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物語—談人際尊重

 


活動名稱: 星際物語—談人際尊重

原設計者:彰化師大輔諮系95級 張瑋珊

 

 

主題名稱

星際物語談人際尊重

適用年級

國一

教學時間

90分鐘

教學方法

體驗活動、小組討論

設計日期

94/6

教學日期

94/6

教材參照

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翰林出版社)

戲法學校高級篇(幼獅出版社)

設計者

張瑋珊

設計依據

九年一貫課程目標

1.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

2.表達、溝通與分享

3.尊重、關懷與團隊合作

4.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

學習領域能力指標

【綜合】1-3-1欣賞並接納他人

【綜合】3-4-1 體會參與團體活動的意義,並嘗試改善或組織團體活動

【綜合】3-2-1 參與各類團體自治活動,並養成負責與尊重紀律的態度

【綜合】3-2-2 參加團體活動,了解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並能表達自我以及與人溝通

【語文】B-2-1 能培養良好的聆聽態度

【語文】C-2-1 能充分表達意見

【語文】C-3-2 能運用多種溝通方式

【語文】F-3-1 能應用觀察的方法,並精確表達自己的見聞

【健康】6-3-4 應用溝通技巧與理性情緒管理方式以增進人際關係

【健康】6-2-3 參與團體活動,體察人我互動的因素及增進方法

【社會】5-4-4 在面對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之間產生合作或競爭的情境時,能進行負責任的評估與取捨

【社會】5-4-5 分析人際、群己、群體相處可能產生的衝突及解決策略,並能運用理性溝通、相互尊重與適當妥協等基本原則

理論依據

1.Kohlberg的道德發展論:九歲以上到成人,屬於「習俗道德期」。

2.Bruner的發現學習論: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從事情變化中發現原理原則,才是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

(詳見附件一)

教學資源

CD playe1台、音樂CD(輕快的音樂)、矇眼布35條、衛生紙1盒、A4白紙36張、B4海報10張、課程海報2

教材分析

1.用「星際系列」包裝整體方案,引發學生參與動機。

2.以體驗活動為主要方式,靜態、動態皆備,難度由淺到深,於活動結束時立即進行討論,並鼓勵學生修正後再嘗試。

3.藉由暖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每個人想法有所差異。

4.發展活動則體驗「尊重」的感受,及進一步討論尊重的可行方法。

學生學習條件分析

根據調查,當前的國中生「以自我為中心」為普遍現象,較缺乏接納別人意見、尊重他人的態度,因此有需要協助他們在此階段體會彼此尊重的重要性與適當方式,以建立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

1.能了解人際間會有不同的意見

 

 

2.明白尊重他人的方法

 

 

3.知道彼此尊重對班級的影響

 

 

二、情意

4.能體會被尊重的感受

 

5.能覺察尊重的重要性

 

 

三、技能

6.能接受班級中不同的想法

 

7.能表現尊重的行為

 

1-1學生能舉例說明人與人之間有哪些差異至少兩項

1-2學生能說出班級中會有不同意見的原因至少一項

2-1學生能寫出生活中所觀察到的尊重行為至少三項

2-2學生能寫出尊重他人的方法至少三項

3-1學生能表達彼此尊重對班級的幫助至少一項

3-2學生能寫下不尊重對班級的影響至少一項

 

4-1學生能分享受到尊重的經驗至少一項

4-2學生能說出被尊重的感覺至少一種

5-1學生能具體表達尊重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至少一項

5-2學生能說出不尊重他人的結果至少一項

 

6-1學生在聽到不同想法時,能表現不加以批評的態度

6-2學生能表現聆聽他人的態度

7-1學生能寫出如何在班級中具體表現尊重的行為至少兩項

7-2學生能說出班上同學(或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種行為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備註

 

 

 

 

 

 

 

 

1-1

1-2

6-2

 

 

 

 

 

 

 

 

 

 

 

 

 

 

 

 

 

 

 

 

 

 

 

 

 

 

 

 

 

 

  

 

6-1

6-2

 

 

 

 

 

 

 

 

 

 

 

 

 

 

 

 

 

 

 

 

 

 

 

 

 

 2-2

3-1

3-2

5-1

5-2

 

 

 

 

