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壓、我頂-壓力調適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7級 林芳均
主題名稱 |
你壓、我頂-壓力調適 |
適用年級 |
國一 |
適用人數 |
40人 |
編製日期 |
95年12月 |
單元時間 |
90分(45×2) |
||
編製人員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97級林芳均 |
||||
教學方法 |
音樂賞析、討論與分享、講課、戶外活動 |
||||
設計依據 |
赫爾(G.S.Hall,1996)提出【風暴與壓力】的青春期人格理論。他主張青春期劇烈的身體變化會導致重大的身心變化。而在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會充滿強烈且不定的情緒。這是青年期必然風暴期的想法,多年來被廣為接受。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先協助青少年減輕這風暴所帶來的不好影響,例如情緒不定等,並提供他們更多的壓力、情緒策略支持,協助他們渡過徬徨不安的青春期。 剛上國中時期的孩子,處於身心劇烈變化的時候,加上升上國一,國中的環境跟國小有了很大的改變,接觸的人、事、物變得不一樣,而課業和人際的壓力也在這個階段提升了許多,適時的教導這個時期的孩子穩定情緒、調適壓力的方法,將使孩子能更穩定、健康的發展。 (詳見附錄一) |
||||
教材參照 |
自編 |
||||
教材分析 |
本方案中運用音樂賞析、PPT的播放和戶外活動的帶領來讓學生了解壓力,學習因應壓力的方法,和讓學生放鬆心情。分述如下: 1.音樂賞析─藉由歌詞的內容,讓學生體會自己什麼情況下會有歌詞所描述的心境,讓同學去感受和分享。 2.PPT內容認識壓力、調適壓力─讓學生對壓力有進一步的認識,也能藉此學習到一些調適壓力的方法。 3.戶外活動─想讓學生多到戶外走動,也藉著遊戲讓學生盡情地釋放壓力的情緒。
|
||||
教學資源 |
筆記型電腦、喇叭、PPT、哨子、講義、CD音樂(梁詠琪《給自己的情歌》專輯裡面的第五首歌曲-失蹤)、大板子、繩子兩條、分貝器、紙、筆、神秘小禮物(巧克力)。
|
||||
學生分析 |
一般普通的國一生,由於他們剛上國中不久,對學校跟朋友都還不是很熟悉,而課業壓力也逐漸變大,因此設計此課程來幫助學生調適自己壓力,進而能更適應新的環境和新的挑戰。 |
|
單 元 目 標 |
具 體 目 標 |
教
學
目
標 |
一、認知目標 1.了解壓力的意義
2.了解壓力的因應方式
二、情意目標: 3.能體會別人感到壓力的可能情境和原因
三、技能目標 4.能應用屬於自己調適壓力的方法 |
具體目標: 1-1能說出壓力的好處和壞處 1-2能說出壓力產生時會有什麼心裡和生理的變化 2-1能舉出自己適應壓力的兩種方式 2-2能說出老師教導的因應壓力的方法
3-1能試著說出遭受不同壓力的心裡感受 3-2能試著描述他人可能面臨到的壓力情境
4-1能正確演練肢體放鬆訓練技巧 4-2能藉由唱歌放鬆自己的心情 4-3能藉由戶外活動放鬆自己的心情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 |
時間 |
備註 |
4-2
3-2、3-3
1-1、1-2 2-1、2-2 4-1 |
單元一 與「壓」霸王當朋友 一、暖身活動-壓力搞「失蹤」 老師帶領同學唱「失蹤」,讓同學跟著一起唱,藉由歌詞的曲調和內容,去放鬆心情,並吸引學生對於此課堂的興趣,歌詞內容描述一個生活不輕鬆的人,很想暫時拋開那些累人的事情,過一下一個人輕鬆自在的生活。 指導語:「同學現在我們先來聽一首歌,這首歌是梁詠琪的失蹤,老師現在發歌詞下去給你們,我們先聽一遍,然後我們就可以一起唱囉!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這個歌詞是在表達什麼?」 二、解開歌曲「失蹤」之謎 聽完歌曲後,和同學討論為什麼歌曲裡的人想失蹤。老師把同學說的依序寫上黑板,討論其中的原因。 指導語:「哇!這首歌是不是很輕快、很好聽呢?老師自己本身非常喜歡這首歌喔!