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幸福---談未來之路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 95級 蘇姿尹
主題名稱 |
我要的幸福---談未來之路 |
適用年級 |
國中二年級 |
適用人數 |
35人 |
|||
教材來源 |
自編 |
編製日期 |
2005/01/01 |
單元時間 |
45分鐘 |
|||
教學方法 |
分組討論、 |
帶領日期 |
2005/01/14 |
編製人員 |
蘇姿尹 |
|||
教學資源 |
空白小旗子、麥克筆、問題討論單、CD Player、歌曲CD |
|||||||
學生分析 |
班上有大部分同學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志向,積極的同學會主動請教老師關於生涯的問題,消極的同學沉溺於玩樂,對課業不認真。 |
|||||||
教學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1. 能注意職業工作內容 2. 能探索自己想從事的職業
3. 能比較不同職業的不同
|
1-1能蒐集完整的職業介紹及工作內容 2-1能說出嚮往的職業 2-2能說出該職業吸引你的理由 2-3能了解各行各業的工作內容 3-1能說出與自己嚮往職業最不同的職業 3-2能說出與該職業不同地方 |
|||||||
教學目標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
1-1
2-1 2-2 3-1 3-2 |
一、 準備活動 上課前一周 先預告同學要蒐集自己想從事的職業資料,報章雜誌、網路資料,或相關資訊,蒐集重點為該職業的工作內容,並且要把書面資料帶來上課。 開始上課---分組 請同學拿出蒐集來的資料,老師邀請同學分享自己想從事的職業,逐一寫在小旗子上,分享過的職業不在發表,直到所有職業類型都寫在小旗子上。 一支旗子為一像職業類型,老師邀請一位同學當掌旗人,掌旗人必須尋找相同職業的所有同學,再把桌子為成圓圈,準備討論。
二、 發展活動 我要的幸福---談未來之路 發下問題討論單1,請同學針對想從事的職業做討論,小組分享,統整後依序上台發表。 聽完各組同學報告,再回到小組討論問題討論單2,找出與自己的職業類型最不同的職業加以討論原因。
三、 綜合活動 播放背景音樂“我要的幸福” 選出報告最完整的小組,每人有一票,可自由選擇今天心目中表現最好的組別,包括:資料完整性,表達生動、清楚,以及比較職業論點。 簡單介紹背景音樂,鼓勵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努力堅持。
發下回饋單,當家庭作業,下次上課收回 |
5’
10’
25 |
空白小旗子 麥克筆
問題討論單1 〈見附件一〉 問題討論單2 〈見附件二〉
CD Player 歌曲CD
回饋單 〈見附件三〉
|
*附件
[附件一]
我要的幸福~~~問題討論單1
拿出自己細心準備的資料,我們一起分享吧!
1. 你想從事什麼職業?
2. 我想當個_____________,為什麼?
3. 這份職業面對的是人還是東西
4. 這份職業的工作重點是 ……
5. 這份職業需要什麼技能或專業知識
[附件二]
我要的幸福~~~問題討論單1
聽完了同學的分享,細心的你有沒有聽出與自己嚮往的職業有哪些不同呢?
1. 我覺得_________,是與我們這組最不同的職業!
2. 請說出這份“最不同的職業”的工作內容
3. 請說出不同的原因〈例如:工作內容、他們面對人,我則面對電腦……〉
4. 我不喜歡那份職業,因為……
[附件三]
姓名: 班級: 座號:
1. 我今天知道我想當個……
2. 我嚮往的職業工作內容是……
3. 上完這堂課,我有什麼收穫?
4. 聽聽別人的分享,帶給我什麼收穫?