 

 

 

 

 

 

 

 

 

 

 

 

 

 

  

 

 

 

 

4-1

4-2

 

 

 

 

 

 

 

 

 

 

 

 

 

 

 

 

 

 

 

 

 

 

 

 

 

 

 

 

 

 

 

 

 

 

 

 

 

2-2

7-1

7-2

 

 

 

 

 

 

 

 

4-1

4-2

 

2-2

7-1

7-2

《單元一》

一、準備活動

學生進教室前,隨機抽取一張分組牌,分組牌共有五種:亞洲人、美洲人、歐洲人、非洲人、澳洲人,可將學生分為五組,請同學依拿到的組別到各組坐好等待。

 

1.開場

等待學生依序就定位後,老師進行活動介紹。

【指導語】

「大家都找到自己的組別坐好了嗎?嗯,大家都很有效率喔!今天的活動名稱是『星際物語』,咦?到底要進行什麼活動呢?在這裡老師先賣個關子,我們今天所進行的活動是一系列跟主題有關的喔!」

 

2.引起動機

以暖身活動「外星密碼」作為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的想法會有所不同。

【指導語】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外星人存不存在呢?如果有一天,外星人來拜訪地球,我們該怎麼樣和他們溝通呢?現在我發下白紙,每個人都拿一張,請聽我的指令跟著做喔!」

 

3.暖身活動:外星密碼

(1)每個人手上都拿者一張白紙,依照老師的指令進行動作。

(2) 把白紙對摺一次,再對摺一次。

(3)右上角撕下一個兩公分的正方形。

(4)然後再對摺,左上角撕下一個兩公分半徑的圓弧形。

(5)完成後請大家睜開眼睛,看看彼此的作品。

(6)看哪一組最多人與老師手中的作品相似。

 

【指導語】

「現在,我們發現有個方法可以和外星人溝通,我手上有組外星人給的密碼,如果能按照指示用白紙做出他們所要的形狀,他們會找出最符合他們想法的人類,大部分出現在哪一洲,就可以代表和他們溝通。現在我要開始念外星人的指令了喔!請大家閉上眼睛。

首先,把白紙對折一次,再對折一次,右上角撕下一個兩公分的正方形。然後再對折,左上角撕下一個兩公分半徑的圓弧形。

大家都跟上進度了嗎?記得不要張開眼睛喔!還沒完成的請舉手。好,最後一個指令,請大家把白紙打開一折,在紙的四個角都撕成邊長為一公分的三角形。

好,完成的同學可以睜開眼睛。

大家把紙拿高,看看有沒人跟你一樣?有沒有跟老師做的一模一樣的?我們來看看哪一組是最多人跟老師一樣的。

嗯!恭喜**洲的同學,你們可以代表跟外星人溝通了。」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老師說的是同一個指令,大家的作品卻幾乎都不一樣呢?這讓你想到班級中什麼情況?

我想大家都發現其實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所以對同一指令的解讀也不一樣,在班上也是如此,所以意見不合是常有的事,但當別人的意見跟你不同時,該怎麼辦呢?」

 

二、發展活動(一)

1.危機總動員

(1)   以太空船遇到危機狀況,必須從「建築師、醫生、心理師、廚師、老師、政治家、科學家、宗教家、經濟學家、家庭主婦」十種角色中選擇五種角色的兩難狀況作為情境。

(2)   在黑板上寫出這十種角色黑板上,然後請學生先各自作答。

(3)   寫好答案後再兩兩一組討論,討論出結果後,再與另一組(共四人)討論,產生結論後再與另一組(共八人)討論出結果。

(4)   結束後,請各組派代表分享。

【指導語】

「剛剛的外星密碼已被大家解開了,外星人非常開心,他們決定帶著十個地球人搭太空船到太空中旅行,他們分別是:建築師、醫生、心理師、廚師、老師、政治家、科學家、宗教家、經濟學家、家庭主婦。在旅行途中,突然間,太空船發生難以解除的故障,導致油料外露,燃料嚴重不足,為了減輕承載重量,只能留下五位地球人回程,但外星人非常煩惱,因為他覺得每個人都很重要。如果是你,該如何選擇呢?

