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擬人畫─認識情緒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7級 黃明箴
主題名稱 |
情緒擬人畫─認識情緒 |
適用年級 |
國中二年級 |
適用人數 |
35人 |
編製日期 |
96年1月 |
單元時間 |
45分 |
||
編製人員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97級 黃明箴 |
||||
教學方法 |
教師講解、學習單填寫、小組分享、聯想繪畫 |
||||
設計依據 |
張氏心理學辭典定義「情緒」是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身心激動狀態。青少年時期面對很多外在環境的刺激,會經歷許多情緒,另外皮亞傑(J.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中,認為青少年時期的認知發展階段是再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在這一時期的認知行為是:能運用形式的邏輯推理方式去思考問題,有系統的對問題提出假設,然後循資料去驗證假設。藉由活動及討論幫助同學了解自已的情緒刺激和反應的個別差異。 |
||||
教材參照 |
1.愛真。晴時多雲偶陣雨。95年12月31日取自於http://guidance.ncue.edu.tw/material51.shtml 2.陳佳惠。94年12月。我抓得住我。95年12月31日取自於http://guidance.ncue.edu.tw/prm113.shtml |
||||
教材分析 |
本活動透過PPT、學習單、小組分享、繪畫情緒讓同學對情緒有更多認識: 1. PPT介紹情緒種類和特徵,讓學生能夠清楚辨識情緒,並且了解情緒為何而來。 2. 填寫學習單,了解自己在哪些情況會有哪些情緒反應。 3. 小組分享,能夠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情緒,並了解情緒的主觀性。 4. 繪畫情緒,讓學生了解情緒可以藉由許多方式表達或呈現,即便是負向情緒也未必是需要絕對隱藏的。 |
||||
教學資源 |
筆記型電腦、PPT、學習單、空白8開圖畫紙7張、蠟筆7盒、磁鐵14個、回饋單。 |
||||
學生分析 |
國中二年級的學生進入青春期,生理逐漸在改變,心理上更面臨自我的探索和肯定,以及種種價值觀的衝突、矛盾與重組。此時對於外在環境給予的刺激很敏感,加上本身的認知思考正在發展,會激發許多情緒的產生、起落甚至衝擊,有些或許是連自己都不清楚的感覺。透過一些方式來幫助學生更熟悉人可能會有哪些情緒。 |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教學目標 |
認知目標: 1.認識各種常見的情緒種類。 2.了解自己有哪些情緒刺激。 3.了解情緒的主觀性。 情意目標: 4.覺察自己的情緒反應。
技能目標: 5.藉由使用具體的方式表達抽象的情緒。 |
具體目標: 1-1能說出常見的情緒種類。 2-1能寫出自己情緒的刺激事件。 3-1能說出自己和別人有哪些不同的情緒反應。
4-1能寫下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反應。 4-2能分享自己的情緒反應。
5-1能實際用繪畫表達情緒。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 |
時間 |
備註 |
1-1 2-1 4-1
3-1 4-2 |
一、老師開場與介紹 教師介紹今天這堂課要進行的活動,讓學生知道接下來活動大概進行的方向以及活動目的希望同學對情緒有多一些了解。 指導語:「各位同學,不知道大家今天心情如何?你們知道你們每一天都經歷了多少情緒嗎?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認識情緒是什麼,而你又有哪些情緒,以及最後的情緒擬人畫!」
二、進行分組與發學習單 開始進行分組,全班依照座位報數1到5,分成七組,念到數字相同者為一組。每小組圍坐在一起。分完組後把學習單傳給每一組,一人一張。 指導語:「開始之前請大家報數分組,同組的坐在一起。每個人都要拿到一張學習單。等一下大家填寫完學習單老師會讓你們和小組成員互相分享喔!」 三、認識情緒 (一)介紹情緒與填寫學習單 教師講解讓同學了解「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她包含了生理、心理、認知、行為反應,而且是由刺激引發的,同時情緒也是一種主觀的經驗。並配合PPT介紹一些常見的情緒類型,請同學猜出PPT上的表情為何種情緒反應,引導學生思考何時會有這些情緒產生,此時,學生開始填寫學習單。 (二)組內互相分享學習單 讓組員互相分享自己寫下的各類型情緒的刺激和各種刺激情境的情緒,體會到情緒的主觀性,也對各種情緒類型更加認識。每組請一位同學說說自已和別人有哪些不同的情緒反應。 指導語:「那麼現在小組內分享一下彼此的學習單,是不是每個人可能會因不同的刺激產生同樣的情緒,還有是不是一個同樣的刺激,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呢…,每一組一個人當代表起來說說看和組員分享完後有什麼發現。」 |