5. 還有什麼想說的……
[附件四]
我要的幸福
作詞:嚴云農 作曲:李偉菘 編曲:Martin Tang
為愛情付出 為活著而忙碌
為什麼而辛苦 我仔細紀錄
用我的雙眼 在夢想裡找路
該問路的時候 我不會裝酷
我還不清楚 怎樣的速度
符合這世界 變化的腳步
生活像等待 創作的黏土
幸福 我要的幸福 漸漸清楚
夢想 理想 幻想 狂想 妄想
我只想堅持每一步 該走的方向
就算一路上 偶而會沮喪
生活是自己 選擇的衣裳
幸福 我要的幸福 沒有束縛
幸福 我要的幸福 在不遠處
*理論基礎
青少年發展
1. 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辨識與自我認定的時期。這個時期亦是自我對自己的看法、角色任務認定與社會地位形成的重要時期,依據艾瑞克遜(Erikson)的看法,青少年時期的發展危機主要與其辨識、認定與認同有關。如果個人對自己的了解深刻,知道自己應扮演的角色,並且知道人生的意義與方向,將有助於個人價值體系的形成,使個人的生活哲學得以建立,並使人生具有方向與目標,不至於產生迷失或混淆,達成自我統合狀態,此即為青年期的目標。「追尋認定」是一生的過程,在青少年時期變成生活的重點,而且可能在成年期不時地出現。這種想瞭解自己和世界的努力是一種健康、重要的歷程,它有助於增強成年期的力量。
2. 在青少年時期發展正向的自我概念是一重要的階段,所謂自我概念係指個人對自己的理念、情感與態度的總合,亦即自我概念是個人試圖解釋自己、建立基模,以便將對自己的印象、情感和態度組織起來,簡單地說,自我概念就是個人對自己的整體看法,伍爾霍克(Woolfolk,1987)以為其特性之一是具有他人取向,即自我概念會強烈受到他人的影響,是經由個人與他人的互動、別人的回饋與評價中,日積月累的形成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因此積極的自我概念是來自於環境中的成功的運作,並且來自於環境中被重要他人的看重,而這二種經驗最有助於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因此希能由此方面,透由分享、討論青少年有的正面的經驗和感受提升並發展其正向且積極的自我概念。
3. 赫爾(G.S.Hall,1996)提出【風暴與壓力】的青春期人格理論。他主張青春期劇烈的身體變化會導致重大的身心變化。而在這個時期的青少年會充滿強烈且不定的情緒。這是青年期必然風暴期的想法,多年來被廣為接受。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先協助青少年減輕這風暴所帶來的不好影響,例如情緒不定等,並提供他們更多的壓力、情緒策略支持,協助他們渡過徬徨不安的青春期。壓力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人們對壓力的正負面評價會因需求、價值觀、性格而有所不同。有人喜歡刺激,而有些人則安於現狀,喜歡刺激的人追求變動,如果生活中壓力指數太低,會感到無聊;安於現狀的人追求穩固,對於生活壓力指數變動比較敏感。此外,每個人內在的自我強度與外在的支持資源不同,所以抗壓度也有所差異。適中的壓力會激發人們的最佳潛能,適中的壓力指的是壓力指數比抗壓力稍微高一點,也就是勝任的任務要求比自己現有的能力稍微高或者困難一點。
4. Super則認為每一個生涯發展階段都有其特定之生涯發展任務,並且前一階段之發展任務達成與否,關係著後一階段之發展狀況(林淑玲,民78)。他並將生涯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成長期、探索期、建立期、維持期、衰退期。其中,成長期是指十四歲以前的兒童或少年,開始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需要,並且經由現實環境而不斷地嘗試錯誤。十歲以前,讓兒童選擇職業時,兒童鎖考慮的因素主要是自己的「需求」,到十六歲時,則以自己的「喜好」為主要考慮因素;十三、四歲所考慮選擇職業的因素則為自己的「能力」;探索期是指十五歲至二十五的青少年,漸藉由學校的活動、社團、休閒或打工活動等,對自己的能力及角色作一番探索,因此,在做職業選擇時會較有彈性。以此一劃分方式來看,國中生正處於由成長期的最後階段邁入探索期,透過學校休閒活動及兼差之工作經驗中,進行自我嘗試、角色試探及職業探索,且考慮個人興趣、能力、價值觀與機會做暫時性的選擇。
生涯規劃
1. Holland認為個人的職業選擇為其人格的反應,即每個人會去從事和自己人 格類型相似的職業,並將職業歸納為六大類型,基於「物以類聚」的假設,同一職業的工作者具有相似的人格特質,不同類型的人適合不同的生活及工作環境,人格特質若能與環境適配,即諧和度較高。所以相對地,產生了六種不同的人格類型,分別為實際型(R)、研究型(I)、藝術型(A)、社會型(S)、企業型(E)及傳統型(C),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探索自我,找出與人格類型相配合的職業。
2. 社會學習論:個人的學習經驗主要有工具式學習.聯結式學習以及其獨特的經驗,也由於個人獨特的經驗而能化消極的制約學習為主動有創意的歷練。此一觀點經克朗伯茲等人引入生計輔導領域,藉以探討生計提擇歷程中,社會及遺傳與個人因素對決策的影響,進而設計訓練或輔導計畫,增進個人決策的能力,遂使決策論成為生計輔導中一種要的理論。
3. 克伯茲等人認為生計發展的歷程錯綜複耕,受許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其 中主要有下述四類;
Ø 遺傳因子及特殊能力,如種族,性別,外貌以及智力,肌肉協調,特殊才能等,均可能限制或影響個人學習的經驗與選擇的自由。
Ø 環境情況與特殊事件,如就學與訓練機會,社社會政策,技芸發展,社會變遷,自然災害,社區背景,家庭等非個人所能控制的因素,對個人的學習與提擇有重大影響。
Ø 學習經驗,包括工具式學習與聯結學習(為古典制約學習與觀察學習的綜合,個人的職業偏好,態度等許多情緒反巒均為此種學習經驗的產物)的經驗。
Ø 工作取向技能,為上述各項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包括解決問題技術,工作習慣,感向,情緒反應,認知歷程等。此種技能又會影響其他各項因素,因此又可能為行為的因,故上述四種因素彼此交互影響,而致使個人生計發展歷程不眾有所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