先給大家1分鐘寫下自己的答案,寫好了嗎?好了之後找另一位同學討論出你們的共識,時間2分鐘,討論好了嗎?然後再跟另一組同學,一共四個人討論出你們的結論,時間2分鐘,完成了嗎?最後,請你們在跟另一組,一共八個人討論出你們的最後結論,時間也是2分鐘。

好,時間到,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喔!現在請每一組代表說一下你們的結論。」

 

2.分組討論

各組說明結論後,由老師引導學生思考進一步問題(附件二)。

【指導語】

「剛剛在討論過程中,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都是負責說服別人,還是被說服的?當別人跟你意見不同時,你通常都怎麼辦?還有,如果你跟團體裡大部分的人意見不合時,你還是會說出反對的意見嗎?怎麼樣做才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在班上如果有沒有大家意見不同的時候,該如何解決呢?」

 

3.班級討論

邀請各組同學發表心得,老師並給予回饋。

 

4.結束

【指導語】

「這一節課我們了解到每個人的想法是很不一樣的,也知道意見不同時應該要用讓對方覺得可以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想法,這其實就是『尊重』的意思。我們先下課休息一會兒,待會兒還有一個活動要讓大家體驗看看,是不是對『尊重』更有感覺?待會兒見喔!」

布置下一節課的使用空間

 

(利用下課時間布置場地)

 

 

 

《單元二》

 

三、發展活動(二)

1.星際迷航首部曲

(1)   用桌子將教室分隔為幾個區塊(如附件三),並說明起點與終點。

(2)   活動規則:

--將全班分為兩組,分別為甲、乙兩組,一組約15~20人。

--甲組進行活動時,乙組坐在教室兩側進行觀察;乙組進行活動時,換甲組負責觀察。

--進行活動的組別,再兩兩配對,配對好後,其中一人(A)坐在講台前的區域,另一人(B)坐在教室後方區域(如附件三),一個區域大約8-10人。

--B把眼睛矇上,A在黑板前區域,引導B從教室後方區域往黑板方向行走,但要小心過程中不要碰撞到桌椅,注意安全,如果碰到則全體分數家五秒。

--完成速度愈快、碰撞次數愈少,完成時間愈少,時間計算為全部的B回到終點線為止。

(3)在旁觀察活動進行的乙組,負責紀錄A如何引導B(包括說話語氣、引導方式,如附件四)。

(4)等全部的B都到達終點線後,老師請大家回到座位上。

(5)然後甲、乙兩組更換角色,由乙組進行活動,甲組於教室兩側進行觀察。

 

2.分組討論

(1)找剛剛兩兩一組搭配的夥伴,討論如何修正合作方式,以減少完成時間。

(2)老師邀請幾位同學分享可能的修正方式。

【指導語】

「剛剛大家都很努力地互相合作,非常認真!現在請大家討論一下,有什麼方法可以加快同學從後方到達前方區域的速度,但仍要小心不能碰撞到桌子喔!」

 

3.再次挑戰

(1)以同樣的遊戲規則,再次進行活動。

(2)徵求甲、乙兩組其中一組自願接受挑戰者進行活動、另一組在旁觀察。

(3)請觀察組比較活動組與第一次表現的不同之處。

 

4.分組討論

(1)以全班目前的四組進行討論(甲乙兩組中各自有兩組)。

(2)請同學按照討論題綱(如附件五)進行討論,並決定主席、紀錄、報告者。

【指導語】

「現在請各組討論老師所發下去的題目,請每組選出各自負責當主席、紀錄,及報告的同學。」

 

5.班級討論

(1)邀請各組同學發表心得,老師並給予回饋。

(2)引導學生了解默契的培養有助於合作效果。

(3)進一步體會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感受到對方的細心、尊重。

(4)分享如何尊重他人及在班級中如何落實。

 

6.結論

【指導語】

「在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想法是有差異的,沒有兩個人的想法是一模一樣的,因此尊重別人的想法很重要,在這節課我們更體會了被尊重的感覺是很好的,也知道尊重別人的方法有哪些。其實這些道理用在我們的班上,也是很有用的喔!相信大家如果真的能做到互相尊重,我們班在各方面的合作一定會很棒的!」

 

第一節

 

2分鐘

 

 

 

 