大家是不是也有時想跟歌曲內容一樣暫時休息、放鬆一下呢?那同學聽了這首歌後,覺得歌曲裡的人為什麼想失蹤一下去放鬆呢?我想聽聽看同學在什麼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想放鬆的感覺?」 三、「壓壓」學語-認識壓力、抒發壓力 老師跟同學介紹什麼是壓力,讓同學了解壓力只要適當的紓解,就能把壓力轉為助力,變成自己進步的動力。 指導語:「現在老師想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壓力,其實壓力是不可怕的喔!老師也會跟同學分享一些抒發壓力的方式跟對抗壓力的基本方法,老師現在發講義下去給大家,大家可以把筆記記在講義的空白處,大家要好好學習喔!」 三、結語 為今天的課程做個總結,並說明下堂課上課的內容。 指導語:「今天這堂課老師帶大家了解壓力和壓力的一些紓解方法,同學有沒有什麼問題想問老師呢?下堂課老師會帶大家到操場玩遊戲喔!大家在下次上課前在操場集合完畢,班長就麻煩你囉!那這節課就到這結束,下課。」
|
10’
10’
20’
5’ |
播放音樂〈梁詠琪-失蹤〉歌詞講義見附件1-1 器材:筆記型電腦、喇叭、CD
播放PPT見附件1-2、發PPT講義 器材:筆記型電腦、麥克風
|
*附件
[附件1-1]音樂歌詞講義
失 蹤
主唱:梁詠琪
原詞曲:Gary
Barlow/Eliot Kennedy/Tim Woodcock
中文詞:陳鎮川
停止轉動 既然生活那麼空洞
不輕鬆 好想突然間失蹤
既然生活那麼空洞 好想突然間失蹤
開了冰箱吹涼風 坐地上把食物都清空
滋味 那麼甜美
生活 就好像是一個無底洞 總得花點力氣才能透透風
抱歉 我先失陪
別試著找我
讓手機隨他振動 就當我失蹤
別跟我連絡
什麼事都不做 我一點都不想動
日子過得既然不輕鬆 需要暫時鬆鬆手
世界暫時少一個我 地球不會停止動
太多結果沒辦法掌握 乾脆笑笑隨它過
放假不用什麼理由 摔爛床頭的鬧鐘
睡個夠
或許我太在意別人的臉色 穿什麼才會顯得莊重
結果 沒什麼結果
感情 明明就不怎麼快樂 以為注定什麼都該配合
然後 沒什麼然後
讓我失蹤 別找我
日子過得既然不輕鬆 需要暫時鬆鬆手
世界暫時少一個我 地球不會停止動
太多結果沒辦法掌握 乾脆笑笑隨它過
放假不用什麼理由 摔爛床頭的鬧鐘 睡個夠
失蹤 別找我 讓我失蹤
好多事還沒做 生活為自己過 讓我失蹤 別找我
[附件1-2]壓壓學語之講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3
4-3 |
單元二 「巧」「克」「力」甜心來助陣 一、進行分組 老師幫同學們進行分組,男女各四人,自行找組,並且想好組名。 指導語:「同學現在我們要把全班分成五組,一組要四個男生四個女生,分好的組別就來前面蹲下,蹲下以後就可以討論你們想要的組別名稱,討論好就派一個人來告訴老師喔。」 二、壓力大聲說出來 同學依組別順序依序來前面,大聲喊出自己的不愉快,然後老師寫下每個人喊出的音量,各小組累積,累積起來最高分貝的小組組員就能各自得到一份小禮物。 指導語:「同學現在老師要讓大家玩一個遊戲,這個遊戲的名稱叫做壓力大聲說出來,以組為單位,各小組組員依序上台,上台的每個人要對著分貝器大聲喊出讓自己覺得壓力很大有關的事情,例如說考試好討厭、我不想再考試了等等的,然後每個人喊完老師會把每個人的分貝數記下來,小組會累積起來,累積起來最高的一組老師會送神祕小禮物喔!每個人只能喊一次喔!」 〈一〉第一組大聲說 〈二〉第二組大聲說 〈三〉第三組大聲說 〈四〉第四組大聲說 〈五〉第五組大聲說
三、找出優勝組別 累積分數,並給予最高分的小組一人一個巧克力。 指導語:「我們很恭喜這一組獲得最高分,現在這一組的同學到前面來,老師要頒發神祕小禮物囉!就是一人一個巧克力,老師是希望大家都能『巧』妙地『克』服壓『力』,我們給優勝的這一組一個愛的鼓勵,愛的鼓勵一起來。」
四、打敗壓力大魔王 拿一個大紙板綁上繩子,紙板上寫上「壓力大魔王」,綁在學校操場的足球門的欄杆上,借兩顆足球,讓同學輪流朝著紙板踢過去,女生可以站在比較近的地方,踢到紙板的人可以獲得巧克力。 指導語:「同學現在往老師這邊集合,同學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打敗壓力大魔王』的遊戲,每個人依序出來踢球,男生從後面那條線開始踢,女生從前面一點的那條線開始踢,每一個人只能踢一球,在踢的時候大喊一聲『滾開!壓力大魔王』,踢到板子的人可以得到一個巧克力,踢完球的人可以幫忙撿球,出來踢球的同學,老師吹完哨子才開始踢喔!」