1’
1’
18’ 10’
8’
|
學習單見附件1-1
PPT見附件1-2
|
5-1
|
四、畫情緒 (一)前言引導 認識完情緒的類型和特徵後,老師試詢問同學這些每天都有可能遭遇的情緒,除了用語言之外,還能有哪些形式可以表達。情緒有時是很抽象的東西,如果情緒有具體面貌的話,那她們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教師接著帶出下面要進行的活動,畫出一張「情緒的圖」。 指導語:「現在大家越來越了解情緒是怎麼一回事,那麼再想想看,這些情緒能不能有更具體的形象和樣貌呢?接著老師就要讓大家畫出情緒。」 (二)畫出情緒 接下來老師發給每組一張空白8開圖畫紙和一盒蠟筆,請每一組選擇一種情緒作為主題,引導小組內學生想像出代表所選擇的情緒的一種物品或動植物等,以及該情緒可用哪些顏色表達,將代表該情緒的顏色和東西畫在圖畫紙上,不限制或規定顏色和物品,例如用紅色、黃色、粉紅色等顏色畫一隻開心的大象正用鼻子噴水,讓學生自由發揮想像。 指導語:「每一組都拿到了一張圖畫紙和一盒蠟筆,現在就請大家發揮想像力,以組為單位,選一種情緒,然後組內腦力激盪想像麼東西可以代表這種情緒,還有什麼顏色可以代表這種情緒,接著把她畫下來,各位有20分鐘的時間,開始吧!」
五、分享與回饋 (一)分享作品 最後各組把情緒的創意作品用磁鐵貼在黑板上,並用粉筆寫下想要表達的情緒,讓所有同學都有機會上前看看大家的作品。請自願的同學發表覺得哪張情緒的圖讓他/她最有感觸,以及為什麼。 指導語:「每一組的作品都在黑板上了,記得註明你們畫的情緒喔!大家可以到前面欣賞每組的情緒擬人畫是不是真的讓你看了就有那種情緒呢!」 (二)回饋 感謝學生這堂課的參與,發下回饋單給每位同學,請大家填寫,希望每個人在活動結束後學習到對自己的情緒反應能有明確的體察,並且了解在想擁有好的情緒管理之前首要先對情緒有正確的認識。 指導語:「謝謝大家的用心參與,讓老師見識到你們的聰明和創意,老師相信你們現在對情緒有了更多認識,不要忘記,任何的情緒管理首要工作就是要先了解她喔!」
|
18’ 3’
15’
7’ 5’
2’ |
器材:空白8開圖畫紙7張、 蠟筆7盒
器材:磁鐵14個
回饋單見附件1-3 |
*附件
[附件1-1] 學習單
情緒 |
什麼時候或什麼人事物會讓我有這種情緒(刺激) |
快樂開心 |
|
生氣憤怒 |
|
驚訝 |
|
難過傷心 |
|
害怕恐懼 |
|
害羞尷尬 |
|
其他: |
|
情緒的主觀性
遇到這些人事物(刺激),我感到… |
情緒 |
我把秘密告訴我最好的朋友,可是卻發現他跟別人洩漏了我的秘密… |
|
為了一個重要的考試,花了好多天時間準備,今天到了學校,老師說考試取消… |
|
弟弟搗亂我寫作業,忍無可忍之下和弟弟吵起架來,沒想到弟弟哭了,結果媽媽把我罵了一頓… |
|
[附件1-2]PPT
[附件1-3]
活動回饋單
各位親愛的同學:
感謝你在本活動的配合及參與,請勾選下列問題讓我們更了解你的想法和收穫:
我喜歡這次活動的時間安排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我覺得這次活動的內容設計很有趣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我很投入在這次的活動及討論中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我對自己的情緒有更清楚的辨識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我體會到情緒的主觀性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我不再認為情緒都是不好的東西
