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達人---談自我肯定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6級 張嘉容
主題名稱 |
自戀達人 -談自我肯定 |
適用對象 |
國中一年級 |
適用人數 |
35人 |
|
編制日期 |
94/12/23 |
帶領日期 |
未定 |
單元時間 |
45分鐘 |
|
教學方法 |
大眾心理測驗之應用、團體活動、活動單、小組分享與討論 等等。 |
|||||
編製人員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三年乙班92110071張嘉容 |
|||||
教學目標 |
一、認識自己所擁有的特質 二、覺察他人眼中的自己與自己主觀認知的差異 三、學習欣賞自己、肯定自己 |
|||||
設計依據
|
根據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我們為了正處於發展「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的青少年設計了本方案。方案中除了考量到青少年時期自尊的影響性因素及自我概念的特徵外,更參考了王智弘與廖鳳池兩位學者所提出的流程來設計本活動。希望藉由分享式的活動及自我覺察的教學模式,能帶領學生達到本方案的教學目標。(理論依據詳見附錄) |
|||||
教學資源 |
大眾心理測驗、馬極克拍貼機活動單、love message活動單、回饋單。 |
|||||
教材參照 |
1.王智弘(民87〉,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高中團體輔導手冊。 2.麥如喬(民國92)。我是誰,徐老師--談自我的認識。團體輔導工作資訊網。http://guidance.heart.net.tw/ 3.葉加敏(民國92)。獨一無二--認識自我特質。團體輔導工作資訊網。http://guidance.heart.net.tw/ |
|||||
教材分析 |
一、暖身活動: 藉由大眾心理測驗的使用,希望能引起學生課堂的興趣與注意力,並由答案的公佈與自我認知的對照,激發學生對自身特質的覺察。以利連結接下來的目標活動。
二、目標活動: 承接暖身活動,目標活動利用活動單,引導學生具體化自我特質的認知,除此之外,透過特質選項的提供,也能輔助學生思考到自己所忽略的項目。至於在分組討論的這部分,主要是希望透過同儕給予的回饋,學生在整合這些不同意見後,能有更完整的自我概念。
三、結束活動: 最後,本方案設計以傳遞「love message」作為結束活動。此結束活動並未特別限定對象,因此學生們可以自行決定要將這樣的回饋給同學或是給 自己。前者的話,可以間接促進班級之間的凝聚力,至於後者也能協助學生在活動結束之前,對自己的看法重新作整理,用更正向的態度看待自己。不 |
|||||
|
論是前者或是後者,相信都能增進對個體的正向自我概念,進而達成「學習肯定自己」的目標。 |
|||||
學生分析 |
此次團體實施的對象為國中一年級的學生。 此時期的青少年正面臨自我概念建立時期,除了過去由重要他人所習得而來的自我概念之外,自己也在重新調整自己想要的模式。在這樣的過程中,青少年會遇到許多自我的疑惑與矛盾,而導致適應上的一些問題。 因此透過本活動的實施,期望可以讓學生增進對自身特質的覺察,對周哈里窗中的「盲目區」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由討論過程中的彼此激盪以及回饋的給予,進而達成讓學生學習肯定自己、自我悅納的目標。此即為本團體活動實施之目的。 |
|||||
|
||||||
教 學 活 動 |
時間 |
備註 |
||||
一、性格鑑定團 |
10分鐘 |
暖身活動 |
||||
活動目標:藉由大眾心理測驗的使用,引起學生的興趣,並依結果的選項分組,為下一個活動作準備。 |
||||||
準備器材:大眾心理測驗一則(見附件一) |
||||||
1. 引導學生參與心理遊戲的測驗。 【指導語】我們今天的主題是「自戀達人」,意思呢,就是指很厲害很能夠欣賞自己、愛自己的人。但是在學習欣賞自己之前呢,我們當然要先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嘛。所以現在,我們就先來玩一個心理遊戲的測驗吧!