五、結語 與同學說明活動的意義,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指導語:「今天老師帶大家出來玩這些遊戲,其實是想要同學可以藉著這些活動紓解壓力,帶大家出來走一走、動一動,希望同學們今天都玩得很開心,也覺得很放鬆,謝謝大家今天盡情地參與,老師覺得你們很棒,老師祝福你們每一個人在學校的生活都能快快樂樂的。」
|
5’
15’
3' 3’ 3’ 3’ 3’
3’
20’
2’ |
器材: 分貝器、紙、筆
器材:計算機、巧克力八份
器材:足球兩顆、壓力大魔王板子、繩子兩條、哨子一個、巧克力一盒 |
*理論基礎
赫爾(G.S.Hall,1996)提出【風暴與壓力】的青春期人格理論。他主張青春期劇烈的身體變化會導致重大的身心變化。而在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會充滿強烈且不穩定的情緒。這是青年期必然風暴期的想法,多年來被廣為接受。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先協助青少年減輕這風暴所帶來的不好影響,例如情緒不定等,並提供他們更多的壓力、情緒策略支持,協助他們渡過徬徨不安的青春期。壓力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人們對壓力的正負面評價會因需求、價值觀、性格而有所不同。有人喜歡刺激,而有些人則安於現狀,喜歡刺激的人追求變動,如果生活中壓力指數太低,會感到無聊;安於現狀的人追求穩固,對於生活壓力指數變動比較敏感。此外,每個人內在的自我強度與外在的支持資源不同,所以抗壓度也有所差異。適中的壓力會激發人們的最佳潛能,適中的壓力指的是壓力指數比抗壓力稍微高一點,也就是勝任的任務要求比自己現有的能力稍微高或者困難一點。
剛上國中時期的孩子,處於身心劇烈變化的時候,加上升上國一,國中的環境跟國小有了很大的改變,接觸的人、事、物變得不一樣,而課業和人際的壓力也在這個階段提升了許多,因此設計此教案,適時的教導這個時期的孩子穩定情緒、調適壓力的方法,將使孩子能更穩定、健康的發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論青少年之壓力
黃瓊嬌
嘉大家庭教育研究所
節錄至: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6/56-40.htm
壹、 前言
近日發生多起高中生自殺事件,追究其原因,多數來自壓力調適困難,愈來愈多的青少年和其家長到精神科「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求診,許多家長都感到不解,「這些孩子不愁吃不愁穿,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其實家長若想協助青少年順利處理壓力,必須從青少年的自然發展階段、壓力適應不良的症狀、提供協助的技巧做深入的了解。另則亦可尋求「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每個人都會有壓力,但壓力不一定都是負面的,壓力的正面影響可以促使我們更有生產力,但是大部分的負面壓力卻會造成心理、情緒上的困擾,所以學習如何正確的認識壓力,了解其來源,進而有效的面對壓力,處理壓力的困擾。
青少年階段有其特殊的身心發展和任務。此階段是一個人一生中身體發展第二迅速的階段,通常青少年會對自己外貌的變化相當注意,尤其第二性徵,包括喉結、乳房、陰毛、聲音的變化,會引起身心衝擊。其次,在此階段,青少年逐漸從父母親、師長、同儕所學習得到的價值觀中,融入自己的想法,並對於長輩權威的價值觀採取挑戰態度,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再者,青少年會發展親密的同儕關係,並常會以各種方式滿足自己對異性的好奇。如果青少年在建立價值觀的過程受到阻礙、對自己外貌的變化不能接受、同儕互動不順利或性取向困擾,都可能產生壓力調適的問題。
