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設計之理論基礎
一、創造力的重要性
一般人的學習能力多偏重於吸收、記憶及理解能力,而忽略了創造能力之配合,以往的教育制度也未特別訓練學生創造思考之方法,致使學生久而久之陷入思考的桎梏中,只能因襲舊有的思考模式,但我們每天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只是因襲舊習沒有改變,那麼就沒有進步的可能,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自應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議題。
二、創造力的理論基礎
創造心理之成為一個研究主題,一般公認始自Guilford於1950年對智力結構的研究。按Guilford智力結構理論的解釋,人類的智力乃複雜思惟的表現。在思惟的整體心理活動過程中,則包括三類不同事件:(1)思惟的內容(content);(2)思惟的運作(operation);(3)思惟的產物(product)。思惟過程中三類事件,可視之為立體結構的三個向度或三大類要素,每大類要素又各自包括多種次級要素。在整個立體式智力結構中,理論上就可按三大要素的乘積,得180種不同能力;即5(不同內容)×6(不同運作方式)×6(思惟產物)=180。換言之,Guilford認為人的智力是由180種不同能力結構而成的(張春興,民83)。而在思惟運作的向度上包含的思惟運作有六種:認知、記憶收錄、記憶保存、擴散思惟、聚斂思惟、評價。而其中擴散思惟指的是:思路廣闊,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思惟方式,所以在此智力結構中,擴散思考即代表人類的創造力,它包含以下幾種基本能力,而這些能力可透過測驗工具或評量者的觀察而了解(陳龍安,民78):
(一)敏覺力(Sensitivity):指敏於覺察事物,具有發現缺漏、需求、不尋常及未完成部份的能力。也即是對問題的敏感度。
(二)流暢性(Fluency):指產生觀念的多少,即是思索許多可能的構想和回答。
(三)變通力(Flexibility):是指用不同方式思考,面對問題時能隨機應變。
(四)獨創力(Originality):指反應的獨特性,想出別人所想不出來的觀念。
(五)精進力(Elaboration):是一種補充概念,在原來的構想或基本觀念再加上新觀念,增加有趣的細節,和組成相關概念群的能力。
歸納言之,創造性思考在運作過程中,常須突破成規,超越習慣,以求新求變、冒險探究的精神去構思觀念或解決問題,其行為表現出敏覺、流暢、變通、獨特、精進等特質。
而本教學研究方案即根據此創造力的五大基本能力發展而成,希望藉由此課程活動,增進學生的創造力。
三、認知理論基礎:
創造力與抽象思考能力有關,需待學生心智發展到能作抽象思考時,實施創造力教學才有其價值。本課程活動對象為國一學生,據Piaget的認知理論,國一學生已達抽象思考能力階段。
Piaget認為兒童的思惟或心智活動異於成人,兒童隨年齡增長而產生的智力發展,並非表現於他的知識在量上有所增加,而是在思惟方式上產生了質的改變。Piaget經由多年的觀察研究,發現自出生到青少年成長期間,個體的認知發展,在連續中出現階段性的特徵,下表即為Piaget認知發展階段論的簡單說明(張春興,民83):
期別 |
年齡 |
基模功能特徵 |
感覺動作期 |
0∼2歲 |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概念 |
前運思期 |
2∼7歲 |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惟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 |
具體運思期 |
7∼11歲 |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惟以解決問題 2.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 3.能理解守恆的道理 |
形式運思期 |
11歲以上 |
1.能做抽象思惟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惟問題 |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具有極重要的教育心理學意義,要想教導兒童經思惟學習知識,解決問題,如果在事先不了解兒童的思惟方式,不了解各認知階段在認知方式上的差異,只一廂情願地單憑成年人的想法去教兒童,結果定然事半功倍,甚至徒勞無功。
依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國一生已發展到形式運思期,能做抽象性的思考,因此創造力的教學課程對其應有相當的適切性與啟發性。