□非常同意 □同意 □普通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參與活動之後,我現在的情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後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論基礎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歷程,根據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民95年。)的定義,情緒是受到某種刺激所產生的身心激動狀態。從各種研究中約可歸納出三種解釋方式(王淑俐,民75):一為從情緒的成分來解釋,主張情緒的成分包括心理方面的主觀感受與意識經驗;生理方面內臟、腺體與神經系統等複雜的內在變化;認知方面對刺激情境的知覺、評估過程;與表達情緒的各種行為。二為從情緒發生的過程來解釋,認為情緒發生的過程是由引發情緒的刺激開始,經過認知判斷、評估刺激情境與自身的關係,生理系統同時也因對刺激情境的知覺而運作,此時在心中產生行為的衝動,發展為外險的各種行為。三為從情緒發生的原因及結果來解釋,認為在情緒的因果上,情緒發生的因包括外在環境、事件,及內在的生理狀況、心理感受等,情緒的發生是對這些刺激的覺知、評估而起,因基本需求或某些特殊需求之滿足與否而產生。情緒爆發後,會引起個體的騷亂,包括情感狀態及生理狀態兩方面,然後形成行為的衝動或實際的衝動。
黃惠惠(91年)歸納情緒的定義為:情緒是指由個體週遭環境的外在刺激或本身內在身心狀況所引起的個體自覺的心理失衡狀態或主觀的激動狀態;此種狀態的發展過程包括個體對這些內、外刺激的認知評估,生理上的反應,心理上的主觀感受與反應,及因情緒而產生的行為衝動及外顯行為。
情緒包括下列四種層面的交互作用:
1.生理反應:當我們經驗某種情緒時,身體自然就產生一些變化,例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管收縮或擴張、肌肉…等。
2.心裡反應:心理反應是個體經驗到情緒時的主觀心理感受,例如愉快、平和、不安、緊張、厭惡、憎恨、忌妒…等。這些心理感受是無法客觀觀察的,他們不是外顯,而是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有時個體可以自我察覺到 ,但若未說出來,別人雖可從其生理或行為反應意識到情緒的存在,但並不能準確得知究竟為何種情緒或其強度如何。因為人類雖受情緒刺激所產生的心理反應具有普遍性,但同時也具有獨特性,即主觀個別化,有時無法類化,也不容易客觀了解。
3.認知反應:個體對於引發情緒的事件或刺激情境,所做的解釋和判斷。情緒會影響認知,例如緊張時無法正常思考;認知也會影響情緒,例如遇到困難,把它當成挑戰就會覺得充滿希望,反之則產生沮喪的情緒。
4.行為反應:個體因情緒而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包括語言及非語言行為。
此外情緒具有下列一些特性:
1.是由刺激引起的,而非自發的:這些刺激可能來自外在環境,例如擁擠的人潮、他人的言語、淒冷的雨天…等,也可能來自於內在狀況,例如內分泌失調、器官功能失常、神經系統失常等。但是相同的刺激對不同的個體,未必會引起相同的情緒。
2.情緒是主觀的經驗:情緒發生時,個體可以體驗到,不論產生的情緒是喜、怒、哀、樂、愛、惡、憂或懼,只有當事人才能真正明白,他人雖然可以經由其行為反應來推測,但未必正確。因此,必須當事人能坦白的自我陳述,否則他人無法完全了解。
3.情緒狀態是不容易自我控制的:當個體在情緒狀態時,其內在生理及外在行為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變化,例如口乾舌燥、心跳加速、肌肉緊張、雙眉深鎖、胃腸蠕動速度加快…等。
4.情緒具有動機作用:動機可以促動當事人產生行為,例如餓得不舒服,就找食物果腹;考試考得太差,自覺丟臉而發憤圖強。動機也會干擾正在進行中的活動,例如發現考卷上的題目多數不會寫,因緊張使得原本會的題目也不會作答;受驚嚇時,原本跑得很快的雙腳卻鬆散無力。
5.基本情緒是與生俱來,但表達方式卻是學習而來:情緒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類都有,尤其人類的基本情緒─愛、怒、懼等是隨著出生而來的。漸漸隨著個體的成熟發展,基本情緒衍生出其他各種情緒,由簡單而複雜。但是情緒的表達方式卻是受學習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家庭環境、教育及所處的社會文化最具影響力。
*參考資料
1.黃惠惠。2002年6月。情緒與壓力管理。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2.Andrew Tresidder著,辛巴譯。2004年9月。情緒地圖。台北市:藍鯨出版。
3.張春興編著。張氏心理學辭典。民80。台北市:東華。
4.王淑俐。民75。台北市縣國中階段青少年的情緒特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