青少年面對壓力調適困難時,情緒波動是最直接的表現,但青少年更容易以衝動、煩躁不安、強烈憤怒來表達,家長常無法理解「只是一點小事為何發那麼大脾氣」。青少年也可能以徹底放棄的方式來逃避自己無法處理的困境,例如課業壓力重就乾脆不去學校、交友不順就徹底封閉自己。睡眠和飲食的變化也相當常見,除了常見的失眠、茶飯不思外,青少年也可能反向地以終日嗜眠、暴飲暴食來表現。當然,對原本有興趣之事提不起勁去做、覺得無望無助、甚至想傷害自己,都可能是壓力調適困難的現象。近年來台灣青少年吹起「心情不好就割手腕發洩」的偏誤風氣,值得身為青少年家長的關注。基於上述現象,引起本組想以壓力為主題,探討壓力這個惱人又擺脫不掉的議題。
貳、 壓力理論
一、定義
壓力的定義,最早由謝力(Selye)
氏提出,他指出「一切」外在的刺激都可帶給人們壓力,壓力有正向也有負向。
心理學中對壓力的定義為:人們對任何生活環境變化或習慣改變的一種心理反應。壓力為個人對外在環境的主觀感受與評估,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所承受的任何負荷及消耗(Bodily
wear and tear)均可視之為壓力。壓力是隨時變動,而非一成不變,不論愉悅或不愉悅的事都會造成壓力,只是不愉快的事件產生的壓力程度通常比較高,且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所感受到的壓力程度不會完全相同,具相當的主觀性,這些通常受到年齡、性別、文化、個人經驗與性格的影響。
二、來源
壓力的來源分兩方面:
(一)環境的壓力
日常生活中許許多多的零碎事情或是突發狀況都會是壓力來源,而且來自多方面的要求,包括朋友、家人、和其他人際方面的承諾,這些都是壓力來源之一。
(二)心理的壓力
壓力是主觀的現象,人們對事件如何標籤、解釋、看待、思索和回應,決定了這些事件是否會有壓力,Weiten和Lloyd(1994)指出挫折、衝突、改變、壓迫是心理壓力的關鍵要素。(游恆山譯,民82)
心理壓力分為三方面:
1.外界過強的刺激影響身心原有的平衡,對身心產生影響。例如:股票崩盤,或突聞家人不幸的厄訊,公司營運困難面臨倒閉邊緣,壓力即會產生。
2.內在期許與現實發生衝擊。例如自視甚高、但懷才不遇,現實與內在原來的期許發生衝擊遂產生壓力。
3.因為生活事件改變過於頻繁遂引起壓力。人類具有保持平衡狀態的本能,但如在短期內,同時發生失業、遷居、新生兒誕生與疾病侵擾等,常會破壞個體之平衡而產生壓力。
三、類型
壓力類型分三型
(一)挫折:當一個人的努力遭到阻礙時,不論這種阻礙是在於追求目標的進展受到阻礙或是適當目標的缺乏,都會產生挫折。個人通常很難妥善地處理挫折,那是因為挫折常會導致貶低的自我評價,使個人覺得必然會以某種方式失敗,或覺得自己能力不足。
(二)衝突:有些時候,壓力是來自於一個或兩個以上不相容的需求或動機在同時間出現,選擇其中一者就排除了其他需求的滿足。基本上,個人在這個時候要從事選擇,而當試著決定時就體驗到衝突。
(三)壓迫:壓力也可能是來自獲得特定目標或是有特殊行為表現的壓迫力。一般說使個人朝向目標的行為加速、加強或改變方向。然而,在有些情況下,嚴重的壓迫使個人的適應資源難負荷,當壓迫過度時可能導致不良適應的行為。壓力為引起不適或緊張的外在條件,因為他們具有威脅性或挫折性,或者他們超越個人因應的能力。壓力不僅是一種客觀的狀態,還有賴個人的感受與解釋。壓力的來源有許多,可以是一種工作的超負荷,危險情境的產生,角色的衝突,不良物理環境的造成、突發事件的結果。許多研究顯示,過多的壓力,不僅影響會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也會影響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狀況。嚴重的壓力不僅會導致個人精神失常,甚至於結束自己的生命。所以說,壓力是一個人痛苦產生的來源之一。
四、壓力理論
風暴與壓力的青春期人格理論
此理論由赫爾(G.S.Hall,1916)提出。他主張青春期劇烈的身體變化會導致重大的身心變化。而在這時期的青少年會充滿強烈且不定的情緒。這段期間可以試著先協助青少年減輕這風暴所帶來的不好影響(情緒不定),並提供處理情緒策略的支持,協助他們度過徬徨不安的青年期。