四、創造思考教學的涵義與原則
創造思考教學,就教師本身來講,乃是鼓勵教師,因時制宜,變化教學方式。其目的在啟發學生創造的動機,鼓勵學生創造的表現,以增進創造才能的發展,也就是說,利用創造思考的策略,配合課程,讓學生有應用想像力的機會,以培養學生敏覺、流暢、變通、獨創及精密的思考能力。創造思考教學應注意以下的原則(陳龍安,民78):
(一)支持並鼓勵學生不平凡的想法和回答
(二)接納學生的錯誤和失敗
(三)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四)允許學生有時間思考
(五)促進師生間、同學間,相互尊重與接納的氣氛
(六)察覺創造的多層面
(七)鼓勵正課以外的學習活動
(八)傾聽及與學生打成一片
(九)讓學生有機會成為決定的一份子
(十)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
五、「愛的(ATDE)」創意思考教學模式
(林幸台等,民83)研究發現,教師在實施創造思考教學時,最常遇到的困擾為「無法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僅教授枝節,無法串連運用」及「缺乏創造思考訓練」。針對此許多專家學者也提出創意思考教學模式及策略,但創意思考教學就如同創意思考本身一般,是多變化、具有個別差異,教師應該靈活運用,而非「照單全收」、「照本宣科」。
因此本組在設計此創意活動教學方案時,針對實際的需要及教學環境的考量,其設計理論主要參考(陳龍安,民78)「愛的(ATDE)」創意思考教學模式,希望能營造一開放自在的空間,提供學生學習的最佳環境。
所謂ATDE(愛的)主要是由四個要素構成,其代表意義如下:
(1)問(Asking):教師設計或安排問題的情境,提供創造思考的 問題,以供學生思考。其中特別強調聚歛性(convergent thinking)問題及擴散性(divergent thinking)問題,培養其創意思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2)想(Thinking):教師提出問題後,應鼓勵學生自由聯想,並給予思考的時間,以尋求創意。
(3)做(Doing):在這階段中,可以透過書寫、述說、表演、歌唱等各種活動,讓學生從做中學,邊想邊做,在實際活動中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
(4)評(Evaluation):指師生共同擬定評估標準,選取最適合的答案,彼此欣賞尊重,使創意思考萌芽後進入實用階段,此階段強調師生的相互回饋與分享。
「ATDE教學模式」其基本原則為
(一)推陳出新:運用學生既有知識背景再加以實施詢問、思考、行動、評鑑的練習。
(二)有容乃大:強調愛的教育,能接納不同或相反意見,不批評指責, 提供和諧安全的教學氣氛。
(三)彈性變化:詢問、思考、行動、評鑑的程序可依實際狀況作調整,可詢問→思考→詢問→行動→評鑑,也可以詢問→行動→思考→詢問→思考→行動→評鑑,靈活運用。
在ATDE模式中,強調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為基礎,在教師適當的設計及提出問題情境,刺激學生思考。因此要達到有效的教學,促進學生思考,教師的發問技巧就更顯其重要性。
六、創造思考的發問技巧
(一)編製創造性問題時的技巧
1.問題沒有唯一標準的答案。
創造性問題最大的特點是擴散性,答案要越多越多,越新奇越好,標準答案只會更侷限學生的思考空間。
2.問題的答案不僅限於現有的教材中。
若是學生能在課本中輕易找到答案,則不符合創造性問題的特性。
3.問題的敘述應以學生的知識經驗為基礎。
配合學生的程度及生活經驗,除了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動機,更能夠落實在生活中,提升其創意思考問題解決的能力。
(二)請學生作答的技巧
1.候答時間不宜過短
教師發問後,指明學生回答或教師再度開口說話前,這段時間稱為候答時間。研究顯示,北市國小三四年級國語及社會科發問時的候答時間長度為1.74秒,對學生來說仍嫌過短(張玉成,民72),而創造性問題為思考性問題,需要思考、醞釀、組織之後才能作答,因此教師需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回答問題,提升答案的意義與價值。
2.多鼓勵少批判
在問答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對回答內容的態度將會影響整個學習環境。若師生的態度是批判指責或訕笑,會讓學生倍感威脅,不願意再多想或多講;反之,若師生能以開放接納的態度,多給予他人肯定,學生受到鼓勵,自然而然會再願意學習。
3.容多納異
容多指兩方面,一為容許同一學生對同一問題提出多種答案,二為容許多位學生對同一問題作答;納異指的是只要不是破壞性
或傷害他人的內容,都可以接納,容許多種不同的想法存在。
4.歸納答案
