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看美麗新世界─認識校園

 


活動名稱:輔看美麗新世界─認識校園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6級 李育禎

 

主題名稱

輔看美麗新世界

認識校園

適用對象

高一新生

適用人數

35

完搞日期

95.1.20

帶領日期

進入高中2~3個禮拜

單元時間

50

教學方法

腦力激盪、團體活動、討論和分享、實際體驗

編製人員

彰師大輔諮系96級 李育禎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環境有初步的認識

2.讓學生注意並發現校園的一景一物,以增進對校園的情感和想法

3.使學生對自己的學校產生歸屬感

設計依據

透過知悉校園何以對學生如此重要,而先設計讓學生拼出校園之平面圖,

明瞭其組織架構;並且由環境覺知之觀點出發,而設計「校園作戰實錄」

,學生透過實際投入環境的行動而經驗到感受,經由處理環境訊息的心理過程,對環境現象產生解釋和評估;進一步設計出「校園大悶鍋」─校園議題的討論,讓學生提出針對校園的具體規畫,包括有校園美化、校園佈置、創造校園獨特之風格等。

教學資源

校園平面圖、校園照片、數位相機、籤桶、5A4紙情境題

教材參照

自編

教材分析

一、準備活動:

透過有關校園問題的問答和校園平面圖的完成,除了了解學生對校園環境有多少認識外,也可增進學生對校園的初步認識,讓學生對校園環境有一大致上的架構和脈絡,以為下一活動做準備。

二、發展活動:

學生在了解校園整體之物質環境後,藉由讓學生實際走訪一趟,加深對校園的印象外,更能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對校園產生一些感情和想法,為下一活動做準備。

三、綜合活動:

當學生具某些感情和認知後,即會根據個人之經驗與價值對校園環境展開評估歷程,因此發放校園議題,讓學生做討論和分享,除可培養學生觀點養成外,也透過賦予責任形式使學生感覺自己是屬學校一份子。

學生分析

高一新生剛踏入一個比國中階段更多元化的新環境,一切都還那麼陌生,勢必會對環境的不熟悉感到徬徨和疑惑;然此時期的學生,已經比剛進入國中時的他們更能夠獨立思考,且身心更加成熟,對遠離家念書的他們也不免存有新鮮感,進而躍躍欲試的想去探視周遭環境。

教 學 活 動

時間

備註

一、校骨拼圖

12分鐘

準備活動

 

1.      教師說明此堂課的目的。

2.      請同學以報數的方式進行分組,一組七人。

3.      同時教師在黑版上用磁鐵貼上校園平面分割圖,計15(3*5),背後標有1~15之數字,亂序排列。

【指導語】各位同學,你們踏入學校也兩三個星期啦,是否多多少少對學校有一些認識了呢?面對這即將生活三年的地方,你是否對學校有個概略地圖?你知道學校的空間配置是怎樣的嗎?你清楚學校的各角落、各地方嗎?老師今天就要帶你們認識自己的校園哦,也看看你們對校園認識多少?等下我們會採用問答的方式一起完成校園拼圖的遊戲,那現在先請大家分成五組吧。

1.      教師說明遊戲規則。每一數字代表一題跟校園有關的問答題,題目可見附件一,教師在課堂上逐一念出題目,由各組輪流回答,答對即可翻紙,注意答對第一題就翻1號紙。

2.      遊戲開始進行,每張紙逐一被翻出,直到完整的平面圖呈現。

教師以此平面圖,大略講解校園概況或某地方的特別史。

【指導語】那大家現在看看黑版上排好的校園平面分割圖,每張紙背後都標有一個數字,從1~15亂序排列,每個數字代表一題有關校園的題目,老師會依順序念出題目,見附件一,請各組輪流回答,題目不會太難,答對即可翻紙,答對第一題就翻1號紙,以此類推。

1’

2’

 

 

 

 

 

1’

 

8’

準備器材:

校園平面圖分割成15等份(3*5,圖後標有1~15的數字)、磁鐵15個、附件一

二、校園作戰實錄

24分鐘

發展活動

 

1.      教師帶全班同學到操場集合,讓學生實際走訪校園。

2.      每組發5張校園不同地方的照片以及一台數位相機。

【指導語】那經過剛剛大家一起合力完成校園平面圖後,還有老師大略的講述,想必大家對校園有進一步的認識了吧。現在老師就要讓大家實際走訪校園一趟囉。請大家依自己的組別跟著老師到操場集合,行進間請輕聲細語,以免干擾到其他班級上課。

1.      說明此次活動過程。各組必須尋找跟照片相同之處,並用數位相機將之拍攝下來,角度若能相同則佳。

2.      開使動身。

3.      大家返回原地集合,老師收回每台相機和相片,並檢視所拍攝的照片。

4.      老師帶領全班回教室。

【指導語】現在各組手上都有5張照片和一台數位相機了吧,每一張照片都是校園的某一景物,每一組要根據照片一起找出實際的景物,並用數位相機將它拍下來哦,角度越相同則佳。大家尋找景物的同時,也可仔細觀察平常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或是發掘校園有哪些老師沒講過的特別之處哦。活動時間設定為XX分鐘,大家要在XX後完成任務並回到原地集合。此外,大家要注意安全,並且保管好相機,那活動開始,GO~~

4’

2’

 

 

1’

10’

 

3’

4’

準備器材:

