情緒的能力,而這類的角色取替能力應包含兩種能力,一是

      指個體辨識他人情緒的能力,如生氣、快樂、傷心和害怕等情緒間的區

      別;二是指個體利用線索來推論他人情緒的能力。情感性的角色取替可分

      為辨識,推論和行動幾個歷程,而這個歷程和個體同理心(empathy)的發

      展之間有很大的關連(蘇利文等,民81)。

              由前面所述,社會認知發展論可知青少年階段已具備良好溝通分享的

      能力,並能開始辨識他人情緒的變化,亦能提供他人情緒支持,因此分享

      活動在青少年階段正是訓練與發揮的最佳時期。

二、      心理社會發展論

            依據Erikson的社會發展論,人生可分為八個發展階段,各發展階段都

      有其重要發展任務,而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的重要時期,這

      個時期亦是自我對自己的看法、角色任務認定與社會地位形成的重要時

      期。此階段可能產生的心理社會危機是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而其重要的

      社會環境為同儕團體,因此此階段的自我概念不只是自己對自己的了解,

      同時透過同儕間彼此的模仿學習、分享與回饋,青少年以此產生另一種的

      自我映象。

三、      人際關係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Maslow認為社會性是人類基本的需求,人類從與別人的

      關係及溝通中分享訊息、交流情感、消除歧見,並透過彼此間的回饋及協

      助而促進個體的自我了解與發展(引自黃惠惠,民85,頁2),因此我們希

      望在團體輔導中透過分享活動的進行協助學生去除防衛、提高自我覺察、

      學習恰當的自我表露及從建設性的接收回饋中,自我了解、自我悅納,進

      而建立積極正向的自我概念。

(一)人際溝通的意義

              人際溝通是指有意義的互動歷程。在此界定中含有三個重要概念:第

       一,人際溝通是一種歷程,它是在一段時間中,有目的地進行一系列行

       為。

              第二,人際溝通的重點在於它是有意義的歷程,意指溝通行為的內

      容、意圖及其被賦予的重要性。第三,「互動」是指雙方在溝通歷程中彼

      此對於溝通當時及溝通之後形成的意義均負有責任。

(二)自我表露

             有效的人際溝通需要某些程度上的自我表露,廣義來說自我表露為分享

     個人的相關背景資料、個人的思想與情感,而且程度由淺到深。自我表露是

     「社會滲透理論(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的核心概念。這個理論說明人

     愈互相了解彼此,他們的溝通愈是人際(interpersonal)導向,彼此了解的愈

     少,則他們的溝通愈是個人(impersonal)導向的。研究人際關係的主導學

     者G. R. Miller相信人們經由溝通,對別人的認識將從文化訊息層次(一般社

     交對話表露的資訊)發展到社會層次(和個人在團體中的角色有關的資訊)

     ,再到心理資訊層次(了解一個人的特性、感情、態度等)。因此溝通的功

     能是把人從不親密的層次推向較親密的層次(曾端真、曾玲怋,民85)。

(三)人際需求理論

            人際關係和溝通一樣滿足了人類的基本需求。人際需求理論主張一種關

    係是否開始、建立或維持,全賴雙方所符合的人際需求程度。心理學家

    William Schutz指出三種我們都需要的人際需求:愛、歸屬和控制。愛的需求

    反映出一個人表達和接受愛的慾望;歸屬的需求是希望存在於別人團體中的

    慾望;控制的需求是希望成功地影響周遭的人與事的慾望(曾端真、曾玲

    怋,民85)。

           在團體分享中,學生可以透過彼此由人際到親密層次溝通的經驗來滿足

   表達自己的機會、尋求歸屬感與發揮影響他人的力量,因此可見分享在人際

   溝理論中是很重要的部分。

陸、結論---國中生為什麼需要分享活動

         如前面所述,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的重要時期,此階段的

  青少年很在意重要他人對自己的看法,此看法亦為青少年形成自我概念的重

  要參考之一,而此階段學生的重要他人漸漸由父母轉移到同儕身上,因此同

  儕在青少年階段扮演一個很重的角色,透過有組織的分享活動可以拉近學生

  彼此間有形與無形的距離,讓同儕成為彼此支持與模仿學習的對象,因此分

  享活動在團體輔導課程中具有催化的功能,能讓輔導活動達到更深一層的目

  的。

柒、分享活動的範例

(一)活動名稱:學習經驗分享

(二)活動目的:

1.      增進同學獲得豐富的學習資訊。

2.      啟迪同學願意開放自己、接納他人的胸懷。

3.      節省自己苦學的時間與心力。

(二)活動說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經驗世界,能藉助團體學習的動力,共同採繪另

    一片更光彩耀眼的經驗世界,貢獻於個人週遭的團體、家庭、社會,必能達

    到學以致用,使讀書與生活打成一片,改善生活環境,做個情境主人的夢

    想,應是可計畫的學習歷程。本活動的重點在於「分享」的涵養,個人是否

    能開放自己與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個人能否接納他人的各個不同經驗,則是

    本活動學習目的達成的關鍵規準,同學能否做到「無私忘我」的境界,是學

    習的最高歷練。

(三)實施方式

1.      訂定主題分組討論之。每次活動可訂定一至五個小題,分四到五組研討

         之,並設定時間限制,約20-30分鐘研討。

2.      每組研討時,先推選主席、紀錄各一人,分掌任務,並選出綜合報告一

         人。

3.      綜合報告:

(1)   各組代表上台報告,同組同學補充之。紀錄可張貼海報說明。

(2)   同學給予回饋,教師輔導之,並協助解決疑難。

4.      印製同學自評量表,亦可評量其他組報告內容的優缺點,並根據此評量

         表,了解同學在本活動中的學習效果,以做為活動改善的參考,或同學

         本人應該改進之參考依據。

5.      本活動注重同學間彼此「互動」力的組合,教師如何鼓勵同學踴躍發

         言,訓練各組主席的領導催化能力,應是最截近的途徑。

6.      每位同學都有輪流擔任主席、紀錄的機會,本活動對於厚植說話能力、

         撰寫能力、精繪海報的訓練,都有很好的安排,善用本活動上課,學生

         獲益良多,健全人格之發展,效果奇佳。

捌、參考書目

林巧芳(民91)。追尋分享在教室中的意義,師友月刊982-83

段秀玲、蔡彩霞、鄷台英著(民84)。全方位班級輔導。台北市:天馬文化。

亞羅姆(民90)。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方紫薇、馬宗潔譯)。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博得伯、博得伯(民85)。人際關係與溝通(曾端真、曾玲怋譯)。台北市:揚智出版社。

黃惠惠(民85)。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黃德祥(民89)。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趙居蓮譯(民84)。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蘇建文(民81)。發展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