在學生回答出一連串的答案後,教師應做一歸納或總結,其歸納時,不妨只歸納出可接受或表現不錯之處,其餘較差者可暫且不提,針對學生良好的表現多加以鼓勵。
在教師提問後,即進入(ATDE)創意思考模式的階段,在創意思考的過程中,為了要更提升思考內容的擴散性,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透過彼此的意見交流,更容易活絡個人的思考。以下即介紹本教學方案設計中,學生在思考討論時所運用之「腦力激盪術」。
七、腦力激盪術
「腦力激盪」(Brainstorming,簡稱BS),是由美國某大型廣告公司創始人奧斯朋(Alex F.Osborn)在1937年首先發明使用。(張玉成,民80)。主要是利用集思廣益的原理,透過多人的集體思考,使思想彼此激盪,進而產生連鎖反應,引出更大量不同的想法或靈感。在運用腦力激盪術時,需注意以下四項原則:
1.延緩判斷(禁止批評):批評會扼殺發言人的發言意願及侷限思考空間,無益於創造思考。
2.量中生質(越多越好):以量取質,見解越多,越有可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法。
3.自由聯想(異想天開):歡迎自由發言,多提供意見,意見越新奇獨特越好,不怕與他人不同。
4.組合改進(綜合修正):除提供意見外,也可以隨時擷取他人意見,參考或再修正之,以求意見的精進性。
八、參考書目
台北市教育局(民79)。台北市國民中學輔導工作手冊。
林幸台、張昇鵬、黃桂君、張英鵬、陳昭儀(民83)。創造思考教學目標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0,303-318。
段秀玲(民81)。創造思考訓練手冊。台北:天馬。
陳龍安(民7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龍安(民78)。做個聰明人。台北:心理。
郭有遹(民 83)。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
張玉成(民80)。開發腦中金礦的教學策略。台北:心理。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澄譯(民79)。突發奇想—創意開發。台北:世茂。
貳、輔導活動教學設計方案
以下茲列出本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輔導活動方案設計---創意狂想曲
主題名稱 |
創意點子王 |
適用對象 |
大雅國中一年級 |
|||||
設計參考 |
綜合活動課本(翰林版)第二冊第二單元 |
|||||||
編製者 |
簡惠瑩、廖真瑜 |
所需時間 |
45分鐘 |
|||||
學生背景分析及設計構想 |
本校為郊區偏都市型學校,學生家長多忙於事業,因此學生對於學習較被動,上課少發言,但對於教師指示服從性高。設計此方案主要是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創意思考之能力。 |
|||||||
活動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1.能明白自己是否具有創造力 2.能瞭解創造力的五大能力 3.知道腦力激盪法的四大原則
二、技能方面 4.能表現出腦力激盪的討論方式
三、情意方面 5.增進彼此間相互尊重 6.願意分享自己的感想 |
1-1能說出自己是否具有創造力 2-1能說出創造力的五大能力 3-1能說出腦力激盪法的四大原則
4-1能表達自己的意見 4-2能傾聽他人不同的意見 4-3能接納他人不同的意見 4-4能想到許多不同的意見
5-1願意尊重彼此想法的不同 6-1能夠說出在活動中的感受 |
|||||||
活動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教具 |
|||||
1-1
2-1 6-1
3-1
4-1 4-2 4-3 4-4 5-1 |
一、課前準備:學生皆已按照分組座位坐好 二、暖身活動: 1.教師先展示一張「大賣場手推車」的圖,並請學生說 說看到此圖會想到什麼? 2.教師進一步說明大賣場手推車的發明由來,引導學生 瞭解創造力在生活當中的重要性。 3.教師詢問學生自己是否具有高度創造力並針對學生反 應給予回饋。 4.教師先發下一人一張學習單,學習單上畫有六個波浪 圖,請學生練習將此學習單的每個波浪圖加上一些線 條或圖形,使其成為有意義的圖案。 5.教師觀察學生實作情形,並回答學生在練習中所產生 的問題。(例如:可以超過圖形的範圍嗎?)。 6.時間到後,邀請兩位同學上台畫出自己的作品,教師針對其所畫出的作品,給予回饋,也邀請其他同學做進一步分享,接著再說明創造力的五種基本能力: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