五、壓力對身心的影響
遭受壓力可能造成生理、身體及心理上的變化:
(一)生理影響
壓力的生理反應在生理作用下,有其共通的歷程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AS,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指當人們遇壓力後出現生理反應的歷程,此歷程包括警覺反應、抗拒期及耗竭期等三階段。
1.警覺反應(alarm reaction):當人們遇到壓力源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將自己組織起,來俾以因應外界的各種挑戰,並適應各種隨之而來的需求,例如腎上腺皮質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管收縮及腦部血舒張。
2. 抗拒期(stage of resistance):在抗拒期個體體內會發生一些複雜的神經生理變化,例如增加各類腺體的分泌,降低感染的抵抗力,以及產生適應疾病(由心理壓力所產生的生理疾病。
3.耗竭期(stage of exhaustion):在耗竭期因嚴重且長期或重複發生的壓力所造成的持續性生理激動狀態會付出很高的代價,它耗弱了免疫系統及身體能量直到已經很難再做抵抗,此時耗竭期便開始,如果壓力仍然持續,那麼發生疾病和生理傷害的可能性就增高,甚至會造成死亡。
(二)壓力的行為模式
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時,個體常會呈現不同形式的特殊行為:
1.輕度壓力會使一些生理性行為(如進食、攻擊及性行為)產生更多,它也使個體更警覺,精力較集中而表現更好。因此,輕度壓力會導致正向的行為適應,諸如變得對威脅更機警,較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指導。
2.中度壓力會使人注意減弱,耐心降低,煩躁感提高,生產力降低,同時也會產生重複刻板的動作,對環境的反應力減弱。
3.高度壓力會壓抑行為,甚至導致個體完全不移動,但有時也會造成攻擊行為,有時挫折後,人們用攻擊行為來對付造成挫折的對象但如對象不能侵犯,就可能找代罪羔羊,有時甚至對自己攻擊,所以造成許多自殺。
(三)心理影響
1.壓力的情緒反應
對壓力的情緒反應包括較正面的興奮到較負面的生氣與焦慮,大部分的壓力都是相當不舒服,會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2.壓力的認知反應
一般而言,壓力愈大,認知方面的功能及彈性思考就會愈差。如果只把焦點放在具威脅性的事件及個人的焦慮,我們對因應問題之注意力就會大大降低,而記憶力也會受到影響。同樣地,壓力也干擾問題解決、判斷與作決策的能力。因為在壓力狀況下,我們的知覺範圍縮小了,思想也比較刻板、固著,所以很難會有創意的反應。
參、青少年的壓力因素
分為二類:
(一)內在因素:源於自己主觀要求,信心不足、害怕失敗。
(二)外在因素:如功課、考試或其他人期望 。
綜合以上因素,青少年的壓力一般區分為學業、家庭、兩性、生活等四方面。
1.學業壓力:
此為國、高中最大的壓力來源,因為升學所致,考試多到讓青少年幾乎喘不過氣來,加上父母、師長、社會重視學業成績表現,以此來評斷孩子的未來發 展,壓力自不在話下。
2.家庭壓力
家庭方面的壓力,主要是自父母的要求與期待、親子溝通和手足相處問題,青少年孩子開始追求自我獨立,表現反抗行為等,若親子之間缺乏溝通、彼此關係惡劣,將會讓親子間爭吵不斷,家庭風暴也是孩子最大的壓力來源,家庭關係中最大的問題在父母,如果父母不以身作則,孩子將無所適從。」家庭常見的問題有:父母感情不合或離異,孩子得不到關注,自然容易產生偏差行為;管教態度或家庭氣氛不佳,同樣會發生問題,有些個案因為家長管教態度過於苛求,憤而以刀片割傷自己手部表示反抗;此外,近幾年有關家庭暴力的個案增多,家暴除了對學生身體造成傷害,也使心理蒙上陰影。在心理輔導外,亦應尋求社會局保護,才能讓青少年免除被傷害的恐懼。
3.兩性關係