2. 請同學依照所選擇的項目分四組坐好。待所有同學分組完畢後,請坐在同組的學生討論猜測其分組是基於何種特質分在一起。
3 公佈心理測驗的答案。並請同學發言分享這樣測驗的結果與自己原先所猜想的有何不同。
|
2分鐘
5分鐘
3分鐘 |
|
||||
二、馬極克•拍貼機 |
25分鐘 |
目標活動 |
||||
活動目標:由填寫特質單的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特質,並且藉著討論,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 |
||||||
準備器材:馬極克拍貼機活動單35份(見附件二) |
||||||
1.發下活動單,引導學生就自己對自我形象的了解作填寫。 【指導語】玩完了剛剛的心理測驗,我們現在要作的是更進階版的活動唷!這個活動叫做「馬極克•拍貼機」。等一下老師會把這些單子發下去,一份兩張。上面有一台神奇又操作簡單的拍貼機。大家只要照著上面的步驟進行就可以了!首先,為了使機器運作,大家必須先投入想要了解自己的熱情。下一步,在拍照前當然是先整理整理自己囉!你可以藉由螢幕的反射,看看你所認識的自己是什麼模樣。等等同學拿到單子的時候,就請依照你所了解的自己的去填寫自己的特質囉!請寫在臉部中間空白的位置。圖片外框有一些特質,你可以作為參考,也可以自己寫。例如我覺得自己很聰明,我就把「聰明」寫在空白的臉上。如果大家沒有疑問的話,那我們就開始囉! 2.完成後,將活動單傳給右手邊下一位同學,請該位同學針對該活動單擁有者的認識用另一色色筆作勾選。再重複一次步驟。完成之後將活動單歸回原主。 3.請學生就活動單的勾選狀況先於組內作分享與討論。 4.回到班級上,請各組派一人作分享。 |
4分鐘
4分鐘
9分鐘 8分鐘 |
*若是組別人數分配不均,需依情況隨機作分組上的調整後再開始目標活動。 |
||||
三、love message趴趴走 |
10分鐘 |
結束活動 |
||||
活動目標:希望藉由同儕彼此之間的回饋,更增進個體的正向自我概念。 |
||||||
準備器材:love message35份(見附件三之一)、回饋單35份(見附件三之二) |
||||||
1. 帶領學生回顧前兩個活動的內容,包括過程以及討論的分享。並發放love message的活動單,引導學生寫下想要給予回饋的對象及內容。 【指導語】經過剛剛的「性格鑑定團」還有「馬極克•拍貼機」兩個活動,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跟討論究竟「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尤其是第二個活動,我們除了透過遊戲看到別人對我的看法之外,對別人和自己也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所以呢,在最後的活動「love message趴趴走」中,就要請同學們就你自己今天的新發現,完成這個活動囉!不管是對別人或是對自己都可以,看你們想要跟這些人說些什麼、或是鼓勵都好。等下老師會把表格發下去,就請同學們開始填寫囉! |
7分鐘
|
*若學生不大了解內容形式可參考下列三種句型:「你是很不一樣的,因為…」、「我欣賞你,因為…」、 「在你身上我看到…,所以我覺得…」。 |
||||
2. 結語,發下單元回饋單讓同學填寫。 【結語】各位同學,經過剛剛三個活動之後,你們是否對自 己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呢?希望經過今天的活動,藉著了解自己、以及看到別人眼中的我後,在未來大家能更有自信、更愛自己,變成真正的自戀達人唷!最後,請各位協助完成發下去的回饋表,以提供我們課程調整及改進的意見。如果大家沒問題的話,今天我們課程就進行到這裡囉,謝謝大家的配合。
|
3分鐘 |
|
*附件
[附件一] 大眾心理測驗
在一個晴空高照、很適合出遊的日子裡。假如,你和你的朋友漫步在森林之中,無意中發現了一間隱藏在林中的建築物,依你的直覺,你會認為這是何種建築物?