三、主題活動:腦力激盪 1.教師說明腦力激盪法是提升創造力的方式之一,並說明進行時的四項原則:禁止批評、越多越好、異想天開、組合改進。 2.教師在黑板上展示一幅章魚圖,並說明:請想像一下,如何在一隻窄口大肚的玻璃瓶裡,裝入一五斤重活章魚;如果你辦到了,請再想像一下,如何把章魚活著弄出來。 3.小組進行討論。 4.小組派代表上台報告。 四、總結活動 教師總結每個人都具備潛在的創造能力,只要多加練習運用,不僅會讓一個人的頭腦思考運作更加靈活,也會增添更多的生活樂趣。
|
2
5
2
8
7
5
7 7
2
|
「大賣場手推車」圖片—附件一 手推車故事--附件二
波浪圖學習單—附件三
章魚圖--附件四 |
輔導活動方案設計---創意狂想曲
主題名稱 |
看我七十二變 |
適用年級 |
大雅國中一年級 |
|||
設計依據 |
綜合活動課本(翰林版)第二冊第二單元 |
|||||
編製者 |
簡惠瑩、廖真瑜 |
所需時間 |
45分鐘 |
|||
學生背景分析及設計構想 |
本校為郊區偏都市型學校,學生家長多忙於事業,因此學生對於學習較被動,上課少發言,但對於教師指示服從性高。設計此方案主要是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創意思考之能力。 |
|||||
活動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 認知方面 1.知道什麼是敏覺力 2.知道什麼是流暢力
二、 技能方面 3.知道如何練習敏覺力 4.知道如何練習流暢力 5.能表現出腦力激盪的討論方式
三、 情意方面 6.增進彼此間相互尊重 7.願意分享自己的感想 |
1-1能說出什麼是敏覺力 2-1能說出什麼是流暢力
3-1 能觀察出事物前後不同之處 4-1 能說出物品(筆)的其他功用 5-1能表達自己的意見 5-2能傾聽他人不同的意見 5-3能接納他人不同的意見 5-4能想到許多不同的意見
6-1願意尊重彼此想法的不同 7-1能夠說出在活動中的感受 |
|||||
活動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教具 |
|||
7-1
1-1
2-1
1- 1 2- 1 5- 2 5- 3 5- 4 6- 1 |
一、課前準備:學生皆已按照分組座位坐好 二、暖身活動:大家來找喳 1.教師進教室,待學生起立敬禮後,請學生面向後方,教師利用此機會將身上的穿著作些變化。 2.再請學生面向前方,坐回原位,讓學生猜猜教師現在的穿著跟剛剛有何不一樣? 3.學生回答,教師給予回饋。
三、主題活動一:看我七十二變 1.教師請學生兩兩面對面1分鐘,然後兩兩轉身,背對背,變動自己身上的衣物或配件三項,例如:手錶從右手換到左手、袖子捲起等 2.各自背對背做好更動後,再向後轉回面對面,互相說出對方的三種變動處 3.教師提問:從剛才的活動中你發現了什麼? 4.教師針對學生回答給予回饋。 5.教師說明,這樣的能力是屬於創造力當中的敏覺力,敏覺力就是指敏於覺察事物,對問題的敏感度高,容易發現事情的不尋常。也就是「明察秋毫」、「見微知著」、「眼觀四方、耳聽八方」。 三、主題活動二:行雲流水 1. 教師說明,接下來進行創造力當中的流暢力練習。流暢力是指能想出許多意見及想法,也就是「滔滔不絕」、「思路暢通」、「意念泉湧」。 2. 教師說明:筆是日常生活當中常見的物品,那筆除了書寫和繪畫的功用之外,還能拿來做什麼? 3. 請小組討論。 4. 小組派代表上台報告。 四、總結活動 教師總結:今天練習了創造力當中的「敏覺力」和「流暢力」,同學可在日常生活中,對周遭圍事物多加觀察,舉一反三,提昇自己的創造力。
|
7
3
2 3
3
5
8 12
2 |
教師事先做好準備
「敏覺力」字卡 --附件五
「流暢力」字卡 --附件六 |
輔導活動方案設計---創意狂想曲
主題名稱 |
創意一點靈 |
適用年級 |
大雅國中一年級 |
||
設計依據 |
綜合活動課本(翰林版)第二冊第二單元 |
||||
編製者 |
簡惠瑩、廖真瑜 |
所需時間 |
45分鐘 |
||
學生背景分析及設計構想 |
本校為郊區偏都市型學校,學生家長多忙於事業,因此學生對於學習較被動,上課少發言,但對於教師指示服從性高。設計此方案主要是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創意思考之能力。 |
||||
活動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1.知道什麼是變通力 2.知道什麼是獨創力
二、技能方面 3.知道如何練習變通力 4.知道如何練習獨創力 5.能表現出腦力激盪的討論方式
三、情意方面 6.增進彼此間相互尊重
|
1-1能說出什麼是變通力 2-1能說出什麼是獨創力
3-1 能說出許多可變通的方法 4-1 能說出新奇的想法 5-1能表達自己的意見 5-2能傾聽他人不同的意見 5-3能接納他人不同的意見 5-4能想到許多不同的意見
6-1願意尊重彼此想法的不同
|
||||
活動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教具 |