對青少年孩子來說是最為重視的部份。青少年孩子常覺得父母、師長不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因此,會希望尋求同儕、朋友的支持。另外愛與性的分際及兩性相處之道,亦是青少年需要學習的課題。
4.生活壓力
根據崔珮玲(民92) 研究發現青少年面臨最多的生活壓力事件,依序為:
「自我期望事件」、「課業與溝通事件」、「自我表現事件」、「生活環境與人際關係事件」。日常生活上事件,例如政治的亂象、社會價值的混亂、補習才藝、上網問題…等也是長期慢性壓力的來源。面對青少年壓力,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生活,找到壓力的來源,引導孩子與壓力共處,快快樂樂提高生活品質,不再受壓力的困擾,在教導孩子回應壓力的同時,父母要以愛化解一切阻礙,有父母愛的支持,青少年必能化解為夷,化壓力為成長的助力。
肆、青少年面臨壓力的處理方式
壓力調適的目的主要在控制壓力、減少沮喪感,並且使得人們有對抗壓力的能力,但其並不能減除人們所有的壓力(郭靜姿,民73)。學者們曾研究過許多方法來解決壓力的問題,茲介紹如下:一、認知治療:Beck的認知治療法主要目標是協助當事人克服認知之盲點、模糊的知覺、自我欺騙及不正確的判斷。治療者透過接納、溫暖、及同理的態度,避免採用權威的治療方式,引導當事人以嘗試錯誤的態度,逐漸進入問題的解決歷程。治療者透過和當事人一起檢覈想法的可信度,及教導當事人「學習如何學習」的方式,與當事人建立治療的合作關係,協助他體認自己的「規則/前題/信念( rules/premis/beliefs )」之思考模式,並落實信念形成自歷程中取得證據的步驟,以跨越認知缺陷(cognitivetraps) ,改變原有的不良想法。(廖鳳池,民79)其實施步驟如下:
(一)教導當事人認識不適應之觀點
(二)進行個案所報告事件及其情緒反應之間的填空活動(filling in the blanket)
(三)隔離(distrancing)與去個人中心化(decentering)
(四)獲取可靠之結論
(五)改變規則
二、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ies):從制約原理來探討,如果將壓力的視為一種習得的趨力,那麼除去此後天所習得之不愉快生理反應,將會使不適應反應減少。這派治療常受批評的地方是,其治療過程亦包含了非行為部分的方式(如想像法)。其次,在心理學界主張身心整合的今天,單純行為方式的治療的成效倍受質疑。以下便簡單介紹身心整合到行為治療法的方式:
(一)系統減敏感法:此法由古典制約原理發展出來,Wolpe所倡導;是應用最廣的行為療法。其基本假設是:焦慮反應是學習來的,是制約後的產物,課以藉著相反的替代活動來消除。首先它會分析引起焦慮行為的刺激,建立焦慮情境的階層,然後教導當事人配合想像的影像去練習鬆弛的方法。引起焦慮的情境在想像時會從威脅最小的漸增到威脅最大的,並且焦慮的刺激配合鬆弛訓練會重複出現,直到刺激與焦慮反應之間的聯結關係消除為止。
(Gerald Corey,1995)三個基本步驟為:
a.鬆弛訓練
b.訂出焦慮階層表
c.進行系統減敏感程序
(二)洪水法(Flooding):根據古典制約的消弱原理,消除治療對象在面對刺激情境時所表現的反應。實施此法時,即是將此種刺激多次連續地出現,使之成為氾濫的狀態,久之,便不會再對之敏感。
(三)內爆法(implosive therapy):和洪水法類似。不同的是洪水法是將受輔者置於真實的壓力情境中,而內爆法是將受輔者置於想像的情境中。
三、認知行為治療
(一)壓力免疫法:Meichenbuam將自我教導訓練發展為功力免疫訓練,綜合了教導、討論、認知、重建、問題解決、放鬆訓練及自我教導等技巧。訓練中的重要關鍵在採用示範。其步驟有三個階段:
Ⅰ.建立觀念階段=教育階段
a.建立關係
b.使當事人覺察自我內容對行為之影響
c.使當事人明白有方法可以處理他們的困擾
Ⅱ.提供技能階段=預演階段
由治療者示範有效的應付技術,並施以肌肉鬆弛訓練。修正事人之負向內言,練習正向、適應之自我陳述。
Ⅲ.應用階段=實踐階段
強調可運用前兩階段於日常情境中。