25張校園各地方的照片、5台數位相機

三、全班大悶鍋

14分鐘

綜合活動

 

1.      教師說明此階段活動為何及如何進行。教師手上有5張籤,每張籤有一道校園議題之題目,各組須派一名代表前來抽題目,每組成員一起討論後,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

2.      各組代表到老師前面抽題(題目可見附件二)

3.      小組進行討論,老師到下面引導。

4.      討論完畢後,由第一組依序分享。

【指導語】大家經過一場校園巡禮後,除了對學校的景觀和空間有更多的認識之外,是否對校園也有一些心得和感想呢?現在我們就來個全班大悶鍋,針對校園的一些議題進行各組討論,現在各組派出一名代表到老師這邊抽籤,一共有5張籤,每張籤有不同的題目,同學們必須就抽到的題目進行討論並隨後發表,發表時必須先說明抽到的題目為何。討論時間為X分鐘,分享時間為X分鐘。

【結語】那麼大家經過這堂課後,對學校應該更有進一步的認識了吧,從一開始的校骨拼圖,就自己本身所知的和透過別人刺激而形成對校園初步認識;又透過補捉校園一角而有實際體認,以引發出對校園各方面之統合,並非只是單純認識其物理環境而已。身為XX(校名)人的我們,更應將XX內化為我們所屬之地。

1’

 

1’

7’

4’

 

 

  

1’

準備器材:

5張籤(校園議題題目)

附件二

 

*附件

附件一

1.      你們念的是哪間學校,請講出全名

2.      學校名字的英文縮寫

3.      你們班級位在哪一棟樓

4.      列舉一棟大樓(不可與上題相同)

5.      說出男女宿舍之名

6.      列舉校園任一植物

7.      同上

8.      如果你要去買東西吃或文具用品,要往哪走

9.      如果你想去借書,要往哪走

10.  學校有哪些運動場所,列舉三個

11.  操場多大

12.  校長叫什麼名字

13.  學校座落在何處(縣市)

14.  有哪些交通路線可以到達學校

15.  你曾聽學長姐說過學校有什麼特色

 

附件二

1.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到來,身為學校的學生會會長,你會想要怎麼佈置你的學校呢?

2.      有一天,你的國中好朋友來你的校園造訪你,你會怎樣帶領他參觀並介紹自己的校園?

3.      走訪一趟校園後,請就你所感覺到的校園特色,設計一校徽圖,並解析圖的象徵意義和設計理念?

4.      走訪一趟校園後,你覺得學校有哪些地方或設備等須要改進的?而有哪些地方是你覺得不錯的?請說出具體內容。

5.      請提出具體計劃說明你打算如何美化綠化校園。

 

 

*理論基礎

前言

學生每日約花有1/4的時間在學校裡頭生活,且學生們在學校所學的不只是從書本而來,更從學校的生活與環境,透過潛在課程傳遞給學生,因而學校的環境應是學生基本上所須關心的:環境教育所著重的人與環境的關係、瞭解學校發生或製造的環境問題,也能學習如何改善環境問題,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技能,且透過老師的引導,逐漸培養環境的覺知,覺知自然之美,並參與改善及共創永續的校園,向學校提出建言。本文就校園何以重要及其如何規畫和環境覺知的觀點來說明此方案之設計依據:

校園的重要性

校園(campus)是學校內校舍與運動場所占校地之外的廣大空間,為學生課餘遊憩之所,它是構成學校的必要條件,也是大自然、大社會的縮影,校園內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環境佈置,都該有教育價值之存在,而「境教」的意義和影響,自然在此深具「潛移默化」的情境中,得以延伸擴展。

校園規畫

林清江(75)在「教育的未來導向」書中有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學校的建築或者學校各種環境的佈置,本身構成一種「潛在課程」。……一所學校的外在環境,反映出那所學校校長和教師人格的特徵,間接又會影響學生的行為表現以及學習效果;……不去注意學校環境的美化,不去注意環境給學生深沉的感受,不去注意學校環境的佈置,很多教育的效果會被抵消的。……環境──學校的建築是會說話的,其影響者與教師上課講話之影響相比較,它說的話並不小於教師說話的聲音。花一分時間在環境的佈置上,不一定是錢的問題,而是在運用佈置的問題。我們學生有喜愛學校之感受,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上可見環境與行為之相互影響,也引發我們對校園規畫應有的著墨。校園規畫應讓最多使用者──學生,以及教師有直接參與的機會,一方面可減少學校行政工作的負擔,提升學校建築行政效益,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師生對學校的認同感、隸屬感,以及投入校園環境休憩的興致。

且校園規畫是一種求新、求變的創新歷程,每個學生應依其主、客觀條件,學校教育的精神與重點,做整體性或個別性的創新設計,不模仿或抄襲他校,以表現每個學校獨特的風格。

環境知覺

黃茂蓉(78)曾就國外相關學者得看法,將環境知覺定義為:

具有人格價值等特質的人們,帶著動機、期望和目標等心理狀態,進入實質環境脈絡中,透過感覺與行動,選擇接收環境訊息,根據過去的環境經驗,經由一系列的感情和認知等心理轉換,處理環境訊息的心理過程。由上可見環境知覺包括認知的(cognitive)、感情(affective)、釋義的(interpretive)及評估的(evaluative)成分,並在同一時間經由一些感覺形態一起運作。

 

*參考書目

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 湯志民著(81)。台北市:五南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