2分鐘

 

 

 

 

 

 

 

2分鐘

 

 

 

 

 

 

 

14分鐘

 

 

 

 

 

 

 

 

 

 

 

 

 

 

 

 

 

 

 

 

 

 

 

 

 

 

 

2分鐘

 

 

 

 

  

 

 

 

7分鐘

 

 

 

 

 

 

 

 

 

 

 

 

 

5分鐘

 

 

  

5分鐘

 

 

 

 

 

 

 

 

5分鐘

 

 

 

 

1分鐘

 

 

休息

10分鐘

 

第二節

 

 

 

15分鐘

 

 

 

 

 

 

 

 

 

 

 

 

 

 

 

 

5分鐘

 

 

 

 

 

 

 

 

 

7分鐘

 

 

 

 

 

 

5分鐘

 

 

 

 

 

 

 

10分鐘

 

 

 

 

 

 

3分鐘

 

 

準備分組牌

播放音樂

留意學生是否按組別坐好

 

 

 

 

 

 

 

 

 

全班一人發一張白紙

 

 

 

發好白紙後,將教室的燈關掉(或把窗簾拉上即可),放一段類似星際遨遊的音樂

 

 

 

 

 

 

 

 

 

老師的語氣可以緩慢些,以配合在星際中遨遊的氣氛

 

 

指令說明要清楚

 

留意學生是否確實閉上眼睛

 

 

 

開燈、拉開窗簾

音樂聲轉小

 

 

 

 

 

引導學生思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鼓勵學生發言

 

 

 

 

 

 

 

 

 

 

 

 

老師的引導氣氛宜生動

 

 

CD player、輕快略帶緊張的音樂

 

確實控制每回合的討論時間

 

 

 

 

 

 

 

每組一張討論題綱、B4海報紙、彩色筆

 

 

 

 

 

 

老師可到各組觀察討論情形

 

 

 

 

 

 

 

 

 

下課時徵求熱心同學協助挪動課桌椅

 

 

 

 

 

 

 

 

 

準備矇眼布、衛生紙,及輕快音樂

 

說明活動規則必須清楚,並確認學生是否了解

 

活動過程中要非常小心學生移動的安全性,若有人碰撞受傷必須立刻停止

 

 

 

 

 

 

觀察指標一覽表

 

 

 

甲、乙組交換時,留意班上秩序

 

 

此部分需要控制討論時間,目的讓學生有機會討論如何修正即可

 

 

 

 

 

 

 

 

準備矇眼布、衛生紙,及輕快音樂

 

 

 

 

 

一組3-4張討論題綱、1B4海報紙、彩色筆

 

 

 

老師可到各組觀察討論情形

 

 

 

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各組發言後仍可徵求自願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

 

 

 

附錄一:

理論依據

 

一、Kohlberg的道德發展論:

Lawrence Kohlberg認為每個人的道德都是隨年齡經驗的增長而逐漸發展的,他提出著名的三段六論道德發展理論:

1.      前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下的兒童,當他面臨道德兩難情境從事道德推理判斷時,尚帶有自我中心傾向;凡事必先考慮行為的後果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不能兼顧行為後果是否符合社會習俗或社會規範的問題。此一時期之內,又按道德發展水平的高低分為兩個階段:避罰服從取向、相對功利取向。

2.      習俗道德期:九歲以上一直到成人,面對道德兩難的情境時,一般都是遵從世俗或社會規範,從事道德推理判斷。在家符合父母期望,在學校遵守校規,在社會守法守紀的人,他們的道德發展都是達到習俗道德水平。此一時期之內,又按道德水平高低分為兩個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遵守法規取向。

3.      後習俗道德期:是指個人面對攸關道德的情境時,可本諸自己的良心及個人的價值觀從是善惡的判斷,而未必受傳統習俗或社會規範所限制,是一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獨立思維判斷。此一時期之內,又按道德水平高低分為兩個階段:社會法制取向、普遍倫理取向。

 

國中學生應屬於「習俗道德期」,但因為某些國中生仍停留在較以自我為中心的「前習俗道德期」,對於「尊重他人」的理解可能較欠缺,因此老師的教導、示範是必要的,讓學生了解尊重的重要性,教導學生懂得尊重別人後,再以班級的力量形成一種共識,國中生為了尋求認可,會認為社會大眾認可的就是對的,當全班都認為「尊重」是重要的,便會強化學生尊重他人行為。