(二)自我教導訓練:是 Meichenbaum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多層面的訓練組合,包括認知示範、外顯或內隱行為的複誦、審慎選定及排列訓練工作、提供行為表現回饋....等,用以教導當事人中斷他們不適應行為,並產生和工作相關且適於該情境的因應策略及行為。(廖鳳池,民79)基本上是重建認知的一種形式。重點在於改變當事人的自我告知(self - verbalization)他描述「認知結構」掌握著思考的各個要素,而「行為改變」係透過一系列的中介歷程,其中涉及內心對話的互動、認知結構、行為及這些所產生的最終結果。(Meichenbaum,1977,p218)因為不採取急進及大幅度的個體認知系統,而較強調特定具體的認知、情緒、及行為的改變(廖鳳池,民79),故近年來以由認知療法配合上行為療法,漸被歸類為「 認知 - 行為」療法。其步驟如下:
a.訓練辨別及覺察不良思考
b.示範正確自我教導內容
c.由當事人大聲複誦正確的內容,並配合行為的表現,訓練者予以必要的回饋和增強
在 Pamela E. Butler所著〞Talking to Yourself〞(鄧文華譯,民82)中有所謂的「自我對話訓練」,企圖建構一個有系統的自我溝通方式。他認為一個人應付、處理壓力的方式和與自己的交談很有關係,其中有三個信念障礙:「鞭策者」、「阻礙者」、「困惑者」,訓練受輔者體認實質的真我與外加自我,適時表達「我訊息」,並加以「意識」、「評估」、「辨認」、自我鼓舞」、「決定行動」,配合一些相關訓練課程。我個人認為資優生的認知能力發展較其他同齡者為佳,應很適合這種治療方法。
四、其他方式:除了上述幾項治療方法外,還有許多日常日的生活理論也可以提供青少年解壓力之方法。
1.時間管理法:針對有學業壓力的學生,教導其要善運用時間,此不失為一積極方法。
a.瞭解目前時間運用情形:分析檢討自己一天的時間支配情形,休閒時間的安排等,做好一週七天的時間分配表,張貼於書桌之前或明顯之處。
b.設定優先次序:優先順序 1-最重要; 2-次重要;3-例行工作;4-最不重要等,依自訂目標輕重緩急排定事情完成的優先順序習慣。
c.將目標化為可行步驟:可預先設定近程、中程、遠程目標,並將其分為幾個步驟,一步步完成以上目標。
d.創造時間:善於利用零碎時間,例如等公車看書,或搭車聽英文會話,均為不錯的營造時間方法。
e.做決定:一旦做好計劃,必須當立斷地去實施,切勿遲疑,否則日復一日,屆時時光一去又不復返。
2.營養:應注重均衝的營養,勿偏食,健康的身體為一切事業基礎。
3.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佳):每週要有2∼3次運動,每次20∼30分鐘,使身體維持最佳狀態。
4.休閒:適當的休閒活動可以舒展身心的壓力,並能怡情養性。
5.人際關係訓練:針對有人際壓力孩子的訓練,可運用角色扮演、溝通分析、團體活動等方式。
a.建立典範:可以訂某個規則為基準,當他達到水平或此規範便可奬勵。
b.學習界定衝突和問題:當預到衝突或問題時學習去面對和解它。
c.協定:和孩子訂下某約定,當他的人際關係改善,便表示己有所進步。
d.放輕鬆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要學習者放鬆心情,並可做一些運動以放鬆僵硬的肢體。
e.設身處地:在做活動時凡事能以對方角色的思維去揣測。
f.角色互換 :在活動中可互換彼此的角色,藉此去經歷彼此的感受。
這篇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各方面,針對青少年壓力的來源、壓力的因應方式、紓解壓力的方法等許多方面做介紹,老師可閱讀此篇文章,可更了解青少年,也能從中獲得幫助青少年處理壓力的一些方法。
*參考資料
1.黃德祥(民8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2. http://counseling.ncue.edu.tw/group36.shtml 團體諮商
3.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6/56-40.htm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論青少年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