1、小木屋 2、宮殿 、城堡 4、平房住家
選擇小木屋的人:你是一個可以忍受別人不能忍的人,韌性極強,你不喜歡計較,寬廣豁達的心胸使你對任何事物都能抱持以和為貴的態度。
選擇宮殿的人:你是一個思路極細的人,對於身邊的事物都能有良好的安排,凡事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對於複雜的人際關係總是可以處理的很好,如魚得水。
選擇城堡的人:對於處理人際關係,你可以說是高手中的高手,你比選宮殿的人對事物的觀察更敏銳,更能看透人心,在這方面別人總是望塵莫及,而你也一直以此特質自豪。
選擇平房的人:你是一個生性恬淡的人,沒有什麼企圖心,也不大喜歡跟人競爭。雖然對周圍的感應能力並不差,但是基本上是個沒有什麼城府的人。
[資料來源] http://www.socialwork.com.hk/psytest.htm
[附件二] 馬極克•拍貼機活動單
[附件三之一]Love message趴趴走之活動單
[附件三之二] 活動回饋單
我是___________
★★我覺得今天的團體輔導課
□ 很有趣!而且很有收穫! □很有趣!但是好像沒學到什麼…
□ 還好,沒什麼感覺 □真無聊,我覺得__________比較好
□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這次團體中,我能向別人表達我的看法。
□非常符合 □符合 □還好,普通 □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在這次團體中我樂於和其他人分享我的想法。
□非常符合 □符合 □還好,普通 □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我覺得我對我自己越來越了解。
□非常符合 □符合 □還好,普通 □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我覺得我對我自己越來越喜歡。
□非常符合 □符合 □還好,普通 □不符合 □非常不符合
★我今天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份?為什麼?
★我覺得今天最有收穫的是哪一部份?為什麼?
★ 我還想對老師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自戀達人-談自我肯定」之理論基礎
根據心理分析學者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人生的心理社會發展危機,依性質的不同分為八個階段,每階段的生活,都可能形成個人的心理危機(Erickson,1968,引自Pervin,1995,Personality Psychology)。國中的青少年正處於第五階段的青年期,此為發展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的時期,同時也是自我概念、角色任務認定與社會地位形成的重要時期。
依據Erickson的看法,青春期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自我意識感,即一種與日俱增的自信心,對自己的看法能承接過去,並與他人對自我的看法符合。但是有的人沒有發展意識感,稱之為「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這種人不確知自己是誰,也不知道他對自己的看法是否和他人對他的看法相符,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發展成現在的樣子,將來又是朝何處發展(Pervin,1995,Personality Psychology)。
只有當「自我統整」越完整清楚,個體在自我發展上人格才能越臻成熟,其價值觀越清晰明確,在自我追尋上才越能獲得安身立命的穩定感。因此青年期是否能夠自我統整,是其未來一生行事的基礎,也是確立人生價值的關鍵(Erickson,1968)。此即為設計者為了處於發展「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階段的青少年設計了本方案的原因之一。
在對象的選擇上會選擇青少年的另一個原因是,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個體到了形式運思的認知發展階段才能逐步發展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並開始思考自我、具有自我意識並且能具有反省的能力,可以運用更抽象與主觀的字眼描述自己。因此,在對象的選擇上,才會選擇在這樣的時間點,針對人生各階段中自我概念改變幅度最大的青少年時期,作這樣的方案規劃。
至於本方案的活動設計,主要是參考了王智弘學者所提出的流程作為本活動的大綱。在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方案實施的細部流程中,包含主要的十步驟:
(一) 引導情緒:暖身活動的選擇與使用,氣氛的營造,情緒的引導。
(二) 運用媒體:媒體的操作與使用以增加說明或催化的效果。
(三) 循序漸進:活動進行次序的安排,整體效果的銜接。
(四) 催化互動:團體輔導方案不同於教學之核心因素,乃在團體動力因素之應用與掌握,催化學生彼此的參與和互動是為團體輔導方案設計精妙之處。