 

二、Bruner的發現學習論:

在認知結構學習論中,J. Brunner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認為從事情變化中發現原理原則,才是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稱為發現學習論(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其要義為:

1.      直覺思維是發現學習的前奏

發現學習(discovery learning)是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經由自己的探索尋找,從而獲得問題答案的一種學習方式。Brunner認為,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問題情境先作一番直覺思維(不按邏輯推理方式的思維)。直覺思維未必一定獲得正確答案,但敢於從事直覺思維者,其心智運作一定較為活躍,在直覺思維時,一旦發現解決問題的線索,此直覺思維就變成了發現學習的前奏。

2.      學習情境的結構性是有效學習的必要條件

發現學習只有在具有結構性的學習情境下才會產生。Brunner說明學習情境結構條件的重要性:(1)具有結構性的教材,才會使學生理解。(2)具有結構性的教材,才會學後長期保持,不容易遺忘。(3)學生從結構中學到的原理原則,將有助於在以後類似情境中,產生正向的學習遷移。(4)從結構性知識中學到原理原則後,可以培養學生自行求知時執簡御繁的能力,俾使從事獨立研究,以求取更高層的知識。

3.      探索中發現的正誤答案同具回饋價值

Brunner認為,學生探索性的反應之後,是否立即獲得強化性的回饋,並不是最重要的,回饋也未必需要由外在因素來控制(如獎懲)。Brunner認為,回饋是學生發現問題答案時,從錯誤調整到正確的認知歷程,學生一旦發現錯誤而自行改正之後,其所產生的回饋作用,遠比外在的獎勵更有價值。因此,在發現學習論者看來,「發現自己的錯誤」與「發現正確答案」一樣重要。Brunner指出:「在未經學生自己探索嘗試之際,即將答案告訴學生的教學方式,不是囫圇吞棗半知半解,就是因知不詳而迅速遺忘」。

 

本方案設計的活動都是從體驗開始,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嘗試,進行直覺思維,再引導學生思考其它的可能性,避免直接、單向的教導。進一步的活動更讓學生在嘗試錯誤後,可以藉由分組討論、腦力激盪後,整理出修正的方式,繼續嘗試新的行為,主動發現問題所在,給予修正調整的機會,將加強學生學習的效果。

 

參考書目:

張春興(民92),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李義男(民92),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台北:水牛。

 

 

附件一

第一單元討論題綱

 

1.剛剛在討論過程中,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都是負責說服別人,還是被說服的?

 

 

2.當別人跟你意見不同時,你通常都怎麼辦?

 

 

3.如果你跟團體裡大部分的人意見不合時,你還是會說出反對的意見嗎?怎麼樣做才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4.在班上如果有沒有大家意見不同的時候,該如何解決呢?

 

 

 

附件二

 

第二單元教室布置圖

文字方塊: r教室兩側
文字方塊: r教室兩側

 

附件三

 

第二單元觀察指標

 

考驗你的觀察力!

第一步∼ 站在講台前面的同學,最常說的話是?

我的觀察:

 

第二步∼ 你覺得站在講台前面的同學,說話的口氣是….

我的觀察:

 

第三步∼ 你覺得教室後方的同學,他走路的方式看起來(慢慢的、很快的、其他….

我的觀察:

 

第四步∼ 你覺得教室後方的同學,他的表情是….

我的觀察:

 

第五步∼ 如果你是教室後方的同學,你聽到前面同學應該怎麼做,你比較可以快速到達目的地?

我的觀察:

 

 

附件四

第二單元討論題綱

1.     在剛剛的活動中,什麼方式可以讓在教室後方的同學很快又很安全地到達終點?

 

 

2.     如果你是站在講台前面的同學,你覺得你的夥伴在活動中的心情可能是什麼?

 

 

3.     如果你是站在教室後方的同學,你比較希望你的夥伴用什麼方式引導你?

 

 

4.     在我們班上,哪些人是比較能尊重別人想法的?

 

 

 

5.     你覺得尊重別人,在班上可以用什麼方式表現?