||
1-1
3-1 5-1 5-2 5-3 5-4 6-1
2-1 4-1 5-1 5-2 5-3 5-4 6-1 |
一、課前準備:學生皆已按照分組座位坐好 二、暖身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複習上週所介紹的「敏覺力」和「流暢力」及相關活動。
三、主題活動:妙筆生花 1. 教師說明創造力中的第三項能力「變通 力」。變通力是指發現方法來改變觀念或事物、習慣,也就是說能找到不同的方法適應各種狀況。「窮則變,變則通」、「隨機應變」、「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2.教師說明,上週曾討論到「筆的其他功 用」,今天換個角度思考,如果當你需要筆來書寫或繪畫時,身旁沒有筆,可以怎麼辦? 3.小組討論。 4.小組派代表上台報告 5.教師針對學生的報告給予回饋。 四、主題活動二:標新立異 1.教師在黑板上呈現一張圖片,請學生思考看到這張圖你會想到什麼? 2.請小組討論,列舉出多種與眾不同的答案 3.小組派代表上台報告。 4.教師針對學生的報告給予回饋。 5.教師說明此為創造力中「獨創力」的練習。獨創力就是指能想出與眾不同的答案、新奇的想法,或能做出別人意想不到的事物。也就是「獨特新穎」、「標新立異」、「萬綠叢中一點紅」。 五、總結活動 教師說明,善用變通力及獨創力,針對平日常遇到的問題找出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法,訓練自己對事物有獨特新奇的見解,多加練習,或許你就是下一個發明家。
|
3
2
7 6 2
10
8 2 3
2 |
「敏覺力」字卡 「流暢力」字卡
「變通力」字卡 --附件七
圖片—附件八
「獨創力」字卡 --附件九 |
輔導活動教學方案設計---創意狂想曲
主題名稱 |
更上一層樓 |
適用年級 |
大雅國中一年級 |
||
設計依據 |
綜合活動課本(翰林版)第二冊第二單元 |
||||
編製者 |
簡惠瑩、廖真瑜 |
所需時間 |
45分鐘 |
||
學生背景分析及設計構想 |
本校為郊區偏都市型學校,學生家長多忙於事業,因此學生對於學習較被動,上課少發言,但對於教師指示服從性高。設計此方案主要是為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創意思考之能力。 |
||||
活動目標 |
單元目標 |
具體目標 |
|||
一、認知方面 1.知道什麼是精進力
二、技能方面 2.知道如何練習精進力 3.知道如何綜合運用創造力的五大原則 4.能表現出腦力激盪的討論方式
5.知道如何運用肢體動作表達 三、情意方面 6.增進彼此間相互尊重 |
1-1能說出什麼是精進力
2-1 能說出許多可引申、擴大的方法 3-1 能完成家庭作業 4-1能表達自己的意見 4-2能傾聽他人不同的意見 4-3能接納他人不同的意見 4-4能想到許多不同的意見 5-1能夠演出編劇內容
6-1願意尊重彼此想法的不同 |
||||
活動目標 |
活動內容 |
時間 |
教具 |
||
1-1
2-1 4-1 4-2 4-3 4-4 5-1 6-1
3-1
|
一、課前準備:學生皆已按照分組座位坐好 二、暖身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複習上週所介紹的「變通力」和「獨創力」及相關活動。
三、主題活動:貓在鋼琴上昏倒了 1. 教師說明創造力中的第五項能力「精進力」。精進力就是指在原來的觀念上再添加新的觀念,將事物引申或擴大,不斷地充實增加,使其變得更加理想。也就是「精益求精」、「錦上添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句話「貓在鋼琴上昏倒了」,請同學根據這句話編出一有意義的劇本,並依各組的創意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3.小組討論劇本內容及呈現方式。 4,小組上台呈現。 5.教師針對學生的表演給予回饋。
四、總結活動 1.教師說明經由這幾節課的練習,除了希望同學能瞭解創造力的五大原則外,更希望同學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發揮運用,培養自己的冒險心、挑戰心、好奇心及想像力,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 2.教師說明課後作業:請同學發揮創造思考能力,設計一本屬於自己的自傳,自傳內容主要是介紹你自己,讓他人能很快地認識你,格式大小不拘,頁數在3頁以上即可,二週後繳交。 3.學生若是對作業有所疑問,教師可再多做說明。 |
3
2
12
18 3
2
5
|
「變通力」字卡 「獨創力」字卡
「精進力」字卡 --附件十 「貓在鋼琴上昏倒了」字卡--附件十一
|
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