(五) 鼓勵分享:學生的參與以及彼此的分享與回饋,使團體輔導的效果得以和生活經驗和個人聯結,而深化其效果。
(六) 引發領悟:學生在參與中獲致新的想法與感受而引發學習的領悟,開啟改變與成長的契機。
(七) 促成行動:為落實學習領悟所得的成果,鼓勵學生即席或在日常生活採取行動和演練成果,為確保團體輔導方案實施成果的重要步驟。
(八) 統整經驗:方案實施結束前的經驗統整與有回顧與前瞻的重要功能。
(九) 彼此回饋:提供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回饋機會,以延續良好活動關係與強化方案成果。
(十) 評估效果:方案設計本身應包含效果評估的規劃與設計,以提供方案自行改進和不斷修正的機制,而能從實務工作中不斷有機的成長和引發新的設計構想。
(王智弘(民87),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高中團體輔導手冊。)
因此在本方案的一開始,使用一般大眾的心理遊戲,以這樣非正式的測驗作為本單元的暖身活動。然而其主要目的並非真的欲測量個體的人格特質,而是藉由這樣的心理遊戲,掌握學生的好奇心,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與動機,並引導其對於個人自我概念的覺察,希望能有效經營班級氣氛,帶領學生進入情緒,以利後續的活動進行。
至於在主要活動的部分,則是參考了廖鳳池(民88,班級輔導活動的教學模式)所提出的自覺訓練的教學模式:階段一:教師提出及帶領學生進行探索活動。階段二:討論及分析進行活動的經驗和感受。
藉由將輔導活動設計成一種類似遊戲的情境,團體成員扮演他們平常的行為,然後再由這個『遊戲』引導出稍後討論的主要內容。參與者在討論時,可以分享彼此的觀點及感受,並給予他人回饋或從他人那裡獲得對自己的回饋。在這樣的過程中,個體便能夠逐漸開放,使其可以增進對自我及人際感受的覺察與統整,達成個人發展的所有可能性,間接的也就促進了學生在學的學習。
因此,從社會認知的理論來說,這樣的分享活動也算是一種 社會認知發展任務的練習吧。包括兩個部分, 一是個體對自己和對別人的認知狀態;二是個體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對 別人的認知來與他人互動。在過程中,個體可以 了解自己,而且在與社會互動過程中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也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個體的社 會行為,進而影響與他人的互動,以及了解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心理狀態與人格特質。
另外,以社會心理學家Maslow提出的 人際關係理論來說, 社會性是人類基本的需求,人類從與別人的 關係及溝通中分享訊息、交流情感、消除歧見。透過彼此的回饋及協 助而促進個體的自我了解、自我悅納及建立正向自我概念這部分固然重要,但在團體分享中,學生可以透過彼此由人際到親密層次溝通的經驗來滿足 表達自己的機會、提高自我覺察、尋求歸屬感與發揮影響他人的力量,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
這也是爲什麼在最後的結束活動中,本方案設計以傳遞「love message」作為結束活動。由於此活動並未特別限定對象,因此學生們可以自行決定要將這樣的回饋給同學或是給自己。前者的話,可以間接促進班級之間的凝聚力,至於後者也能協助學生在活動結束之前,對自己的看法重新作整理,用更正向的態度看待自己。
而不論學生是選擇前者或是後者,相信這樣的活動,除了可以使學生共同回顧活動的過程之外,更是一個機會將學習到的欣賞自我的能力延伸至實際生活中,練習對於自己或是他人針對優點的部分給予積極而直接的回饋。如此,則於團體結束之際,成員的收穫便更有積極的意義了。
總而言之,由於在青少年這個階段的個體相當重視他人及社會的反應,會由別人來看自己,轉而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觀點。因此僅希望藉由本輔導活動,能增進學生對自己的了解,整合「真實我」與「理想我」會有不一致的情形,由討論過程中的彼此激盪以及回饋的給予,進而達成讓學生學習肯定自己、自我悅納的目標。
*參考書目
1.Lawrence A. Pervin(1995)。人格心理學,P.196-P.197。
2.黃德祥(民85)。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3.劉安彥、陳英豪(民83)。青年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4.王智弘〈民87〉,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高中團體輔導手冊。
5.團體輔導活動資訊網:http://guidance.heart.net.tw/
6.廖鳳池(民88),班級輔導活動的教學模式,學生輔導,64期,36-47。
7.宋湘玲等(民92):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品高圖書出版社,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